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電視產業正在遭遇增長危機。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電視市場零售規模同比下降了1.1%,零售額同比下降13.1%,再次出現了量額雙降的情況。
這不僅意味著,中國彩電市場依然處于低迷頹勢之中。更意味著,在如今市場趨于飽和,產品同質化的競爭中,彩電廠商通過犧牲利潤換取市場的策略失效。特別是下降1.1%這一數據,更表明產品降價根本無助于目前市場的回暖。
電視產業亟待復興,OLED電視肩負歷史使命
從宏觀角度看,中國電視市場出現這樣的現狀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過去二十年間,基于中國的人口紅利以及政府的補貼政策,中國電視市場曾長期處于增長態勢當中。而如今,市場漸趨飽和,增長自然也就進入了瓶頸期。
而從行業本身看,消費者對于電視產品消費的不積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目前市場上主流銷售的液晶電視產品,導致體驗方面始終無法更進一步,廠商只能通過推出更大尺寸和更個性化的設計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然而,對于電視產品而言,消費者購買消費的主要動力還是用來“看”。這就意味著,電視的畫質顯示效果有沒有質的飛躍,是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或更換一臺新電視的主要依據。
但是,現狀是液晶電視在顯示技術方面的創新已經進入瓶頸,無法更進一步。因此,在幾年前,電視產業的上下游廠商就都在尋求創新下一代顯示技術,來替代目前的液晶顯示技術。而OLED和QLED作為兩種先進的顯示技術,成為替代液晶顯示的方案開始展開競爭和較量。
最終,憑借高對比度、廣視角、純凈黑場等技術優勢,OLED電視贏得了更多彩電廠商的支持,成為業界公認的代表未來電視發展的主流方向。截至目前,全球進入OLED電視領域的彩電企業已從2014年的3家擴大至15家。
而在中國市場,包括創維、康佳、長虹、海信、索尼、LG和飛利浦等在內國內主流的電視廠商,幾乎全部加入到OLED電視陣營,隊伍空前壯大,OLED電視也成為驅動電視市場增長的當之無愧的“未來之星”。
OLED電視銷量未井噴,只缺“東風”?
然而,盡管如此,OLED電視市場卻遲遲未迎來井噴式增長。根據市場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OLED電視中國銷量僅為16.9萬臺,市場占比僅有0.35%。
這一方面受制于OLED面板價格高、產量低,導致很長時間里OLED電視的價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則是由于OLED電視的市場接受度不高,大眾普遍對OLED電視缺乏真實認知。
作為全球大屏OLED面板唯一供應商LGD(LG Display),自然看到了掣肘中國OLED電視市場增長的“癥結”。
為了解決中國電視市場的面板供應問題,LGD在2018年7月將全球第三條、中國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落戶廣州。最新消息是將于2019年7月正式投產。據了解,屆時OLED面板總產量將達400萬塊,到2021年這個數字將超過1000萬。
這意味著,隨著OLED面板產能的不斷擴張,OLED面板價格有望走低,OLED彩電的價格區間必然也將隨之有所降低,到時消費者選擇空間更大,而這可以為OLED電視在價格方面更加親民,在電視市場的普及創造有利條件。
解決了面板產能和價格的問題。接下來亟需解決的自然是,OLED電視的普及推廣以及銷量提升的問題。
為了助推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迎來徹底爆發,作為全球大屏OLED面板唯一供應商,LG Display在今年動作頻頻。就在今年3月,LG Display不僅首次亮相AWE,還與索尼、創維、海信、康佳、長虹、飛利浦、LG電子等7大OLED電視廠商組成龐大的“OLED戰隊”,一同展示OLED電視的優秀體驗,更順勢在上海召開“2019 OLED巔峰盛會”,為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普及的造勢。
在渠道建設方面更是不遺余力。根據LGD中國區市場推廣常務安乘模介紹,為了推廣OLED電視,此前LGD和OLED廠商們在線下渠道投入巨大。除了不斷擴大OLED電視的展示門店數量和面積之外,還在賣場內加強OLED電視的宣傳,比如通過將OLED電視和LCD電視進行直觀比較,來凸顯OLED電視的優勢。甚至還專門建立了OLED專區以及OLED體驗館等來吸引消費者。
這在一定程度上,讓部分消費者接觸并了解到了OLED電視,并促進了OLED電視的銷售。但是,在如今這個電商空前繁榮和普及的時代,尤其是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家電產品早已是重要習慣,因此,線上渠道的建設同等重要。
也許是出于這一方面的考慮,LGD在5月17日與京東簽署戰略協議,除了在京東平臺上開設OLED電視旗艦店之外,還與京東一起攜手創維、LG、海信、飛利浦、康佳、索尼、長虹等7家彩電品牌,共同打造了京東OLED電視聯盟,正式啟動了全面的OLED推廣活動,OLED電視的普及銷售迎來了“東風”。
OLED電視中國元年,京東OLED聯盟將助推大爆發
在我看來,牽手京東,對于OLED電視的普及推廣以及銷售提升意義重大,京東或將成為推動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的X因素。
首先,京東OLED電視旗艦店的上線,將對提升OLED電視的銷量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們知道,京東不僅是國內最大的自營式電商平臺,更是國內家電市場最大的銷售平臺之一,在京東上開設OLED電視旗艦店,除了能夠補齊OLED電視線上渠道這一短板,使得OLED電視的銷售渠道更加完善之外,更有利于對目標消費者進行全面覆蓋和推廣,從而實質性的提升OLED電視的銷量。
京東占據了中國家電網購60%的市場份額,構建了高端、高質量的消費體系,使很多家電品牌推廣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首選平臺。
事實上,在推廣電視的新品類方面,京東確實頗有心得和經驗。比如AI電視,2017年上半年,AI彩電在行業占比僅有4%左右,京東聯合行業協會于2017年7月26日成立AI電視聯盟,共同推廣AI彩電。僅僅一年時間,AI彩電占比接近70%。
又如大尺寸電視,京東通過啟動“買大屏,上京東”活動,在頁面上主推55吋以上電視,并定義65寸以上是大屏入門尺寸。最終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8年,京東所售彩電平均尺寸提升了3寸。
實際上,在此之前,OLED電視在京東平臺上的就有不錯的銷售表現。根據京東平臺的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京東OLED銷售額同比增長143%。而隨著京東OLED電視旗艦店的設立,OLED電視在京東平臺上將有更多的露出和曝光機會,這必將使得OLED電視的銷售量和銷售額進一步增長。
其次,京東OLED聯盟的形成,將加快OLED電視普及進程。
此前,OLED陣營當中的廠商們各自為戰,使得OLED電視的技術形象模糊。比如在對OLED電視的優勢描述上就有許多不同,有的突出顯示技術:“有機自發光”,有的突出畫質質量,“畫面對比強烈而真實”,有的則突出輕薄和護眼,“薄且護眼”等等,這讓消費者對于OLED電視的認知模糊,不僅沒有起到正面效果,甚至還阻礙了OLED的滲透普及。
顯然,隨著京東OLED聯盟的成立,這一困擾將不復存在。京東作為第三方線上銷售平臺和媒介平臺,通過在OLED電視旗艦店對OLED電視進行統一口徑的傳播和推廣,可以對于OLED電視的產品形象進行統一包裝,將有助于消費者對于OLED形成一致性印象,這將加快OLED電視在消費者當中的普及速度。此外,京東還發起了“趣打開”的活動,號召消費者回歸大屏,從而提升OLED電視開機率。
最后,產業各方協同聚勢,OLED電視2019年有望大爆發。
此前,2019年被譽為中國OLED電視元年,市場調研機構IHS更是預測,2019年,中國OLED電視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較2018年增長88.7%。而隨著京東作為盟友的加入,特別是京東OLED聯盟的形成,在產業各方對于OLED電視的共同推廣和護持下,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普及大勢,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不缺東風,有望在隨后幾年走進千家萬戶。
更重要的是,京東作為第三方力量的加入,更使得“OLED戰隊”的戰斗力進一步提升,使得產業鏈形成更加完善、協同的生態的系統。京東助推帶動OLED電視銷量提升,繼而使得OLED面板需求旺盛供不應求,而LGD持續投產面板生產,將能夠使得面板持續降低,最終讓電視廠商的OLED電視新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最終形成一個多方共贏、正向循環的產業生態。
正如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郝亞斌所言:OLED彩電作為滿足消費者視聽需求的高端產品,其滲透率的提升將成為彩電市場復蘇的突破口。可以預見,一旦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普及開來,一方面為電視市場帶來增量的同時,必然也能夠提升整個電視產業的銷售額,最終使得行業從“量額雙降”到“量額雙升”的轉變,從而實現電視行業新一輪的復興。文/李東樓
李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