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工作太辛苦,不如趁著假期跟隨小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自駕游,放松一下緊張的心情。
一、神靈寨
位于縣城東南17公里處熊耳山北麓三官廟林場境內,東距古都洛陽90公里,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級地質公園,景區總面積5300多公頃,有2200多種植物,300多種動物,景點160多個,是一座以典型花崗巖石瀑地貌、水體自然景觀、自然生態景觀為主,河洛文化為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神靈寨是大自然的杰作。山青蔥嫵媚,水澄清繽紛,竹翠綠蒼郁;山依水,水繞山,樹在水邊長,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水相親,景色秀美,環境清新,集色美、形美、聲美于一體的綜合美、原始美的和諧統一,是人類風景美學法則的最高境界。置身在這方天地里,人的五臟六腑無不得到凈化,紅塵中的恩怨離合瞬間煙消云散,從此,身邊再無紛擾,從此,心中再無羈絆。似有仙人指點之神情愜意,頓悟生活真諦;似有醍醐灌頂之感恍然大悟,啟迪人生大義。
神靈寨得名,取之《史記.封禪書》中秘說的“神靈之休,福佑兆祥”。神靈寨頂的神靈岳廟起始為觀,后被漢高祖劉邦封禪后方稱為廟。神靈寨貴在有神靈。集天地之靈氣,啟迪人的心智,古廟猶存,香火不斷,歷來為道教朝拜之圣地。
二、西子湖景區
故縣水庫,又名西子湖。西子湖旅游風景區位于洛寧、盧氏、靈寶三縣交界處,是我國五十年代修建的洛河大型水利樞紐設施。壩高125米,庫面35平方公里,庫容13億立方米,水質清潔,為二級用水,素有“豫西小三峽”、“高峽平湖”和“北國漓江”的美譽。相傳,西施和范蠡在吳國用“臥薪嘗膽”之計,協助岳王勾踐重振河山以后,吸取伍子婿的教訓,隱退山水,周游世界,有一天來到湖邊的小山村,見這里風光秀麗,靜謐安詳,便在這里生活了一段時間。
故縣水庫建成后,當地群眾又稱水庫為“西子湖”。現在的西子湖是垂釣、劃船、野炊、露營等活動的理想之地。同時,周圍的龍泉觀、千年姊妹銀杏樹和蓮花寨等,也讓你探古訪幽。
三、綠竹風情園
綠竹風情園內現有原生態淡竹680多畝,其他觀賞竹50余種。園內有鄭板橋竹詩照壁、清代王鐸著名詩句石刻、竹林賓館、竹亭、竹文化長廊、竹茶樓、石桌椅。自然形成的五園翠竹與金門河環抱相擁,碧水翠竹,路橋相連,景色宜人。黃帝樂官伶倫曾在此取竹制作樂器,這里被認為是華夏音樂的發源地。清代大書法家王鐸游經此地,曾留下“三步兩孔橋,四面五園竹”的精美絕句。竹園西南一株1500余年的太子柏,三爪抓地,傲然挺立,被當地居民奉為“神樹”,更增添了竹園的“靈氣”。
四、愛和小鎮
位于洛寧縣羅嶺鄉,也叫洛陽三彩國際陶藝村,省道S323(八官線)邊,交通便利。靜美的愛和小鎮是一座鄉村藝術公園,占地面積約3000畝。入口處,上千只水缸和水藝術地搭配在一起,形成的缸湖頗為壯觀。沿路的垃圾回收桶、地面的踏石板竟也由水缸構成,頗有文藝味道。這里原始氣息濃郁,頗具世外桃源氛圍,是由國際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先生傾情打造。
安靜的小鎮,沒有住戶,沒有商鋪,沒有街道,沒有喧囂,只有恬靜和清靜。可以閑庭信步,可以席地小憩,可以賞花,可以發呆,可以沿谷底小河漫步,看山水多嬌,聽鳥叫蟬鳴,完全放松心情,尋找原始韻味,復得返自然。這里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積淀,錯落有致的梯田,儼然一副山水畫卷呼之欲出。
五、全寶山森林公園
位于洛寧縣西南部的秦嶺余脈熊耳山主峰--全寶山。全寶山林海萬頃,山巒連綿起伏、雄偉壯觀,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有豫西“天然氧吧”之稱。森林公園包括南北兩個氣候帶的植物群落,植被發達,竹木蔥郁,有多種稀有動物棲息,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自然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經濟、科研和觀賞價值。
全寶山分四個景區、八條景線,著名景點數十處,每一個景點都獨具特色。主峰海拔2103米,山勢峭險,高聳入云,清晨立于峰頂看林海萬頃,聽陣陣松濤,觀林海日出,令人震撼。小連溝瀑布高約百米,寬1-2米,飛流直瀉,銀光奪目。天然青蛇洞,洞寬1.5米,深10余米,洞底有一清泉水質甘甜可口。另外,石柱嶺、亂石灘、水石庵、獅子石、圣泉水、舍身崖等處,不僅風光壯麗,而且傳說故事也一樣美麗動人。
六、嶕峣山
俗稱廟山,海撥1100多米,位于洛寧縣小界鄉北部。此山雖稱不上巍巍壯觀,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每年春季,特別是農歷三月十二日廟山會時,四鄰八鄉的人們,尤其是城里的一些文人墨客,大都要慕名前來,登臨嶕峣之巔,觀賞山水風光,尋找傳說中的遺跡,每每陶醉其間,流連忘返。
嶕峣山有石燈、風潭、雷潭、雨潭等許多美妙動人的傳說,更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如軒轅問道、秦晉崤之戰等都發生在這里。洛寧抗日名將李桂梧,當年在嶕峣山樹起抗日大旗,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嶕峣山奇峰參天,巨石兀立;松濤陣陣,繁花似錦;蒼鷹盤旋,山鳥啾啾;瓦川水庫,高峽平湖。這里,春來槐花飄香,夏至綠陰滿山,秋到紅葉遍地,冬臨銀蛇蠟象,是個旅游觀光、休閑避暑的好去處。
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