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堂堂一代帝王,死因確是如此不堪,作為宮廷秘聞自然就不能向大眾公布,自然而然,在歷史上就會有各種的說法流傳,那具體是什么原因呢
劉弗陵,生活于公元前94年,公元87年3月20日當上皇帝,死于公元前74年6月5日,享年21歲,在位13年。
歷史記載: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昭帝于未央宮暴病而死,享年僅21歲,在位13年。六月壬申漢昭帝葬于今天西安市的平陵。
漢昭帝劉弗陵登基時才8歲,卻聰明伶俐且十分果斷,對匈奴的政策十分得當。面對漢武帝時代的連年征戰、增加徭役,漢昭帝劉弗陵聽取重臣的建言,減少賦稅3倍,進一步深化了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漢初與民休息的政策。
在首輔大臣霍光的主持下,劉弗陵時期,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來朝,使漢朝出現了中興穩定的局面。
漢昭帝劉弗陵是怎么死的?
關于劉弗陵的死,歷史上有2種猜測,一種是因奸佞當道,年幼的昭帝過度勞心而死。一種是由于對一直輔佐自己的忠臣霍光心存功高蓋主的疑慮,在抑郁和矛盾中死去。
據宮廷野史記載:昭帝某日便秘,久蹲御廁靜排,侍從靜侯門外,鴉雀無聲。忽地昭帝一聲悶叫,只聽得倒地之聲。眾人失色,急呼不應,斗膽破門,見得昭帝撲于地上。眾人急報太醫。
后太醫稟于皇太后,死因乃昭帝久蹲不起,乍立則血涌上腦,急血攻心,七經頓錯,八脈驟亂而死。
也就是說:宮廷內部關于昭帝的死因是蹲廁所太久,突然站起來導致血充腦而死。因為蹲廁所蹲死說出去太不體面,因而有了歷史上流傳的各個版本的死因。
后來在太醫界野史又發現相關記載:昭帝之死,非久蹲御廁,急血攻心所致,實為因其數日未便,一便則急臭回吸,窒息而亡!礙于龍威之尊,為求自保,另覓托辭,以稟太后。
李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