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常州三杰紀念館展廳設計被譽為“常州三杰”的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是中國近現代革命時期常州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他們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獻出了自己的一腔熱血瞿秋白紀念館瞿秋白紀念館分為紀念館和故居兩部分,故居所在原為瞿氏
常州三杰紀念館展廳設計
被譽為“常州三杰”的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
是中國近現代革命時期
常州英烈中的杰出代表
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
他們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獻出了自己的一腔熱血
瞿秋白紀念館
瞿秋白紀念館分為紀念館和故居兩部分,故居所在原為瞿氏祠堂,由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賡甫任湖北布政使時捐資修建,1912年至1916年,瞿秋白及家人在這里居住。這座保存完整的江南祠堂,粉墻黛瓦、意蘊悠然,內里陳設有瞿秋白與家人的居住場景。
旁邊的紀念館建于1999年,是一座兩層樓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館內以瞿秋白的革命事業為主線,以其生活和學識為副線,漫步館中,便可以了解瞿秋白英勇奮斗的一生,領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通過提升改造,新增“懷霜社”空間。走進“懷霜社”,第一眼就能看到瞿秋白的名言——“我總想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懷霜社”整體設計延續整體建筑中而新的設計風格,空間中“一條光明的路”充分契合秋白精神,與主體展廳互相呼應。
瞿秋白紀念館和故居門前新添一塊20米長的石刻文化墻,再現100多年前瞿氏宗祠門前廟沿河沿岸景象。
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由張太雷故居、張太雷紀念館兩部分組成。故居為一座二進三開間木結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迄今已有百年歷史。張太雷一家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于此,內里布局充斥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再現了他們一家當年在此生活的場景。
紀念館內的張太雷生平事跡展以張太雷的革命足跡為線索,陳列了濃縮著張太雷人生二十九個春秋的珍貴歷史資料。從大廳左側徐徐步入展廳,可以看到通過歷史圖片、塑像、裸眼3D、時空相機、數字油畫等多種藝術與科技表現形式再現的張太雷同志的光輝一生。
通過提升改造,張太雷紀念館此次新增了“太雷青年信仰空間”。“太雷青年信仰空間”打破了傳統游客中心僅為游客提供咨詢、功能單一的束縛,集合紅色觀影區、臨展區、文創、研究書籍銷售展示區、紅色閱讀區、休憩水吧區等多功能區域,給游客提供了一個展示、觀影、學習、體驗、購物、休憩的綜合體驗地。
惲代英紀念館
惲代英紀念館屬于兩路兩進的清代傳統建筑。建筑保持了飛檐黛瓦、羅磚粉墻、木格窗花的江南風韻,既是一座烈士紀念館,也是一座傳統文化紀念館,不僅傳承著惲代英青年領袖的光偉氣質,更傳承著延陵自古以來的水韻千秋。
整個館以“青年的楷模惲代英”為主題,采用文字與圖像相結合為主要展出形式,同時打造了模擬場景,打造出了“惲代英生平事跡展”,詳細記載了惲代英生平和革命歷程,將他光輝的一生一筆一劃,刻畫在常州人的心中。
本文由「標識庫」編輯整理,僅供分享交流
關注微信公眾號“標識庫”了解更多精彩案例
圖源:展館設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