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影視行業四面楚歌的今天,每一部電影與市場都是“生死之交”。
“票房之爭”猶如一場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而如能請到吳京與沈騰加盟,無疑是手握關鍵的“取勝密碼”。
根據某影視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二人的個人累計票房均已超過200億。
其中,吳京憑借《長津湖》坐上國內演員主演作品票房排行榜的頭把交椅,而在2021年國慶檔之前,癱臥在這把“寶座”上的人,是沈騰。
作為中國影史第一批邁入“200億票房”的演員,沈騰和吳京收獲了同一份成功,卻也擁有著全然不同的人生故事。
截至10月14日,據某電影互聯網平臺數據顯示,主演票房top100中,47歲的吳京和42歲的沈騰分列第一、第二。
209億沈騰:你過來呀!
229億吳京:來了,老弟。
有關沈騰和吳京的人生故事,可以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進行開篇。
吳京仿佛天生就是要吃苦的。
在他出生的家族,祖父、父親皆是習武之人。作為家中的長子長孫,他別無選擇地繼承了祖輩的衣缽,并在1980年進入什剎海體校學習武術,此時他剛剛6歲。
剛剛進入體校的吳京
在體校上學的日子辛苦且無聊,每日正踢腿一千次、側踢腿一千次、外掰腿一千次、里合腿一千次……如此循環三小時,才算完成了基礎功訓練。
這樣的日子過多了,吳京萌生了逃離的念頭。
某一天,他照常去體校訓練,公交車到站停下,他卻沒有下車,幾秒鐘之后,車再次開動,那一刻他如釋重負,“我終于不用去學校了”。
那天,吳京瘋玩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背著書包回家,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剛訓練結束的樣子,進家門前他還在臉上揚了幾滴水冒充晶瑩的汗珠。
然而紙包不住火,半個月之后,吳京逃課的謊言被戳穿。
看著父親怒瞪的雙眼,他忽感后脊梁竄出一股涼意,還未來得及反應,父親的腳便落在了身上,一瞬間,他從院子中間“飛”到了大門口,直到撞了墻才停下來,“事后我還去量了量,直線距離七米半”。
童年吳京
這次被“踢飛”的經歷,終結了吳京的逃課生涯,卻也一腳踹開了他的冠軍之門。
此后不久,認真上課的功夫小子吳京開始在全國各大武術比賽中大展拳腳。
11歲那年,吳京拿下人生中首個“全國冠軍”,正式從“業余班”調入專業班。
“冠軍”吳京
那時候,他時常會被選為少年代表,到一些重要場合參加表演。有一次演出結束后,他領到了一筆幾百元的“巨額”酬勞。
作為隊長,他極為慷慨地拿著這筆錢,為全隊18個人每人買了一件軍大衣——在當時,這是最流行的服飾,沒有之一。
那天之后,北京什剎海附近多了一群年輕人。他們身穿軍大衣,頭戴雷鋒帽,脖系白圍脖,腳蹬大二八,少年們器宇軒昂,仿佛永遠不知愁滋味。
“那場面,簡直牛死了”!
然而人生向來無常,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冠軍”吳京的人生,在14歲那年被迫重頭開始。
這一年,他在演出時意外摔傷了腰椎,新傷舊病接踵而來,等待他的最壞結果是“下半身終生癱瘓”。
這是1988年,病痛以一種極為慘烈的方式,在少年的生命中撕開了一道口子,卻沒有光透進來。
躺在病床上,吳京的生活起居全部需要父母幫忙。整整半年,他每日都要忍著劇痛重新學習走路,漫長且痛苦的康復訓練折磨著他,從前的驕傲與優越感蕩然無存。
身體之外,撲面而來的,還有現實給予的心靈重擊——
因為病痛休整時間過長,吳京被從“冠軍班”調離至“運動班”,從前他引以為傲的光環與頭銜,瞬間煙消云散。
吳京開始思考,要不要放棄學武,“下海”賣服裝做個商人?
1987年,13歲的吳京他還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么
猶豫不決時,命運給了他另一個機會——電影選擇了他,或者,他選擇了電影。總之,他和電影宿命般相遇了。
1995年,吳京在老師的推薦下接拍了個人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小李連杰”橫空出世。
吳京、鐘麗緹《功夫小子闖情關》劇照
幾年后,《太極宗師》《小李飛刀》接連開播,靠著一雙“亮晶晶的眼睛”和“笑起來像包子一樣”人畜無害的臉,吳京吸引了一大批觀眾。
聲名大噪時,吳京尚且年輕,卻已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日后,那些險象環生的經歷,成了吳京成長的養分,他感謝苦難教會自己珍惜和努力,“我永遠不怕從零開始。”
和吳京截然相反,沈騰從來不知道“苦”為何物。
1979年,改革開放的微風輕撫祖國大地,春天的故事開始了,沈騰也誕生了。
時勢造英雄,在挫折中長大的孩子特別能吃苦,而泡在蜜罐里的孩子則特別能吃——沈騰,屬于后者。
沈家有兩個孩子,姐姐叫沈娜,弟弟叫沈騰。父母對兒女皆望子成龍,姐弟二人卻分工明確:
沈娜負責“成龍”,沈騰負責“望”和“子”。
沈騰童年照
沈騰從小就有學習障礙,別人聽一遍就能記住的知識,他連“聽”都費勁,“學著學著魂兒就飛了,根本記不住老師說了什么”。
為了提高沈騰的學習成績,母親時常會點燈熬油地陪著兒子念書,結果一篇文章陪讀的母親都會背誦了,再看他依舊是一問三不知,久而久之全家人都費解起來:
沈騰每天瞪著眼睛坐在書桌前干啥呢?許愿嗎?
從小到大,沈騰都是班級里的活躍分子,奈何所有精氣神都用錯了地方——上課插嘴老師講課,下課擠兌同學取樂,參加合唱都要故意拖長音破壞和諧……
門門成績都不行,調皮搗蛋第一名。黑瞎子敲大門,沈騰算是“熊”到家了。
沈騰童年照
沒羞沒臊地長到了18歲,沈騰依舊沒個正型。爹媽著急,趕緊找來閨女想辦法,一家人長吁短嘆了幾個月,最終得出結論:
讓沈騰去姐姐所在的解放軍藝術學院念書,正經當個兵,也算為建設祖國做貢獻了。
計劃制定好了,下一步就是實施了。具體怎么操作?讓沈騰念書?這可比登天還難。
這邊父母正發愁如何激發兒子的學習熱情,那邊沈騰倒突然“開竅”了:
考大學而已,問題不大。
抱著謎之自信,沈騰急赤白臉地學習了幾個月。高考結束,成績公布,他居然真的考上了!
面對錯愕的眾人,沈騰揚了揚頭,極為驕傲地說:
“我就說吧,認真學習的,都沒我聰明。”
這是神奇的1999——
吳京25歲,已在影視圈里摸爬滾打了4年,靠著精湛的武術功底,也算小有名氣;
沈騰20歲,憑借“小聰明”輕松入學解放軍藝術學院,剛剛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他們都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而更戲劇性的是:
這兩束幸運之光都只是在二人的頭頂短暫晃過,殘酷與迷茫的日子很快就來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而對于沈騰和吳京來講,2003年之后的歲月,特別曲折。
這一年,港臺偶像劇與“韓流”兩股颶風迅猛席卷內地娛樂市場,武俠類影視作品日漸式微,吳京漸漸發覺,自己無戲可拍了。
與此同時,香港電影在《無間道》之后迎來二次覺醒,權衡之下,吳京破釜沉舟,放棄了在內地辛苦打拼下的一切,獨自奔赴香港,從頭開始“港漂”。
“港漂”時期的吳京
一切比想象中的還要困難。
此時,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等功夫前輩仍活躍在熒幕前,初來乍到的吳京除了一腔孤勇,一無所有。
在片場他是新人,每次出工也只能領到一些“龍套”角色,有時連一句臺詞都沒有。
成龍、吳京
有很長一段時間,吳京住在逼仄的“棺材房”里。擁擠的環境、拗口的粵語、不合口卻很昂貴的飯菜構成了他對這座城市最初的記憶。
極度孤單與郁悶時,吳京只能聽著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解悶。多年后,在參加德云社周年慶表演時,吳京對妻子謝楠說:
“其實你是和我同床共枕的第三個人,在香港都是郭德綱和于謙伴我入睡。”
吳京、謝楠、于謙
漂泊2年后,吳京終于得到了一個和前輩甄子丹合作演出《殺破狼》的機會。
在拍攝二人后巷對打戲份時,他們參考了導演的提議,“真刀真槍地打了一場”。過程中,吳京意外受傷,他本想去醫院治療,但因為導演的一句“不可以包扎,不然就穿幫了”,他最終還是選擇忍耐。
那一天,吳京忍著劇痛和甄子丹對戰多次,打斷了4根棍子,最終換來了1句臺詞,和45秒的鏡頭。
影片上映后,有人對吳京說:“你的演技真好,‘狠’與‘恨’全都表現在猙獰的臉上了。”
對此,吳京只能無奈地笑笑說:“那不是演的,是真疼啊。”
《殺破狼》之后,吳京獲得了肯定,卻始終等不到一個“走出去”的機會。他仿佛一直奔跑在影片中老舊的“回”形走廊里,世界僅剩下長滿青苔的高墻,和頭頂陰雨綿綿的天空。
同樣被困在“死胡同”里的,還有沈騰。不同的是,困住他的是北京的東棉花胡同。
在《殺破狼》上映的那一年,26歲的沈騰已經從解放軍藝術學院順利畢業,進入“開心麻花”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開心麻花”話劇演員沈騰
相比其他藝術表現形式,話劇相對小眾。當時開心麻花的演出場地在北京的東棉花胡同里,附近交通不便,還沒有停車場,每回演出時臺上演員比臺下觀眾還多。
最慘的一次,上千座的劇場,只賣出了7張票。大家伙坐在一起想了想,與其演出賠錢,不如退票“保本”。
那一天,沈騰和其他主創人員頂著鵝毛大雪站在劇場外,一邊給7位觀眾退票,一邊極度抱歉地說:
“對不起讓您白跑一趟,打車費我給您報銷了吧。”
沈騰(最后一排中間)與開心麻花成員
那些年,“開心麻花”并不“開心”。
精心排練的話劇沒人看,劇團入不敷出,各位演員只能到各大劇組“跑龍套”賺生活費,有的干脆辭職轉行。
周圍人疲于奔命忙得腳不沾地,唯獨沈騰癱在劇團里泰然自若。
其實他也曾試過“跑組”試戲,但由于種種原因,全部以失敗告終,在眾多拒絕他的導演中,就有寧浩。
沈騰、黃渤《瘋狂的外星人》
有那么5年的時間,沈騰的生活都靠家里接濟,爹媽不催他出人頭地,他也不著急另尋出路。窩在劇團里,他每日除了演話劇、寫劇本,其他的什么都不琢磨。
生活給了沈騰重重考驗,但他全部選擇一笑了之。愛與恨都隨風而去,他說,那都不是事兒!
面對同樣艱難的日子,沈騰和吳京選擇用不同的招式與生活過招。
未來吉兇未卜,他們一個沒心沒肺地斜躺在舞臺上醉心話劇“靜候佳音”;一個拼盡全力、遍體鱗傷,只為搏得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與這一切周旋時,吳京和沈騰都不滿30歲。
他們對彼此一無所知,而命運似乎已為他們安排好了相遇的劇本。
沈騰:吳京,你什么時候過來啊!吳京:快了,老弟……
沈騰坦言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所以在聲名鵲起后,每次面對別人邀請自己講述成功故事時,他都會面露難色:
“你讓我去講就是個天大的笑話,因為我壓根沒吃過苦。”
換言之,所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都在追著他跑,而其中最“皮薄餡厚”的當屬登上春晚的機會。
在接連主演、編劇多部“開心麻花”話劇之后,沈騰在業內有了名氣,并成功吸引了春晚導演組的關注。
哈文擔任春晚總導演后,在談到“語言類節目如何創新”時,腦海中忽然閃過了“開心麻花”的名字。
此后,她三顧“麻花”邀請演員卻統統遭拒,沈騰給出的理由是“忙著演話劇,沒時間整小品”。
沈騰首次登上春晚舞臺演出小品《今天的幸福》
面對春晚導演組遞來的橄欖枝,沈騰拒絕得很干脆。
那些外人眼中“天大的好事情”在他看來都是稀松平常。一帆風順的過往,造就了他對未來毫無野心的平和:
“我內心從來沒有感覺,一直都是隨便走,事情會推著我往前。”
站在命運的天平之上,幸運之神極為樂意將砝碼加注在沈騰的身上。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比較之下,同時期吳京身上涌現的,卻是“出力不討好”的憨直與壯烈。
“港漂”時期的吳京
在沈騰考慮是否上春晚時,吳京已“港漂”多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港片江湖里的快意恩仇、俠肝義膽逐漸遠去,內地影視市場也逐漸被玄幻、穿越、言情等偶像類劇情占據。
為順應市場發展的方向,吳京也被經紀公司要求走偶像路線。
然而,習武之人的熱血與堅挺已融入了他的骨血,所謂“精致的偶像派”,他裝不來,也不想裝。
也許是意識到自己與現實已格格不入,吳京主動選擇將“演員”的身份擱置。
他試圖轉戰幕后做導演,而目標就是制造一部真真正正的、純粹的硬漢電影。
“偶像派”吳京還和蕭亞軒拍過MV
2008年,吳京前往汶川抗震救災。
在那里,他看見人民子弟兵以血肉之軀抵御天災,以生命保衛受災群眾。大災大難面前人類異常渺小,可在汶川,他看見了最平凡,也最偉大、可愛的人。
面對這一切,吳京開始問自己:
“為什么現在影視作品里的男性形象越來越柔弱,像他們這樣的硬漢故事,怎么就沒人拍呢?”
后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成了《戰狼》的萌芽,并在2015年以電影形式呈現給觀眾,成為諸多人的“集體記憶”。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在災區抗震救災的吳京
時間回到2012年。
這一年,沈騰33歲。
面對多次上門拜訪的哈文,“感覺到有點不好意思”的他,終于答應創作并出演小品《今天的幸福》,年三十的夜,研究“人體表皮污垢學”的郝建一炮而紅。
名與利撲面而來,沈騰略感慌張,迷茫時他回到了開心麻花,在熱愛與熟悉的話劇舞臺上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控。
當時,沈騰出演了劇團里的新話劇——《夏洛特煩惱》。
沈騰《今天的幸福》
也是這一年,吳京38歲。
在與“暗戀”對象謝楠兜兜轉轉2年后,終于修成正果,他們成為了親密無間的戀人,也成為了生死相依的“戰狼”戰友。
在《戰狼》系列電影的籌備階段,“偶像傷痛文學”大行其道,重工業電影注定是“炮灰”。朋友勸吳京及時止損,可他卻說:
“你老說我不行,我就一定要‘行’給你看,哪怕‘死’一把。”
吳京將決定告訴了謝楠,面對“一旦賠了就傾家蕩產”的結果,她說:
“去做你想做的,就算最后什么都沒有了,我養你!”
吳京、謝楠夫婦
那時候,謝楠還不知道愛人未來會面臨什么,她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偶爾還會到“開心麻花”客串演出一些角色。
有一次,她邀請吳京與一位女性朋友,共同到劇場看自己出演的話劇《甜咸配》,劇的男主角便是沈騰。
《甜咸配》劇照
演出開始前,吳京與那位女性朋友同進劇場,不明就里的媒體以為逮到了“大八卦”,提筆便編造了吳京的第一個緋聞:
“吳京私會紅發美女,疑似與謝楠戀情生變。”
在那篇報道中,八卦媒體用詞生動形象:“紅發美女容貌艷麗,身穿牛仔短褲倍顯火辣身材,既嬌羞又含情脈脈。”
彼時,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紅發美女”,名為馬麗,是沈騰的“黃金搭檔”。
八卦新聞截圖吳京與紅發美女馬麗
故事講到這兒,沈騰與吳京的人生列車完成了首次會車。
這是“2012”在他們生命中埋下的超長彩蛋。
正片劇情仍在播放,直到進度條被時光拇指拉到“2015年”,那些隱藏在歲月之后的精彩劇情,才被一一播放。
2015年,沈騰和吳京都很忙。
這一年4月,在砸鍋賣鐵、艱難籌備6年后,吳京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戰狼》與眾人見面。
首映一周票房突破3億,觀眾看爽了,市場傻眼了,“硬漢電影居然真有人買單”?!
吳京《戰狼》劇照
同年國慶檔,沈騰主演的《夏洛特煩惱》上映。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馬冬梅的愛情,也開始下落不明了。
馬麗、沈騰《夏洛特煩惱》劇照
春天的“冷鋒”,冬天的“夏洛”,四季更迭如輪回,走過寒冬,他們又一次迎來了高光時刻。
這一年,沈騰36歲,吳京41歲。
吳京、沈騰
《戰狼》爆火之后,對于電影掀起的現象級討論,吳京坦言自己很震驚,“太大了,完全沒想到”。
樹大招風,他一度被送上風口浪尖,許多聲音從四面八方涌來,其中有討論,也有求助。
那段時間,導演郭帆剛剛被確定為《流浪地球》的導演,沒資金、沒團隊、沒關注,除了一沓寫著天馬行空科幻夢的劇本,他一無所有。
為了湊夠電影的制作資金,團隊核心成員抵押了房子,賣掉了車子,熬倒了2家特效公司,可“流浪的地球”依舊沒著沒落。
走投無路時,郭帆找到了吳京。看完劇本吳京哭了,他跑去劇組,看見幕后工作人員全都蓬頭垢面地坐在電腦前,明明已經疲憊不堪,卻還是不肯停下休息。
“他們每天就睡2、3個小時,為了電影硬挺了半年,真是靠著一口‘仙氣’活著。”
吳京、郭帆
吳京說,那一刻他好像看見了另一個自己,即使單槍匹馬,也要義無反顧的自己。
“我說,郭帆我幫你。因為總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搞的,否則中國就永遠都沒有科幻電影。邁出這一步,拍爛了,也比不拍強。”
后來《流浪地球》火了,吳京又一次成為了“最佳男主角”,對此當事人表示:
“我被導演騙了,你們見過客串演出31天的‘龍套’嗎?”
原本只想幫忙,結果稀里糊涂當上了男主角,一模一樣的故事,在《流浪地球》上映的2019年,完美復刻在了沈騰的身上。
當時,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沈騰因為“歲數大了,容易被感動”,在聽說賈玲正籌備一部有關媽媽的電影后,他表示:如果需要可以客串。
一段時間之后,賈玲真拿著劇本找到了他,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哥,如果讓你演一個稍微重要點的角色可以嗎?”
沈騰滿口答應,心想能有多重要?一看劇本:歡迎光臨,男主角。
沈騰《你好,李煥英》
在接連參演諸多“爆款”影視作品后,沈騰與吳京各自成為了某一類型電影里的標桿人物,“百億票房先生”的光環,也接連落到二人的頭上。
在沈騰位列中國演員作品總票房排行榜第一時,有人在綜藝游戲環節問他,在目前知名男演員中最討厭誰?他嘿嘿一笑,回答道:
“除了我,過百億的人都煩!”
而此時,位列“百億票房”榜單第二的,正是吳京。
沈騰:“吳京、黃渤、徐崢、鄧超,都煩!”
前段時間,《我和我的父輩》進行路演宣傳時,沈騰、吳京、章子怡、徐崢作為單元劇情的導演,多次同臺參加活動。
有一次,沈騰的母親受邀參與觀影活動,在被問起覺得哪個單元最精彩時,母親答:
“都特別好,而且一個比一個好。”
聽了這話,眾人哄堂大笑,作為最后一個單元導演的沈騰,對著第一單元導演吳京說:
“吳京啊,你得加把勁兒啊。”
那時在場所有人都沒想到,僅僅幾天之后,吳京竟真的趕超沈騰,成為了“中國票房第一人”。
截至10月14日,據某電影互聯網平臺數據顯示,主演票房top100中,吳京和沈騰分列第一、第二。
209億沈騰:你過來呀!
229億吳京:我來了。
近幾年的內地電影市場,越來越像是一場吳京與沈騰你追我趕的“流量之戰”。
人們愈發樂于比較二人,但現實是,他們一直奔跑在不同的賽場,演繹各自的飛馳人生。
苦與甜,幸與不幸。
他們一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一個拼盡全力,以命相搏。
他們全然不同,但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又有著同樣的執拗和勇敢。
無論是“幸運”的沈騰,還是“努力”的吳京,亦或是每一個不相同的“你”和“我”,所有人在拿到人生劇本時,都是兩手空空。
沒有任何一種成功來源于“不勞而獲”。
就像看似不努力的沈騰,也在話劇舞臺上默默堅守了10年;吳京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拳一拳拼回來的”。
所以,有關人生的劇本永遠沒有“圓滿”,有付出才有回報。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和會到達的終點,沿途的風景不同,收獲也必然不同。
比擁抱成功更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期待,如果讓沈騰、吳京合作演出一部作品“畫風”會是如何。
實際上,早在2016年,吳京本人就曾設想過此事。
當時,吳京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謝楠與沈騰的合影,并提問沈騰:
“你是準備拍武打片了嗎?”
沈騰見狀火速回應:“我嘴中風了,等我好了的~”
如今,5年過去了,嘴中風的沈騰不知是否痊愈,但很顯然,吳京已經準備好了。
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