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詩與遠方之間如何找尋最佳的契合點?答案是旅游。隨著居民幸福生活指數的提高,大眾旅游業得到了蓬勃發展。而鄉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更是緊密地將“詩和遠方”結合起來,既還原了人們對田園生活的期待,也給鄉村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性。
近年來,新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愿意選擇鄉村作為周末和節假日旅游目的地;更多的外國游客也開始關注鄉村旅游。定榮家創始人劉定榮以敏銳的洞察能力發現:鄉村價值正在回歸,鄉村旅游民宿市場潛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放眼鄉村,民宿市場空間不容小覷
民宿最早源自英國,成名于日本,是指利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給旅客提供鄉野生活的住所。隨著越來越多人對體驗地方風情的旅游傾向增加,我國民宿市場應運而生,并且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2015年國務院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首次指出,“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等細分業態”,為我國民宿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我國鄉村民宿消費將達363億元,年均增長16%,遠高于同期國內旅游消費年均8%的預計增速”。另相較于城市民宿的發展,鄉村民宿以農田為基,文化為本,旅游為紐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文化風情讓其迅速攻占了市場。
鄉村慢生活體驗,深受游客青睞
在慢生活中體驗鄉村本土居民的生活,與當地人交流,這都是人文情懷的交流與碰撞。民宿除了能吸引一大批文藝青年的前來,還迎合了當下老年人時興的養老方式——旅游養老。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老年人越來越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他們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于“生存”二字,而是朝著多層次、多樣性以及個性化的方向發展。老年人需求的轉變帶動了旅游養老這一新鮮事物的興起與發展。對此,劉定榮提出了一個構想——構建生態旅游自養老共享體系。
“我們可以組織這些老人們團體結伴到各地體驗,周期為一個月、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我們將他們服務安排到各地的定榮家鄉村科技別墅里居住,與當地老百姓深入生活并相處一段時間,真正完整的體驗到當地的民俗民風,我們還可以組織他們感興趣的民俗活動。”劉定榮介紹說。
這種生態旅游自養老共享體系有眾多優勢,相比于傳統的購買度假村旅游的方式要更加實惠。定榮家各個地區的鄉村別墅即是共享的載體,全國范圍內隨時可選的旅游養老比定點在一個地方度假養老更符合退休老人的訴求。可以讓老人在旅游的過程中真正提高養老生活品質,讓“養老”升級為“享老”。
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打造中國美麗鄉村
定榮家倡導以家為核心的家文化理念,讓房子不再空心化,讓家庭不再空心化,讓家回歸成為幸福傳播與文化傳承的載體。發展鄉村民宿正是對該理念的踐行,人的回歸便是民宿為鄉村帶來的最大變化。城市化的推進使得不少鄉村日益成為沒落的“空心村”,民宿的興起為人口返鄉、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契機。返鄉人口成為了鄉村發展振興的有效勞動力,在家就能解決就業、照顧小孩、養老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也在極大程度上改善了鄉村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遠山有薄霧浮動,近處有農人耕種。歸園田居的樸實生活與絕美的江海景觀相比,更能安撫被城市生活挑起的躁動的心。民宿已經吹響了打造美麗鄉村與鄉村振興的號角,更多人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這也正與定榮家攜手打造中國美麗鄉村的愿景不謀而合。相信在未來,定榮家也將在旅游民宿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