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段時間,小九發了一篇關于高血脂疫苗的文章,在評論區有不少“糖友”表示羨慕:——糖尿病針什么時候有啊?——糖尿病患者有一天只打一次的胰島素不?——盼糖尿病疫苗盡快上市,好用又不太貴才是福音!其實小九要告訴大家,其實“糖尿病疫苗”早在一年前已
前段時間,小九發了一篇關于高血脂疫苗的文章,在評論區有不少“糖友”表示羨慕:
——糖尿病針什么時候有啊?
——糖尿病患者有一天只打一次的胰島素不?
——盼糖尿病疫苗盡快上市,好用又不太貴才是福音!
其實小九要告訴大家,其實“糖尿病疫苗”早在一年前已經有消息了。
一、我國首創!I型糖尿病治療性疫苗獲專利
患上了糖尿病,每天幾乎都是跟“藥”打交道,偶爾忘了吃藥,血糖就不受控了。
我國本次首創的疫苗,讓糖尿病患者不用再飽受每天用藥之苦,只需在患者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該藥效能維持療效近一個月,避免糖尿病患者每天用藥的麻煩。
本次疫苗的研制團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奚永志團隊表示,這項成果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也是我國全新治療性DNA疫苗領域獲得的首個國際標準“三方”發明專利授權。
它代表我國在I型糖尿病生物治療新藥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全新型治療性基因疫苗的創新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糖尿病目前還無根治方法
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當胰島素失衡,就會引起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障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糖尿病。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飲食習慣、體力活動少、肥胖、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等,都可能與糖尿病有關。
糖尿病屬于慢性終身疾病,目前人類的醫學技術還無法完全根治,對于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就是控制血糖,主要包括:教育,自我監測血糖,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
01 教育
我國許多糖尿病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危險因素認識不足,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礎管理措施,是決定糖尿病管理成敗的關鍵。
02 自我監測血糖
想要控制好血糖,必須對自己血糖數值有所了解。糖尿病友應備有血糖儀,測個學會自己使用血糖儀器,尤其是餐前,飯后的測量,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
03 飲食治療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李光偉建議,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還要注意合理飲食結構。高纖維飲食多選擇粗糧、蔬菜等食物,利于血糖和血脂的下降及大便的通暢。
04 運動治療
增加體力活動可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05 藥物治療
預防糖尿病并發癥,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還要加入藥物治療的環節。
三、糖尿病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患者提問: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停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郭曉蕙主任表示,這是一種很多患者存在的誤區。代謝異常是人體本身出了問題,我們只是通過藥物,去暫時性修復,但不能維持長期效應。輕易停藥,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患者提問:胰島素用了就戒不掉了?
部分患者寧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島素,認為一旦打了一針后就會成癮,需要終生用藥。
其實不然,藥物依賴,并非以是否終生使用這種藥物為依據。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低血糖的物質,沒有胰島素,人體不可能正常運轉,因此糖尿病患者才需要終生用藥。
患者提問:聽說運動可以降血糖?
糖尿病早期確實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改善。我們經常看到不少糖尿病友的分享,都表示運動可以戰勝糖尿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陳顯英解釋,運動能夠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和受體的親和力,并且能夠增強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達到降糖的目的。
患者提問:XX食物可以降血糖?
網絡上我們經常看到諸如“多吃山藥降血糖”、“吃XX保健品降血糖”之類的文章,但其實目前并沒有哪個科學試驗論證某樣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但我們確實可以通過某些食材,如南瓜、紫菜、黑木耳、魔芋、燕麥等,有效避免過多攝入熱量,增加飽腹感,減輕胰島負擔,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我國首創疫苗成功研制,無疑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希望未來在該疫苗的推廣下,能幫助更多糖尿病友不再飽受用藥之苦。
#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無需每天用藥,我國首創I型糖尿病全新治療性疫苗獲國際專利》.人民日報. 2019-04-02
[2]《十大頂級專家談糖尿病防治》.環球時報-生命時報.2008-05-20
[3]《海淘藥品、胰島素會成癮 十大用藥誤區你“中招”了嗎》.光明日報.2018-11-04
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