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吳連登是毛主席的家政管理員,他主要負責主席的財政工作,記錄管理每筆收入支出。包含主席個人的工資收入、稿費收入,黨費上繳、家庭生活支出、親人費用支出等。在他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主席的日常生活細節。開會喝茶都是自己帶茶葉在毛主席的觀點里,個人
吳連登是毛主席的家政管理員,他主要負責主席的財政工作,記錄管理每筆收入支出。包含主席個人的工資收入、稿費收入,黨費上繳、家庭生活支出、親人費用支出等。在他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主席的日常生活細節。
開會喝茶都是自己帶茶葉
在毛主席的觀點里,個人是個人,國家是國家。他說:如果我拿了國家的錢,部長們、省長們、村長們都可以拿。
有很多國家領導人送來禮品,一律都存放在中南海禮品庫,主席從不占為己有。他平時辦公的豐澤園菊香書屋,里邊沒有什么名貴禮品、高檔擺件、更沒有古董玉器。
毛主席說:“這些東西不是送給我的,是送給中國人民的,如果你吳連登在這個位置上,人家也會送給你的。”
毛主席愛喝茶,他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一邊喝茶一邊讀報紙。有一次去人民大會堂開會,結果工作人員忘記帶茶葉,主席開會喝了好幾杯茶。會后,主席安排吳連登交給會務人員2角茶葉錢。
吳連登說,我們和主席去外面開會,都是自己帶茶葉,從主席工資里支出記賬,個人花錢買的茶葉。
據賬目統計,主席招待來訪客人,加上他每天自己喝,每個月買茶葉支出有幾十元。
抽煙付錢,從不虧待煙廠
戰爭年代沒什么好煙,主席都是抽旱煙。遇到老百姓敬煙,他不管什么煙,接過來就點上。抽一口吐一口地和鄉親們拉家常,從不擺架子,十分親近。解放后,國內生產條件漸好,主席就吸卷煙,抽了幾年“三五”、“熊貓”牌香煙。
主席從十八歲就開始吸煙,一直到抽到八十一歲,煙齡長達六十三年。
吸煙開會、吸煙寫作、吸煙看書、吸煙寫著作,是毛主席日常工作生活的樣子。最多的時候,主席每天吸煙50支,很多重要的思想著作都是在香煙的熏染中完成。出于健康考慮,警衛員孟進鴻專門找到四川成都軍區司令員,讓他來北京開會或者送機要文件時,捎一些質量好、煙油少的雪茄煙。
對于這種改進后的雪茄煙,毛主席問過煙的價錢,再三叮囑不要讓煙廠吃虧,賣多少錢就付多少錢。
據吳連登回憶,毛主席每月支付煙錢近100多元。
生活節儉不講究
除了吸煙喝茶,毛主席在吃穿用度方面,都特別節儉講究。生活用品需要多少就買多少,不能多買浪費。在毛主席的個人賬本里,經常看到修補暖瓶、換鍋底、換鞋底、修拉鏈、修手表等的消費記錄。
飲食方面,始終保持農民的樸實簡單的吃飯風格,喜歡吃的有:大米飯拌辣椒、烤紅薯、煮玉米、苦瓜空心菜,泥鰍小魚、雞脖子,有時候喜歡摻高粱蕎麥。吃飯方面從不計較,工作人員做什么吃什么,從不提出反對意見。有時候,身邊工作人員提出意見加點菜,吃點好的。
他卻說:“吃這個很好了,很多人還吃不飽飯哩,中國不缺我毛澤東吃的”
對于身邊人員,毛主席也是嚴格要求,明令禁止。吳連登回憶說,每次和主席出門去開會,賓館提供的水果蜜餞一個都不敢吃。主席交代他們:老百姓看中南海,就是看你們這些工作人員,誰吃誰付錢,中南海的人敢吃別人一個水果,外面的干部看到了,就敢拿別人一座金山。
穿衣用度方面,毛主席的節儉令人嘆服。毛主席特別喜歡的一件棉質睡衣,整整穿了22年,縫了73個補丁。線開了縫住就行,磨破了補上就好。當工作人員實在看不下去了,要求買一件新睡衣。他說“我看還是應該節省點,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補嘛,補丁疊補丁的好穿。”
還有那件羊毛衫,胳膊肘上破了個洞,袖角開了線。警衛員說,您是國家主席,再節省也不用在乎這一件毛衣吧。主席堅持不換新的,他說,不管是誰該省就得省,一分錢不能浪費,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的,當主席不能搞特殊。
毛主席對物質生活看得很淡,工作人員給他裝修辦公室。主席回來后發現室內家具都換成新的,大為不高興。就搬到了游泳池的一間更衣室里辦公,房間狹小條件差,不適合居住。
毛主席卻說:“太小了怕什么,只要能擺個床鋪,有張桌子、有把椅子不就可以了嘛。”
人們敬仰懷念主席,不僅僅因為他是偉人,更在于他愛民親民的作風,節儉樸素的家風和廉潔自律的政風。這些風范,依然值得我們學習繼承!
@自華堂文史局 整理發布
資料來源:《環球人物》
王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