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我國僅有中聯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外交、公安、財政、商務這五個部委設置了“部長助理”一職。
值得注意的是,部長助理不是“部長的助理”,而是一個法定的領導職務,與副部長、紀檢監察組長一樣,是所在部委的領導班子之一。
但是,根據中央編辦公布的三定方案,部長助理并非很多朋友認為的副部級職務,而是正司局級(正廳級)職務,無一例外!
1、司長由所在部委自己任免,干部檔案、管理權限仍在部委內部。
部長助理則由國務院進行任免,干部檔案、管理權限上移到了中組部,進入了高層視線,俗稱中管正局(廳)級,與副部級國家局的副職(如國家統計局的副局長)相同。
2、部長助理一定擔任部委的黨委委員(黨組成員),屬于“正廳級的部領導”,參與部委的重大決策。
司長則是部委的“中層干部”,負責執行命令,推動工作的落實。
3、部長助理參與所在部委的領導分工, 可以分管司局、負責專項工作。
換言之,部長助理是司長的上級領導,可以指揮分管司局工作,聽取司長的工作匯報。
4、部長助理可以享受副部長的部分待遇,例如文件閱讀權限、參加會議權限、出差標準、公務用車都沒有差異。
其實,部長助理可以理解為“準副部長”,是司長和副部長之間的一個隱形臺階、跳板,一般由司長晉升而來,任職2-3年后就能升任副部長,是選拔副部長的主要候選人。
1、部長助理畢竟只是正廳級,和副部長之間仍然隔著一道天塹,各項待遇也有一定的差異;
2、部長助理的排名肯定在副部長之后,職權要差一些,分管司局的數量也會少一些,有時還要協助副部長工作;
3、部長助理有時候仍會兼任司長一職,而副部長則不會兼任司長;
4、副部長可提拔、可外放、可高配,仕途發展的空間更大;部長助理幾乎沒有高配的例子,外放的機會較少,一般是在系統內晉升為副部長,發展空間要狹窄一些。
部隊之中,設置“助理”領導職務的主要是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
以陸軍為例,參謀部是副戰區級編制,參謀長是副戰區職中將,副參謀長是正軍職少將。
但是,參謀部的下設機構(如訓練局)卻是正師級編制,負責人為正師職大校。
為了做好等級銜接、保障干部有序成長,參謀部設置了“參謀長助理”這一領導職務,為副軍職,也授少將軍銜。
“參謀長、副參謀長、參謀長助理”共同組成參謀部的領導班子,參謀長助理并不是“參謀長的助理”。
同理,陸軍政治工作部的主任是副戰區職中將,副主任是正軍職少將,“主任助理”是副軍職少將,共同組成政治工作部的領導班子。
何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