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由環球人力資源智庫(GHR)主辦的“2019中國人力資源趨勢峰會·武漢站”拉開了帷幕。本次大會以“新趨勢、新變革” 為主題,邀請武漢知名企業人力資源高管,為HR帶來最前沿、最深入的洞察,探討人力資源如何協助企業及政府聚才留才,育才優才,助力企業升級轉型,提升區域經濟發展后勁。
e成科技解決方案總監陳健受邀出席,并發表題為《直面招聘數字化升級,HR如何招對人、用好人》 的演講。
企業招錯人的根本原因
企業招錯人的成本是巨大的,不僅在于招聘過程中的人力、時間、金錢等顯性成本,更在于因崗位空缺、員工離職、不勝任等原因帶來的巨大的隱性成本。而在傳統招聘模式下,招錯人往往是難以避免的。
HR以簡歷為依據,以面試為手段篩選候選人,往往停留在學歷、技能、工作經歷等冰山上的層面,但這些并不是影響人才長期發展的根本因素,冰山下的價值觀、素質、性格、動機等才是導致長期成功的個人特質,才是激發高績效、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
招來的員工績效不行、不適應企業或團隊文化、難以融入團隊等不符合預期的情況出現,往往都是因為HR在招聘階段未能深入挖掘候選人冰山下的特質,導致人與崗位不匹配,與團隊和組織不匹配。
跨越簡歷,開啟畫像+Bot新模式
如果說簡歷和面試無法深入探尋企業招聘的真正需求,那么取而代之的解決方案時什么?
答案就是畫像+Bot。
1、畫像幫助企業招對人
從業績結果角度出發,值得組織關注的人才特征可分為冰山上的學歷、技能、工作經歷等易感知易改變的部分,以及冰山下的性格、素質、價值觀、潛力、動機等難感知難改變的部分。而畫像就是對人才冰山上和冰山下所有數據的整合。
簡歷可以看做靜態文本數據,通過數據解讀和標簽提取,基于龐大的人力資源知識圖譜,AI可以幫助HR快速抓取人才特質,轉化為數據,作為畫像的一部分。同時,我們還可以收集人才冰山下的數據,基于專家知識,通過人機互動對候選人的性格、潛力、價值觀等進行專業的評估,并轉化為可視化數據與標簽,生成科學的人崗匹配度。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收集更多員工數據,比如員工每天工作的心情數據,用于支持員工關懷政策制定和離職預測等。
可以預測,在不久的未來,簡歷將成為過去,畫像將成為職場人的第二張身份證,而企業也可以基于畫像輸出更科學的人才戰略。
2、Bot助手,全面提升HR工作效率
有了科學的標準,接下來就是要提高HR的工作與決策效率。招聘的工作特性決定了HR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電話溝通、面試安排、咨詢解答等瑣碎的雜事上,時間被占據,創造力被禁錮。現在,這些重復的簡單勞動都可以交給AI來完成。
e成科技獨立研發的五大機器人將覆蓋從候選人職位咨詢、面試到員工入職的所有場景,基于AI對話系統,搭建HR、面試官和候選人之間互動溝通的平臺,保證7*24h全天候響應,并且同時支持上千輪對話,有效賦能各大招聘場景:
1. 職位咨詢Bot: 7*24h不間斷,為候選人提供關于雇主、職位的咨詢;
2. 意向確認Bot: 仿真人語音電話溝通應聘意向,一對一專業團隊話術定制;
3.面試Bot: 模擬專家面試,深度挖掘候選人冰山下的個人特質;
4. 面試安排Bot: 機器約面,快速完成候選人、面試官、HR三方協同;
5. SSC Bot: 為內部員工提供全自助HR服務,全面解放HR工作負擔。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HR擺脫重復性勞動成為了可能。除此之外,Bot還將大大提升雇主品牌形象以及候選人體驗,帶來招聘場景全方位的升級。
未來的招聘場景很難預測,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數字化是招聘,以及人力資本管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將為HR提供行之有效的數字化工具,幫助HR從繁瑣勞動中解脫自我,更好地發揮創造力與領導力,更幫助組織降本增效,減少決策過程中的無意識偏見,預見未來可能存在的組織風險。
關注e成科技官方微信,回復“機器人”或“bot”,即可免費申請試用5個機器人小助手。
李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