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之中,一直奉行男尊女卑的理念,因而女子大多在歷史上籍籍無名,甚至命運凄慘。
不過,兩千多年的歷史,并非沒有女子能夠讓史官為其落筆,就如劉邦的夫人呂雉,她雖然為劉家人忌憚,但在《史記》之中,司馬遷給予她的是帝王才能擁有的本紀待遇。除了呂雉之外,漢朝初年還有如竇太后之類有能力的女子。
但是,有能力有手段并不代表其一生就幸運,呂雉雖然成為弄權者,其婚姻都不能用“失敗”二字來概括。
漢初王室之中,能夠算得上真正幸運的,劉啟的第二任王后王娡理應被提名。
她生下的孩子,是名聲響徹中外的漢武帝劉徹,她本人的一生,也可謂是順風順水。在二婚的情況之下,她依然能奪得漢景帝的寵愛,這其中,有運氣使然,也有她自己的手段在其中。
在翻閱古代歷史的時候,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語,那便是此人有大富大貴之相或此人面目絕非凡品,以至于他們或多或少都相信面相這一理由。
就好像劉邦,以“錢萬貫”戲弄呂雉一家,不僅沒有被踢出去,反而讓呂公將呂雉嫁給他,其理由便是如此;當然,他兵敗彭城之后遇到戚夫人一家,戚夫人老爹也是看他面相決定將戚夫人嫁給他的。
雖然理由離譜,但劉邦呈現出來的結果確實如此;同理還有朱元璋,他能娶馬皇后為妻,也有面相的成分在其中。而王娡,也有所謂的面相之說。
王娡祖上,是項羽入主關中之后所封的燕王臧荼,她的母親就是臧荼的孫女。不過,項羽早就在烏江自刎,王娡一家到了文帝時期,也已經是一個沒落家庭。
她的母親,嫁給了一個平民,而后生下了他們三兄妹。可以說,平民想要為妃為后就已經很是困難,但王娡還給自己增加了一點難度,那就是她剛成年,就嫁給了一個叫作金王孫的普通農戶,并且還生下了一個女兒。
此等情況,無異于是一個史詩級的難度,但是當王娡的母親找來相士相面的時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當相士看到王娡的面相時,便告訴她母親,說她是大富大貴之人,能生下天子。
有如此富貴的面相,王娡的母親又怎么甘心讓自己的女兒在農戶家里度日?于是,王娡的母親四處托關系,終于尋到了機會將自己的女兒送到了太子宮中。
普通民眾的命運,就此改寫。
來到太子宮中的王娡,果然沒有辜負她母親的期望,不僅深受寵愛,還在漢景帝劉啟即位當年誕下了皇子劉徹,此時的她已經貴為王夫人。
要知道當時太子劉榮的母親,也不過是被稱為栗姬罷了。
而在懷劉徹的時候,王娡還夢到有太陽跑到她的肚子里,這也讓她更加確認自己命運非凡。不過,與王娡的種種異象相比,她的幸運buff才是真正被點滿了。
這里就要說道漢初另一個有名的女子:館陶公主。如果沒有她,王娡也不一定能夠成為漢景帝的王后。
當時,館陶公主深受竇太后和漢景帝寵愛,她也深諳必須為自己的后來謀出路才行,因此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劉榮,以保持她尊崇的地位。
而劉榮的母親栗姬,雖然也很受寵愛,卻又十分嫉妒劉啟的其他女人,這些女人之中,還有許多是館陶公主送給劉啟的。因此,栗姬因為私仇不同意館陶的想法。
被栗姬拒絕之后,館陶公主并沒有放棄,而是在劉啟的孩子當中選擇合適的人選。既然無法讓女兒嫁給太子,那就讓她嫁給能成為太子的人。
在劉啟的十多個孩子當中,劉榮不做考慮,其他都是平庸之輩,唯有劉徹自小聰慧,因此館陶公主就打上了劉徹的主意。
王娡本就不信命運的安排,能得館陶公主相助,自然是再好不過,因此當兩人商量之后,便決定了這一門婚事。
而后館陶就經常在劉啟身旁說栗姬壞話,加之栗姬本人心性狹窄,導致劉榮被廢,劉徹被尊為太子,王娡也因此成為了漢景帝的皇后。
除了面相所謂的玄學和館陶公主這位貴人之外,王娡本人也不是尋常女子。當她母親告訴她的面相之后,王娡便有心到皇宮之中闖上一番,因此才會入主太子宮。
而到了太子宮之后,她并未完全沉迷于個人恩寵,反而是想著如固恩,因此還將自己的妹妹送入宮中,這與栗姬相比自然高下立見。
除此之外,當館陶將視線鎖定劉徹的時候,她并非完全被動的一方。
在史書的記載當中,小小的劉徹之所以會點頭娶陳阿嬌,是因為他看王娡點頭了。也就是說,劉徹與陳阿嬌的婚事,是雙方共同謀劃的結果。
當兩人聯合起來的時候,除了館陶在漢景帝面前大肆說栗姬的壞話之外,王娡也在暗中謀劃。因而,當栗姬多次惹得漢景帝不快的時候,她便慫恿朝中大臣提議立栗姬為后,以此來膈應漢景帝,導致漢景帝直接廢了太子。
當時皇后之后,王娡又時常周旋于景帝和竇太后之間,過著謹小慎微的日子,讓兩人對她都頗為喜歡。
可以說,有心計有手段,才會讓一副好牌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在漢代那個女子并非不能改嫁的社會之中,王娡能夠成為劉啟的妃子并非一件稱奇的事情。但是,能夠從一介農女,變成大漢王后,則絕非易事。
王娡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其幸運的一生之外,便是她自己卓絕的遠見和非同一般的手段,使得自己能夠一步一步走向皇后的寶座。
馬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