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社科院昨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當前,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高達16個,如果不考慮財政補貼,全國養老金當期結余今年已是負值,即便算上財政補貼, 2028年當期結余也將出現負數,累計結余則將在2035年耗盡。
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報告顯示,未來30 年制度贍養率翻倍,當期結余將于2028 年出現赤字并不斷擴大。
這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第二次發布養老金精算報告。和去年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8-2022》相比,今年的報告將預測期從5 年延長至30 年。
先來看時報君為您梳理的報告要點:
1、未來30年制度贍養率翻倍。簡單地說,2019年由接近2個繳費者來贍養一個離退休者,而到了2050年則幾乎1個繳費者需要贍養一個離退休者。
2、當期結余將于2028年出現赤字并不斷擴大。在大口徑(包含財政補貼)情況下,2028年當期結余首次出現負數(-1181.3億元),最終到2050年當期結余墜落到-11.28萬億元。不考慮財政補貼,全國養老金當期結余今年已是負值。
3、累計結余將于2027年達到峰值并在2035年耗盡。
4、個人賬戶持續增長但占GDP比例將趨于收斂。
5、當期結余兩極分化嚴重。如果不考慮中央調劑制度,2019年當期結余排在第1位的廣東高達2000.7億元,幾乎是排在2-10位省份當期結余總和。中央調劑制度僅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當期結余的兩極分化。
6、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高達16個。
7、基金可支付月數兩極分化趨勢依然明顯。
8、2019年,5個省份養老基金可支付月數低于警戒線。到了2028年,該數字增加到13個。
對此,《報告》提出了3大建議:
1、以降費為契機,擴大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2、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3、各項參數的合理設計和密切配合
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