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人對喪葬事非常慎重,而且喪葬里面的一些規矩也不敢逾矩,比如“頭七”。
民間一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
“七期”和三周年。還有另外一說,死者從去世之日起,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
男怕頭七,女怕末七,犯此者,會在陰間受苦,三七撞七發女兒,五七撞七發兒子,四七撞七是為最兇,不利子女。
“七”這個是一個奇特的數字,比如佛教里面有“佛行七步”、“勝造七級浮屠”等的說法,因此對于家中老人去世,佛經里面講到人死以后,靈魂離體(這個時候的靈魂很特別,佛經稱其為“中陰身”,大小如五六歲小孩子),根據生前業力所牽引,到處流浪,每到第七天就會昏迷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后轉世。
在農村來說,如果家里面有老人去世,一般都要燒“頭七、三七、五七、七七”對于“犯七”的說法是這樣的,老人過世燒的“七”如果與陰歷“七”或“七”的倍數重疊,意為“范七”這是不吉利的。
那么在中陰身昏迷的時候,若有佛法菩薩加持、或別的力量護持(所以民間要“做七”),就能度過去,這就是“死人不犯七”的真實原理。不是不能犯,而是比較兇險。
“活人過不理”的意思就是如果撞不了七的話,就要讓后人去別人家要飯,也就是米。然后要到一百家就行了?;蛘呷バ杖f的人家要,或者去寺廟里要,當然每個地方流傳下來的都不一樣,有的地方說是“前人不撞,后人不旺”,也有的地方叫“亡人不犯七,活人沒飯吃”等,所以每一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這些傳統你可以問問你們當地的老人。
現在隨著時代的慢慢變化和時間的推移,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都已經消失了,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人“老”的時候,多念阿彌陀佛,可以幫到逝者,對生者也好。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