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太陽能原本是新能源中發展較早的一個領域,同時技術也非常成熟,可是在國內普及數十年以來,如今卻漸漸面臨著被淘汰的境地,這一度令很多人感到十分不解。那么為什么曾經發展早并且很被看好的太陽能會在今天面臨著有可能被淘汰的風險呢?
一、太陽能的局限性很大
以太陽能為基礎的光伏發電技術,在面世之初是非常被看好的,認為大規模發展光伏發電一定能解決目前的能源緊張問題,它也一時風靡整個中國,不過后來的事實卻讓光伏發電不得不停下發展的腳步,承認自己在能源領域發展的不足。
讓光伏發電在當今發展上體現出問題的主要就是太陽能自身的局限性,因為所使用的是太陽能,所以這讓能源使用幾乎成了靠天吃飯,一旦出現了陰天或雨天,那么太陽能發電就不可能持續,這讓太陽能的使用非常具有局限性。
正因為太陽能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中國南方的不少省份一時間是難以推廣的,這就例如貴州省和四川省。
貴州省是中國著名的雨都,素有天無三日晴的稱呼,所以在貴州省想要推廣使用太陽能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讓貴州省成為了太陽能局限性的一個縮影。
貴州省因為多雨推廣不了太陽能以外,還有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地形復雜,風力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不適合布置太陽能的光伏發電系統,這讓貴州省沒能選擇太陽能而選擇發展了水利發電,于是貴州省通過水力發電同樣成為了一個電力富余的省份。
除了貴州省以外,四川省也是一個不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的省份,因為四川省山地多,建設大規模光伏發電的場地成本很高,加上晴天太少,所以安裝在四川省的光伏發電系統,全年的工作發電量還不足北方一些太陽能富足地方的一半。
這讓四川省光伏發電的效率很低,從成本上來看并不可觀,所以太陽能的局限性導致了它在全國各地的發展上顯得很不一致,于是這讓太陽能在中國的發展上受到了限制。
二、行業發展上出現了困難
因為中國的地理因素導致太陽能在中國多地發展受阻,所以太陽能成為了一個民用發電的主力軍。雖說不能加入到工業發電的隊伍中,但是能在民用發電領域中做出突出成績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不過太陽能卻在行業發展上遭遇了巨大困難,這讓太陽能發電的普及受到了嚴重制約。
其實在太能源首次出現在中國民用領域的時候,為了獲得市場占有率,一些商家展開了粗曠的發展模式,不僅夸大太陽能發電的設備的功能,還誤導了不少使用者。于是太陽能行業在民用領域上盡管有一定占有率,但是它卻成為了不少民眾眼中的帶有欺騙性的一種商品,這讓太陽能在民間的發展一度十分受阻,同時也讓行業發展面臨著嚴重困難。
出現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后,得益于知識的廣泛普及,很多居民基本已經知道了太陽能發電的基本原理和發電功能,這讓太陽能在民間的發展本應該出現契機的,可是因為產品的更新換代上屢屢出現問題,讓消費者對太陽能發電一度喪失了信心。
因為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受到了重重阻礙,所以它開始逐漸在中國淘汰,加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的涌入,這讓太陽能在民間的發展更是處于銷聲匿跡的狀態了。
于是很多人就會問太陽能是不是被國家禁止了,畢竟它已經處于銷聲匿跡的狀態了,其實倒不是國家的禁止,相反它是被市場所淘汰了,在如今這樣一個商品經濟的市場中,如果行業發展沒有一個好的開頭,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么很有可能就會被市場所淘汰。
作為發展較早的一個新能源類目,太陽能的發展歷經了數十年的考驗,如今卻落得逐漸在中國市場遇冷的狀態,這不得不說太陽能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也給其他新能源行業樹立了一個反面教材,要規避一些嚴重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它在市場站穩腳跟,有著更長遠的發展,這讓才能讓新能源真正完成對傳統能源的替換。
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