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聊一聊《流血的仕途》中的重要人物:千古名相——呂不韋,文章夾帶個人見解,還望多多包涵,多多指正!
要評價呂不韋,就不能簡簡單單的說他是好人還是奸佞之人。似乎古往今來難以從單一角度評價得人物都有其獨到之處,呂不韋真是如此,他是一個相當復雜的人,甚至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現(xiàn)象。
歷史上很多英雄人物都有黑點,這并不奇怪,而呂不韋的黑點卻是有些特殊,常人都沒機會擁有這些黑點,他的黑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士農(nóng)工商,他是最低級的商賈出身
2、投機政治,利用財富掌控國家
3、利用自己的舞姬(也有說法是小妾),色誘君主
4、秦異人死后,仍與趙姬保持關系
5、帶著嫪毐出道,禍亂宮闈
《呂不韋列傳》絕大部分篇幅講的便是呂不韋個人政治投機和秦朝的政治斗爭,呂不韋一個標準的政客形象躍然紙上,政客一詞百度釋義為從事政治投機、謀取私利的人,區(qū)別于政治家。美國有政客調侃稱:政客是唯一一種失敗后卻不用擔心被對手奪取性命的職業(yè),所以政客好比在做著永遠不會賠本的買賣,又所以政客又回歸到了一種在彼時最低級的商人形象。當然太史公司馬遷在當時可能不會有政客這個概念,但后世人讀此列傳必然對呂不韋的印象不會太好。
1、獨到的投資眼光
呂不韋生于公元前292年前后,他是個極為精明的商人,在他26歲時,就已經(jīng)成為當時身價千金的大商人。
《漢書·食貨志》: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
翻譯過來啥意思呢?一個五口之家,種了一百畝地,每一畝地每年要交稅1.5石,那一百畝地一年繳納150石糧食,五口之家一年大概需要吃掉90石糧食,能余下45石糧食。30石糧食賣1350錢,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糧食差不多是45錢一石(一石大約150斤)。
《史記·平淮書》:一黃金一斤。
當時一斤黃金就是等于10000錢,等于可以買到222.2石的糧食。
《漢書·文帝紀》: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chǎn)也。
一百金,就是等于那時候十戶中產(chǎn)家庭的資產(chǎn)總和,呂不韋那時候身價千金,就等于一百戶中產(chǎn)家庭的資產(chǎn)總和,所以是個名副其實的有錢人家。
這里我先介紹了下呂不韋當時的自身情況,呂不韋如何發(fā)家的暫無考證,只知道其年紀輕輕坐擁如此財富,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其過人的投資眼光。生意越做越大該怎么辦呢?
“是我,我就開分店,一家變兩家,兩家變四家,四家變八家,八家以后就上市,上市就集資,接著炒股票,搞房地產(chǎn)也行,然后再分開上市,到時候光收股息我都算不過來了”
額,當時,呂老板應該不會有周星馳在電影《食神》中的這種金融概念,但有一天呂不韋或許是在街上找項目的時候,找到一個天大的項目:他遇到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秦異人,由于當時秦趙兩國交戰(zhàn)頻繁,秦異人是屬于那種秦國不疼,趙國不愛的類型,日常出行車馬破舊、也無余錢,生活極為困窘,如果走在大街上還以為是臭要飯的。
戰(zhàn)國時期,皇帝的兒子被送去做人質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弱國派太子(也就是大皇子)去強國做人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討好”對方,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一種就是強國出于一種禮節(jié),將皇帝并不重視的兒子送到弱國做人質。異人顯然屬于后者,當時秦國像秦異人這樣在別國做人質的皇子很多,在諸多王孫中,繼承王位他根本排不上名次。選擇異人不得不佩服其眼光的獨特。
2、超強的運作能力
那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商品變得有價值,便需要運作,彼時并沒有時下流行的運營團隊,呂不韋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來欣賞一下呂不韋的手法:
呂不韋先是留下一部分重金供異人在趙國自我炒作,目的就是吸引流量,打造個人品牌,而他帶了另一份重金匆匆離開趙國,往秦國都城咸陽而去。
呂不韋到了咸陽第一站便是面見華陽夫人,她是安國君(當時的秦王)最寵幸女人,而更重要的是華陽夫人與秦王并無子嗣。雖無子嗣,但她卻有足夠的能力決定誰能成為太子,她的意見,安國君十有八九照單全收。“枕邊風”——亙古不變得真理,呂不韋一針見血。
呂不韋直接送上半幅身家五百金買來的奇珍異寶,敲開了華陽夫人家的大門,呂不韋說,遠在趙國做質子的異人德才兼?zhèn)洌趪H上很有影響力,而他本人對您非常敬重,經(jīng)常因為思念您和國君流下傷心的眼淚。華陽夫人本無子嗣,呂不韋看似無意的一些客套話,已經(jīng)偷偷敲開了華陽夫人的心門,異人在她的心中已有一席之地。
緊接著呂不韋又去游說陽泉君(華陽夫人的弟弟),告訴他你是通過裙帶關系上位的,朝堂之上的百官大臣哪個不對你羨慕嫉妒恨,當然重點是恨,秦王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誰還會把你放在眼里,不如擁立異人,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子,將來異人做了國君,你不是照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嗎?深諳官場游戲的陽泉君自然也能感受到朝中百官大臣對自己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的尊重,所以呂不韋剛剛離開,陽泉君立刻跑去找姐姐了。
緊接著,華陽夫人的姐姐也來找到華陽夫人,說你現(xiàn)在是年輕漂亮,國君也寵愛你,可是你年老色衰了呢,國君駕鶴西去了呢?你該怎么辦?你不考慮你自己也要考慮考慮我們這個家族啊?可謂句句扎心,句句戳中華陽夫人的軟肋。
以上都是呂不韋的外圍造勢,陳述利害,直擊要點。已經(jīng)差不多到火候了,那異人回秦國這件事該怎么辦呢?
《史記》記載: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
當時,秦趙兩國又要打仗了,趙國想要殺了子楚(即異人,這改名又是呂不韋一個精彩手筆,后面會提到),呂不韋采用了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金六百斤。通過賄賂看守官吏,異人與呂不韋終于回到了秦國。
呂不韋特意安排異人改穿楚服去見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是楚國人,自然喜歡楚服,異人此舉,更像是認祖宗的意思。當華陽夫人看到一身楚服跪在地上向她喊娘的異人時,她的心都化了,于是她親自為異人改名為“子楚”,子,代表兒子,楚,代表華陽夫人自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你是我的好大兒!
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
這場運作,呂不韋賺的盆滿缽滿,什么一家變兩家,兩家變四家,我直接上市上市再上市。至于之前投資的金錢,投資的愛妾算個屁!?
3、高明的政治手段
嚴明秦軍軍隊紀律,減少統(tǒng)一阻力
秦國攻克別國的時候,還有個習慣,就是割下敵人的首級、耳朵充當戰(zhàn)功,所謂“一頭在手,戰(zhàn)功我有”,試想,戰(zhàn)場之上,渾身鮮血的士兵,左邊腰上別了三、四個頭顱,右邊腰上別了一大串耳朵,猶如惡魔,你怕不怕?這也是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由來。如此恐怖的秦軍也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被占領地區(qū)的激烈反抗,投降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拼命跟秦軍血戰(zhàn)到底,才能不被掛在腰上。
呂不韋上臺后,推行“入于敵之境, 則民知所庇矣, 黔首知不死矣, 至于國邑之交, 不虐五谷, 不掘墳墓, 不伐樹木, 不燒積聚, 不焚 室屋, 不取六畜, 得民虜奉而題歸之, 以彰好惡, 信與民期, 以奪敵資。”
招納人才為國所用,編撰《呂氏春秋》
呂不韋重金招攬六國人才,門下食客多達3000余人。這些人才在呂不韋執(zhí)政期間提出了許多頗有建樹的謀劃,比如編撰專門的文章規(guī)范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撥出資金規(guī)劃全國水利工程建設、用雜家思想綜合法家思想治國等等。
呂不韋集眾多食客的才能共同編撰了《呂氏春秋》,并發(fā)出布告,能改一字者,賞金千金。這便是成語一字千金的由來,這里還有個小故事,說是《呂氏初秋》撰寫完畢后,本來名字是《呂子春秋》,子乃是古代對圣賢的尊稱,呂子改為呂氏,呂不韋還是不小心表現(xiàn)出了其內心的小小自卑。
穩(wěn)定國內局勢,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
公元前244年,秦王政三年,秦國發(fā)生了一場大饑荒,連年干旱,好死不死又碰到蝗蟲漫天,死去的人畜導致瘟疫橫行,嚴重影響秦國局勢。而當時的秦始皇年才16歲,面對如此國難,略顯稚嫩。及時雨呂不韋出手了,解決這么大規(guī)模的災情,必須要有錢有糧有人才行,如果單靠政府的話,顯然是遠遠不夠。
秦國商人有錢嗎?當然有!秦國地主有地有糧嗎?當然也有!呂不韋自己是商人出身,知道這些人雖然有著普通人沒有的財富,但是卻沒有社會地位,因為秦法規(guī)定只有軍功才能升爵。這些人都是平日里享福慣了,不可能會有去戰(zhàn)場建功立業(yè)的勇氣,但是又極其渴望擁有爵位。
死死拿捏住了這群人的弱點之后,呂不韋下令:令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政令一出,富商、地主、世襲小貴族紛紛出錢、出糧、出人,完美化解危機。
呂不韋執(zhí)政期間,數(shù)次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占領了大量土地。公元前247年,信陵君魏無忌率領的五國聯(lián)軍雖然打敗了呂不韋派出的30萬秦軍,但是呂不韋花費了相當多的精力謀劃如何除掉信陵君。比如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安厘王和魏無忌的關系,同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惹得安厘王無比懷疑魏無忌,于是派其他人代替他執(zhí)掌魏國兵權,五國攻秦計劃失敗。魏無忌遭到罷免之后,從此心灰意冷,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四年之后(公元前243年),魏無忌去世,從此魏國失去最后支撐的頂梁柱,秦軍連下魏國25座城。
寫到最后,筆者相信大家對呂不韋有了一個大概了解,如何評價他呢?我的評價是:眼光毒辣,善于經(jīng)營世間萬物的商人,有政治野心,可以道貌岸然,為達目的不折手段,運作能力超前,政治手腕高超,同時也具備個人魅力,對人才和文化有著很高品味,對秦國貢獻超群,以及對后世文化思想有巨大影響力的傳奇人物。
何龍東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