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始建于周宣王時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其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本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位于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六公里橋頭村,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1997年作為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鎮國寺,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為鎮國寺,延用至今,位于山西省平遙縣城東北的郝洞村。寺分前后兩個院落,前院建山門天王殿和左右鐘鼓二樓,正中為大殿三間亦稱萬佛殿,后院東為觀音殿,西為地藏殿,各為五間,中建三佛殿,總面積為10892平方米。
平遙文廟,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隍廟街67號,始建于唐貞觀初年,其中的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國文廟中僅存的金代建筑,有“小故宮”之稱。
中國票號博物館位于平遙縣西大街日昇昌票號舊址,1995年10月18日建館開放。其前身為“西裕成”顏料莊,財東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資30萬兩銀改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以“匯通天下”著稱于世。
平遙城墻,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照壁南街58號平遙古城內,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墻之一,也是中國傳統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慈相寺,古名“圣俱寺”,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洪善鎮冀郭村,創建年代最遲在唐肅宗時期,現存除正殿與磚塔為金代遺物外,余者是清代重建之物。
平遙城隍廟,位于山西平遙城隍廟街中段,按照“天人合一”的禮制,以城內南大街為軸,同平遙縣衙東西相對稱,城隍廟居上首。它是一座年代久遠,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宗教規制齊全的官祀道教廟宇。
張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