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玉林地區緊靠廣東、海南,前臨香港、澳門,背靠大西南,是全國沿海經濟開放區,是中國大西南出海的重要便捷通道。如果你到玉林,不妨到下面這些地方走走
王力故居坐落在廣西博白縣城廂鎮(今博白鎮)新仲村岐山坡,離縣城1個公里,始建于清嘉慶六年(1796年),總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為三進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風格。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當部分房屋于20世紀90年代初崩毀。
謝魯山莊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陸川縣城南部26公里,為國家重點旅游景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400畝,莊內亭臺樓閣,回廊曲徑,依山構筑。所有房屋建筑均為磚墻瓦頂,保持著濃郁的鄉風民俗。
龍珠湖是一個山、湖、洞、寨連成一體的風景區,坐落在廣西陸川縣城北的珊羅鎮田龍村,距陸川縣城25公里,玉林市10公里,北流市25公里。與玉林市水月巖風景區毗鄰,其山脈屬勾漏山脈的分支。
從北流市塘岸鎮伸進陸川縣珊羅鎮田龍村,均屬喀斯特地貌,方圓1500公頃。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山色灰灰,霧氣朦朦,若隱若現,似群龍起舞,故稱“龍巖”。
都嶠山風景區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桂東南名山之一。都嶠山位于廣西容縣容城的南面,離容城約10公里,又稱南山,別名簫韻山,以典型的丹霞地貌著稱,是全國道書所稱三十六洞天的第二十洞天。山中有勝景“二洞、八峰、二十巖”。自景區重新開放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參觀游覽政策。
水月巖坐落于廣西玉林市東南部。在玉林與北流、陸川縣交界處,距玉林市區約11公里。水月巖整個巖區,東北起自紅日巖,西南止于龍珠湖。呈橢圓形,長5公里。
真武閣在容縣城東繡江北岸一座石臺上,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閣本身高13米,加上臺高近20米,也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略臺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
著名詩人元結到容縣都督府任容管經略使,在容州城東筑經略臺,用以操練兵士,游觀風光。明朝初年在經略臺上建真武廟,明萬歷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這就是現在的真武閣。
真武閣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中國江南四大名樓。真武閣,閣三層,三檐,呈方塔形,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全閣用3000條大小不一的格木構件,巧妙地串聯吻合,曾經受多次地震和狂風的襲擊依然安然無恙,被興譽為“天南杰構”。
云天文化城是一座濃縮中國古今傳統文化和著名建筑風格為一體,用以展現中國歷史文化的巨型仿古宮殿式建筑。占地總面積為70畝,建筑面積為14萬平方米,主體建筑為21層,高108米,是我國目前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文化建筑。
云天文化城以石雕、木雕、鑄銅三大系列藝術性地呈現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創新的手法為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做傳承。
小鎮的街口,是以一個舊火車頭為景觀,一條長長的鐵軌沿著街口一直延伸到小鎮的那一頭,乘著火車去旅行,變成小鎮慢游的旅行方式。你能想象二三十年代前的鐵路和火車是什么樣的嗎?
這是根據1935年容縣人廖百芳修建的廣西第一條鐵路,以及他輾轉從德國購買回來的火車頭的歷史記憶建成的景觀,將廣西鐵路的百年歷史在這里重現。
大容山風景區是廣西省級森林公園,位于北流市。大容山海拔1275.6米的主峰蓮花頂腹地內,總面積2930公頃,距玉林城區46公里,北流23公里。
森林公園山體高大,森林密布,山脈綿延,峰巒疊嶂。山中地貌一般在海拔1000米左右,屬亞熱帶氣候區,春霧、夏涼、秋爽、冬干,四季景色各異,氣象萬千。森林覆蓋率達82.7%,有兩百多種樹種。
銅石嶺有漢代冶銅和鑄造銅鼓遺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流出土120多面銅鼓和世界銅鼓王鑄造均在銅石嶺。最高峰鳳凰頂海拔421.9米。
陳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