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世界公認的四大圣人是穆罕默德、釋迦牟尼、亞里士多德、孔子。
世界上有著四大文明,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在這千萬年的人類發展史中,有過數不清的人,默默無聞的和流傳千古的。在這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個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圣人。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關于其生卒年代,南傳和北傳的佛教有不同的說法。據漢譯《善見律毗婆沙》“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傳佛教或認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說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父為凈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佛為太子時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
“釋迦牟尼佛”是的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設若釋迦佛不說,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因此,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對于本師的名義,尤應留心詳記。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先知。我國曾經譯為“摩訶末”、“馬哈麻”、“謨罕驀德”。全名艾布·卡西姆·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本·哈希姆。他出生于阿拉伯半島麥加城古萊氏部落哈希姆家族。其先祖曾擁有掌管麥加克爾白祭祀、召集古萊氏部落議事會議等權力。
穆罕默德的傳教活動歷時23年,可分為麥加時期和麥地那時期。在麥加時期,他強調認主獨一,反對多神崇拜。強調凡是穆斯林,不分貧富貴賤,皆為兄弟,應停止部落氏族之間的相互爭斗和仇殺。提出限制高利貸、賑濟貧困者、善待孤兒和優待、釋放奴隸等主張。在麥地那時期。他進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和社會改革,建立以麥地那為中心的第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政權。
孔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萬世師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人。父名叔梁紇,母為顏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后世統治者或儒生尊稱其為圣人、文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錄在《論語》中。《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王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