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互聯網內容生態持續健康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4月26日世界版權日當天,來布科技的活訊APP正式上線開啟測試。活訊應用信息科技底層技術從源頭確認創意內容版權歸屬,同時對數據信息互聯網傳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控制,最大程度杜絕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發生。
活訊為數據“賦活”,讓數據帶上專屬DNA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知識產權侵權形式發生了巨大改變,侵權主體泛化,侵權責任認定困難等問題日益突出。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存在“三大難”—— 難取證、難估損、難定罪。在互聯網上圖片、視頻、文字等內容甚至是表情,一切都是以數據的形式保存。活訊APP在源頭確認了數據版權歸屬,并進一步實現對互聯網傳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控制。
活訊APP相關負責人表示,活訊APP核心是活數據技術——模擬細胞生物學的DNA蛋白質功能算法,通過對數據壽命、層級、黑白名單全自由度的設置,實現全網撤回、自動保護、跨級許可及關閉等操作。
只要將創意內容上傳到活訊APP,對數據點擊”賦活“之后,可以實現互聯網擴散全程版權控制。活訊APP賦活過的數據,無論是圖文還是視頻,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帶上原創者的烙印。作為版權所有人,這些數據信息不管經過什么渠道(微信、QQ、郵件、云盤等)傳播,無論經過多少道傳播鏈條,都可對每一段數據執行防衛、銷毀、關閉等動作。
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利器
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意識相對較薄弱,“免費思維”大行其道,加上眾多技術、創意易于復制,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原創內容遭盜版和抄襲等侵權問題頻發。原創內容一旦發布到網上將不再受到控制,人們可以隨意下載、轉移、復制,甚至對創意篡改牟利。對于眾多內容生產者來說,面對惡意的篡改、刪減、拼湊等侵權行為,由于維權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太高,雖然不堪其煩,但更多的只能選擇默默承受。
活訊APP用技術為創意成果撐起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傘,有效維護了原創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活訊APP可以對傳播內容分級授權,自主規劃傳播路徑,讓數據版權所有者從一開始就處于掌控者的定位。經過了活訊APP賦活的內容,即使經過移動互聯網龐大復雜的傳播鏈條之后,只要是原創者的數字資產,都能瞬間撤回,輕松捍衛自己的知識產權權益。
除了在互聯網高速、廣泛傳播過程中數據因為“裸奔”容易被侵權,對于廣告、公關等以創意為主的從業者來說,如何保護設計、商標、視頻、音頻等創意成果不被惡意竊取,也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灰色地帶”。作為“乙方”,創意人員在和“甲方”的合作溝通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地位不對等,團隊辛苦數天的創意、策劃內容常常因為無法確權而被“騙稿”、“騙方案”。
活訊APP從源頭確認了版權歸屬,為內容創意從業者打造了一個“知識產權”護城河。內容創意者通過活訊APP與甲方進行溝通,甲方只具有預覽的權力,如果想要復制或者下載,則需要支付費用或者獲得授權,否則內容創意者可隨時將資料撤回。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內容生態正在開啟知識產權引領創新的新時代。在法律和行業規范機制仍然相對滯后的同時,活訊APP應用信息科技底層技術形成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為互聯網侵權行為易發、維權困難等諸多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法。
據悉,活訊APP此次率先在安卓平臺上線,未來將在蘋果商店及Windows端上線。除了為數據“賦活”之外,活訊APP內還屏蔽了手機自帶的截屏、錄屏功能,未來還將通過屏顯頻率控制增加反拍照功能,大大增強盜版的難度和風險。
丁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