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李清照出生的朝代既成全了她又毀滅了她。
宋朝是一個自由但也禁錮,舒適但也離亂的朝代,盛與衰在這里交融,高雅與低俗在此磕碰。宋朝的土壤上盛開過耀眼的鮮花,那就是至今仍然讓人吟誦稱道的宋詞;也遭受過痛徹心扉的屈辱,金人的鐵蹄一再蹂躪這片土地,讓趙家皇室蒙羞。
李清照出生于士大夫官宦之家,從小就膽大而且聰慧過人,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又被詞風奢靡的社會氛圍氤氳,這可能是她出類拔萃,后來在詞壇聲名鵲起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的婚姻是幸福的,她嫁給當朝宰相的兒子趙明誠,婚后二人夫唱婦隨,過著琴瑟和同舉案齊眉讓人稱羨的日子。他們既是同舟共濟的伴侶,也是志同道合朋友。茶余飯后,或攜手一起共賞日暮晚霞,或一起吟詩作詞,互相欣賞。
此情此景,恐怕連神仙的日子也莫過于此吧?
趙明城愛妻子,非常非常欣賞她的才華。有這么一個小故事:趙明誠把自己寫的詩與李清照的詩混在一起拿給詞作頗佳的好友鑒賞,好友仔細研究后,從中選出了兩首詞,趙明誠發覺恰恰是愛妻所作,更加深了對妻子的熱愛。
當時的生活從她兩闕《如夢令》中可見一斑。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大抵吟詩作詞的人都喜歡喝酒吧,比如唐朝詩人李白喝酒之后必定出好詩。李清照也喝酒,而且是屢屢喝醉。這里兩首詞不是一個時期寫的,但都有喝酒,而且喝醉了。
前者喝的“不知歸路”,后者則是“濃睡不消殘酒”。我們不去討論她喝酒,只說這些日子,她過得多么愜意。出游,吃酒,泛舟,多么逍遙自在。
要是她的日子一直這樣過下去,也許李清照就不一定是她的詩詞出名了。
首先,是宋朝的江山倒下去了。
宋徽宗父子重蹈后主李煜的覆轍,被金兵擄掠。一個盛開著宋詞之花的北宋被金人的鐵蹄任意踐踏。李清照的幸福生活就在國破家亡中徹底湮滅。
山河破碎,對李清照和家族也是沉重的打擊。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接下來李清照又慘遭喪夫之痛。
為了洗清趙明誠的冤屈,她攜重金古玩不遠千里,不顧車馬勞頓追趕朝廷官員。但朝廷官員為了逃命比兔子還跑得快,她哪里追趕得上。她也病倒了!
無奈的她嫁給了一直追求她的張汝舟。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后來為此她付出了后半生的慘重代價。
為再嫁,她遭受到不少的非議。要是在開放自由的北宋,也許再嫁不算回事,但到了南宋,由于國力薄弱,人們的行為慢慢被控制禁錮起來了,用道德來控制綁架人們的思想,毋容置疑,首當其沖受害的是女性。她們要為極力倡導的貞操守節而犧牲自己的幸福。
要是張汝舟對她好一些,這些非議也算不得什么,畢竟亂世之中的她也有了一個可以棲息的港灣。
可是,張汝舟對她的愛是假心假意的,對她身邊的財產才是真愛。無奈李清照對趙明誠留下來的東西視如生命,張汝舟失望了。他撕掉了偽君子的面紗,對李清照動輒打罵拳腳相加。
要是李清照是等閑之輩,這些屈辱她也默默忍受了。但她不是,她不能忍受這種侮辱踐踏,她奮起了反抗,哪怕是兩敗俱傷。她把他告了官,要求擺脫家庭暴力,和張汝舟離婚。
李清照終于擺脫了這段悲慘的婚姻,她稍微有了些寬慰。她給親戚寫了一封信:“清照敢不省過自慚,捫心識愧。責權責智,已難逃萬世之譏;敗德敗名,何以見中朝之士。”讀來字字沉重,感覺得到當時她為自己名譽的憂慮。
李清照后半生生活遭受雙重打擊,十分凄苦。這從她著名的詞闕《聲聲慢》中感受得到: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吟誦起來是字字血聲聲淚,從而也感受得到她的豪邁悲愴之情。
李清照的“再嫁”和“離婚”,是為當時社會所不齒的,遭到人們的蔑視和唾棄,以至于記錄她歷史的那一頁卒年不詳,這是令人悲哀的。但李清照不向世俗低頭,敢于為生活而抗爭,實為女中豪杰。
瑕不掩瑜,李清照的絕代才華,終沒有被那個亂世的塵埃所掩蔽,她的詞作無疑是給我們留下來的珍貴瑰寶。
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