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角逐從未停止,我國短時間內能否超越美國?如今在哪些領域,我們已經領先于美國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全球最強的十個國家。
提起巴西我們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足球和亞馬遜雨林,和我國一樣,巴西目前也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是新興的大國之一,是金磚國家之一。
巴西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善的工業基礎,所以巴西國內的經濟發展非常依賴資源出口,這是巴西產業容易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資源稟賦來看,巴西毋庸置疑是極好的,耕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水力資源等都極其豐富。此外,巴西的工業體系也相對完備,在南美洲首屈一指。在農業方面,巴西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多種農作物產量位居世界首位。
在軍事力量方面,巴西每年的軍費投入相對較少,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綜合來看,巴西是一個潛力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條件,綜合國力將會有質的提升。
意大利是一個有著資深文化底蘊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古羅馬文明和伊特拉斯坎文明享譽世界,諸多古文明愛好者慕名前往,意大利也是十三世紀末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有著悠久歷史的意大利,多年來一直穩坐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的位置,同時也是歐洲的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的制造業和中小企業極度發達,其中中小企業甚至占到了所有企業的90%以上。
意大利對于工藝有著完美的追求,文化藝術氣氛濃厚,設計理念先進,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使意大利擁有非常多的影響世界的奢侈品品牌,此外很多名貴跑車,譬如法拉利、蘭博基尼、帕加尼、瑪莎拉蒂等也都產自意大利。
總體來說,意大利的軍事力量配合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完備的工業體系,以及其文化底蘊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近些年印度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印度一直將我國作為超越的目標,目前為止印度的發展速度僅次于我國,同樣也是新興的大國之一。在2021年中印度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在很多領域印度的發展有目共睹,其中在生物制藥、軟件技術等方面,印度讓很多西方發達國家都不得不稱贊,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印度最大的潛力來自未來的人口紅利,不可否認我國這些年以來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得益于人口紅利,所以人口數量質量與國家的發展是直接掛鉤的,這也是我國開放生育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
軍事方面,印度軍工相對落后,雖然印度將自己排進了軍事強國的第四名,但與印度自己的實際力量并不相符。綜合來看的話,印度是一個貧富差距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國內的發展潛力巨大,是一個實打實的發展中國家。
德國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以戰敗國的身份存在,但從歷史的進程中發現,德國是一個修復能力極強的國家,他可以用極短的時間迅速崛起。如果用一個字評價德國,“猛”字或許再合適不過。
德國一直以來都是實力比較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德國不像巴西非常依賴資源出口,靠的是強大完備的的工業體系。尤其是制造業,德國是標桿一樣的存在,對于產品的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正是靠著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德國的發展才能如此迅猛。
疫情發生之前,德國一直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德國去年的GDP排名第四,經濟增長緩慢出現低迷的狀況。總體來說,不提軍事力量的話,德國的綜合國力很強,所以德國號稱領先歐洲并沒有問題。
從百年以前的日不落帝國到如今的英國,不可否認英國的發展出現了下滑,但基于祖輩們積攢下的祖業以及美國的撐腰,目前依然處于一流國家的行列。當前的英國更像在保持一個“富二代”的姿態,靠著積攢的老本和迷之自信行走天下。
即便英國比不上從前的輝煌,但英國畢竟是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他們有著扎實的基礎雄厚的實力,工業水平依然處于世界一流水準,譬如英國的羅羅航空發動機目前處于世界頂尖水平。政治方面,英國雖然依附于美國,但作為五常之一和英聯邦國家的宗主國,其政治地位和影響力毋庸置疑。
2021年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歐洲第三大經濟體,倫敦依然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英國的經濟實力依然強勁。疫情期間,英國政府擔負了企業不工作員工80%的薪水,這個政策很少有國家能夠做到。常規軍力英國實力依然突出,擁有研發先進武器的能力,是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一。綜合各方面來講,英國還是十分發達的,但想要突破瓶頸,恐怕有些困難。
說起法國,人們總是會提到他在二戰時期火速投降的窩囊表現,所以這種“低調的表現”讓法國顯得外強中干。即便如此,法國的軍事力量依然不容忽視,正是在二戰中法國的根基沒有被動搖,所以戰后法國快速恢復了重建工作,爭取到了更早的發展時間。法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駐軍國家,目前為止總兵力不到50萬,軍工技術也相對發達。
經濟方面,2021年法國GDP位居全球第七,是歐洲第三大經濟體,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法國服務業發達,是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國,第五大貿易國。此外,法國也有著非常發達的工業體系,加上其五常之一的國際地位,綜合影響力還是有的。
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經濟實力還是非常強悍的,這主要是依托于日本國內極度發達的科技領域。日本是一個非常注重人才的國家,所以國內的科技創新能力非常強勁,尤其擅長電子、材料、生物制藥等領域。
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土地資源并不算豐富,但日本卻是一個搞農業的好手,他們擁有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管理經驗,品質方面嚴格把控。
軍事方面,自二戰之后日本就被限制了發展軍事,日本只被允許擁有自衛隊。如果拋開這些限制,日本的軍事力量能夠肆無忌憚地發展到什么程度,恐怕難以想象。綜合來講的話,日本的科技創新能力、經濟實力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他的地緣條件太差。
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而這廣袤的土地就是過去依靠強硬的軍事力量和戰斗精神擴張的結果,所以被稱為“戰斗民族”不無道理。
俄羅斯的資源極其豐富,但近些年來因為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的經濟十分慘淡,再加上國內生育率負增長,所以經濟增長更是無從談起。
拋開經濟方面,當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至少六成的軍事力量和軍工產能,所以俄羅斯依靠前蘇聯留下來的老本,還是有著極強的軍事威懾力,目前為止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
但不管怎么說,俄羅斯比起他的父輩前蘇聯來說,實力已經大幅衰減,但在當下的世界上來看,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依然不可小覷。
自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依靠人口紅利等各方面的有利條件,經濟發展就走上了快車道,在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扮演了十分出色的角色。我國雖然目前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絲毫不比美國差多少。
秉承著艱苦奮斗復興中華的精神與夢想,國內很多領域的發展從短板步入世界前列,工業產值如今是美國的兩倍,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在基建領域、經濟增長和增速方面、新經濟的發展、5G和6G領域的開拓,我國都已經超越美國。
此外,我國不斷加大對國防的投入,軍事力量近些年來發展迅猛,并研制出了隱身戰機、新型戰略核潛艇和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等武器,軍事力量開始步入世界領先行列。
雖然在一些高精技術領域與美國依然有差距,但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發展,這種差距一直在被不斷縮小,我們有理由也必須相信,作為后起之秀的中華民族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目前為止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雖然近些年也在不斷衰弱,但不可否認美國依然在世界上很強大。美國擁有全球第一的航母數量、專利數量等,并在軍工技術、太空領域、芯片領域等位居世界前列,美國國內的技術創新能力也十分強大,而這也保證了美國國內多領域的快速發展。
除了硬實力以外,美國的文化軟實力及對國際輿論的控制能力依然很強,例如中國的迅速崛起讓美國十分忌憚,所以美國政客媒體極力抹黑我國。美元霸權在全球范圍的實行,也給美國帶來了諸多利益,美國收割大量財富用以發展國力。
但強權政治注定不能走得更遠,得人心者得天下,永遠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馬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