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魏晉南北朝主要是從三國時期的魏國到西晉再到東晉然后再到南北朝四個階段。
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從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到司馬炎建立西晉、司馬睿建立東晉、東晉亡國以后的南北朝,而這四個階段足足經歷了將近四百年的歷史;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再次統一中國,結束了自西晉以來中國歷史長達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今天一起來看看歷史上“最亂的”魏晉南北朝!
一、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包括了魏、蜀、吳,分別是由曹丕建立的魏國、劉備建立的蜀漢以及孫權所建立的東吳。
公元220年魏武帝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建立魏國,史稱曹魏;
隨著劉備、孫權的相繼稱帝東漢王朝宣告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享年四十歲。臨終前任命司馬懿和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享年三十四歲。之后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一起受遺詔輔佐少主魏帝曹芳。
公元249年,魏國四代輔政重臣司馬懿詐病騙過曹爽后發動高平陵之變,自此曹魏政權全部落于司馬氏之手。
二、西晉時期
公元263年,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發動滅蜀漢之戰,蜀漢后主劉禪投降,自此蜀漢滅亡。
公元266年 ,曹魏皇帝曹奐禪位于司馬炎,司馬炎建立晉朝,史稱晉武帝,自此曹魏正式滅亡,西晉王朝開始。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開始發動滅吳之戰,經過四個多月的戰爭,晉武帝司馬炎消滅吳國,三國鼎立正式結束。
晉武帝司馬炎因此統一全國,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的三國割據長達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晉朝統一全國后,由于晉朝統治者司馬氏家族本身就是世族權臣,因此在司馬炎篡魏得手后,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于是開始實行分封制,分封司馬宗室以及晉朝皇族為諸侯王。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去世,白癡皇帝晉惠帝繼位,由于皇后賈南風干政專權,因此西晉王朝爆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從公元299年到公元306年共歷時長達七年的內亂;
主要是以西晉皇族: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八王之間發生的戰亂。
西晉王朝經“八王之亂”后,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羯、氐、羌以及鮮卑五族開始南下趁火打劫,之后的中原北方逐漸開始進入五胡亂華時期。
公元316年,在西晉都城洛陽、長安相繼失守后,晉懷帝、晉愍帝接連被害,西晉滅亡。
西晉滅亡后匈奴人劉淵建立的勢力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之后各少數民族族相繼在北方建立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
三、東晉時期
公元317年,在西晉滅亡后,晉朝皇室司馬睿在建康重新建立晉朝,稱晉元帝,史稱東晉。
東晉王朝是門閥、士族政治發展的鼎盛時期,主要也是依賴士族以及門閥之間的支持,到東晉后期統治集團內部士族和門閥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因此在統治集團內部分裂和民眾起義反抗的情況下,東晉王朝逐漸走向崩潰。
東晉王朝建立后版圖僅存于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則由五胡匈奴、羯、氐、羌以及鮮卑五族占領,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后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并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共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也稱五胡十六國。
而五胡十六國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朝代,每個國家之間的征戰使得民不聊生,人口銳減,中國歷史再一次走向分裂。
四、南北朝時期
公元420年,宋王劉裕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朝主要源自東晉:主要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四朝。
南朝宋是由劉裕建立的,之后的南朝政權更替;
公元479年蕭道成廢宋順帝劉準篡位,建國號大齊,史稱南朝齊朝;
公元501年,南齊權臣蕭衍宣布舉兵篡位,建國號大梁,史稱梁武帝,南朝梁朝正式建立;
公元557年陳霸先在誅殺梁敬帝后篡位,建國號為陳,史稱陳武帝、南朝陳朝。
而北朝則主要是源自五胡十六國,主要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
北魏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鮮卑所建立,隨后由于北魏宣武帝信奉佛教導致國家內亂,變成東魏和西魏,兩國因此隔黃河而治。
之后東魏被高洋建立的北齊取代,而西魏則被宇文覺建立的北周取代。
公元581年,北周權臣楊堅建立隋朝,史稱隋文帝,北周滅亡。
公元588年隋文帝發動滅陳之戰,南朝陳亡,中國再度統一。
自此結束了中國歷史從魏蜀吳三國時期開始到西晉王朝“八王之亂”,再到“五胡亂華”、“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長達400年的分裂,中國歷史再次走向統一。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