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昨日,魅族在珠海正式發布魅族 16s Pro 年度旗艦,發布會地點位于珠海大劇院,在現場的正中心位置,魅族掛上了一塊巨大的橫幅——“讓產品說話”,魅族極力想通過新機證明自己并沒有掉隊。
新機搭載驍龍 855 Plus 處理器,采用 UFS3.0 閃存,后置 4800W 像素光學防抖三攝,采用全新的 Flyme8 系統,新機僅重 166g,售價方面:6+128GB 2699 元,8+128GB 2999 元,8+256GB 3299 元。
放在2019年下半年5G手機初露頭角的時間點上,魅族16sPro,既沒有k20pro1999起的售價,也沒有一加7pro的90hz屏幕,作為一臺過渡到5G的最后一臺的4G旗艦機來說,并不亮眼。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想當初,在智能手機發展最為“鼎盛”的時代,國產品牌百花齊放,幾乎每天都有新機型發布。除了華為、小米、榮耀等國產巨頭外,魅族、錘子、360手機以及聯想等其它大大小小的手機品牌相互之間你來我往,都在暗自較勁。
2009年魅族M8后,成為中國智能手機的先鋒品牌, 一機難求,火遍大江南北。2011年推出M9后,喬布斯走了,魅族創始人黃章被譽為新時代的“喬布斯”。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互聯網手機榮耀、小米的崛起,魅族遭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為了應對小米的饑餓營銷,魅族在2016年發布了14款產品,從低端、中端、高端,全面的鋪開,全方位的展開,龐大的機海戰術雖然為魅族帶來了不錯的銷量,但是也埋下了隱患。
瘋狂的發布新機,導致產品線拉的太長, 而且又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維護這些產品,雖然在數量上有進步,卻在質量方面下降,使的魅族的產品形象有很大的損害。
與高通不和,在所有機型上使用聯發科的芯片。 機型設計千篇一律,都成為了當初魅族的問題。
但最終魅族最大的問題則是出在了魅族Pro7上。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道,其實在魅族的內部,黃章始終對于魅藍系列不太感興趣,黃章真正的野心,是沖擊高端。
2017年,黃章回歸之后,白永祥力邀前華為消費者業務部CMO楊柘加入魅族,進行魅族Pro7的市場和推廣,這個建議得到了黃章的默許。而李楠則從魅族主品牌中退居二線,負責魅藍事業部。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魅族Pro7自上市起就銷量不佳,沒多久就開始降價,致使魅族現金流緊張,白永祥承擔了主要責任,“老白”從此退出魅族。
經歷了幾次失利之后,魅族徹底沉下心來,帶來了夢想旗艦——魅族16th,口碑讓整個網絡為之沸騰,包括雷軍、劉作虎、余承東、羅永浩等手機大佬的評論區都被“2698”刷屏,維持數日,供貨嚴重不足,魅族官方發布致歉公告,表示魅族16系列訂單各版本分別延期1-4周不等發貨。
而到了銷售中期,根據界面新聞的獨家報道,黃章單方面要求加量,導致了渠道壓力很大,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消化完。
高端沒能沖擊成功,中低端的魅藍又被砍掉,魅族的狀況可想而知。作為當時打造唯一可以對抗紅米Note的拳頭產品的李楠也離開了魅族。
2011年加入魅族的,因主導設計了魅族M8的UI而獲得黃章贊賞的楊顏也在2018年末卸任Flyme的工作離職。
自此江湖再無“魅族三劍客”。 企業高管接連出走殆盡。黃章不但不反思,上個月還說出了“能掙錢的就是人才,不斷虧錢的就是費財。” 的驚人語句,引發一片揶揄之聲。
再說4月份發布的16S開售價3000以上,618的時候直接降價500,2699,直接引起一波對于發售就支持的粉絲不滿。
近日,根據多家媒體報道,多位魅族員工表示,在今年6月開始,魅族進行了新一輪的裁員,其中營銷線下是重災區。魅族內部人士透露,今年魅族裁員超過30%,最后留下大概千人左右。
實際上,這已經是魅族連續第四年裁員了。
2016年初,魅族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章提出“穩增長,創利潤,挺進IPO”的目標后,魅族啟動了每年末位淘汰計劃,裁員規模從起初的5%升至10%。2017年初魅族也傳出裁員消息,有消息稱裁員幅度達25%,涉及千人,但魅族方面回應稱仍在10%左右。
2018年的春季有消息稱,魅族將會迎來一輪大裁員,裁員數量將會超過千人,魅族方面表示,裁員確實存在,但是屬于“末位淘汰”機制,裁員千人的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
同時有媒體報道,深圳最大的魅族專賣店已經變身華為專賣店。據了解,該店位于深圳華強北路萬商電器城一樓,幾個月前就已撤店,現在改成了華為專賣店。報道中稱,現在華為店里的工作人員人均為此前魅族的店員,因為專賣店效益不好,魅族才撤店,在今年3月份改成華為。
由此看來,在存量手機市場面前,留給中小廠商的生存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小。魅族要不是靠著早期的老本和國資委的救助很可能已經倒下了,現在的情況下已經不允許魅族再犯錯了。
倪叔think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