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6年,在中國綠色公司年會論壇上,俞敏洪說,對于未來的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騰訊,樂視,阿里巴巴一定會在,但是對于未來一百年中國的繁榮興旺,我認為就不一定在了,但一百年后教育一定會在,所以新東方一定會在。在俞敏洪之后上臺的馬云是這樣回復
2016年,在中國綠色公司年會論壇上,俞敏洪說,對于未來的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騰訊,樂視,阿里巴巴一定會在,但是對于未來一百年中國的繁榮興旺,我認為就不一定在了,但一百年后教育一定會在,所以新東方一定會在。
在俞敏洪之后上臺的馬云是這樣回復他的,俞敏洪這段話存在兩個邏輯錯誤,一是十年內阿里不一定在,可能三年就不在了。二是一百年后教育一定在,但新東方不一定在。
一語成讖。
去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宣布了“雙減政策”的正式落地。
這給教育中概股造成巨大的利空沖擊,“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上市融資”、“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盈利性”“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這三條將學科類補習班直接打入谷底,也讓諸多教育巨頭斥資的線上中小學教育布局化為泡影。
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在當天在教育概念股上演了一出堪比敦刻爾克的大撤退,7月24日當天截至收盤,跌幅前列的全是股價堪比跳樓式下降的教育概念股。
這突如其來的變革,讓各大教育公司來不及招架,作為教育行業的頭部品牌的新東方更是在政策的影響下首當其沖,半年過去,實行雙減的孩子們結束了雙減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試。而作為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教育品牌,經歷了半年艱難轉型的新東方,元氣還尚未恢復,頗有些日暮西山之感。
英雄遲暮
今年1月8日,俞敏洪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老俞閑話發表文章《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尋找新的方向!》,文中提到在過去的半年中,新東方的市值跌去百分之九十,營業收入減少百分之八十,員工辭退六萬人,退學費、員工辭退N+1、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二百億。隔天晚上相關詞條#新東方辭退6萬員工#沖上熱搜。
1月10日,新東方發布公告稱,近期有許多關于新東方的媒體報道,包括引用俞敏洪先生發表的個人文章,內容有關公司的業務及財務表現。公司提醒其股東和投資者,該等媒體刊物無法代表本公司的觀點,非本公司發布的資料未必能代表公司的實際情況。有趣的是,這份公告是由俞敏洪親自簽署發布的。
饒是創業路上遇到過諸多風波的俞敏洪,如今仍然說的上面臨著自新東方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一月下旬,新東方的股價不足2美元,而且還有走低的趨勢,這與去年二月股價的高點196.94美元相比甚至連零頭都不夠。
寒門貴子
2013年,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伙人》上映,電影拿下了5.38億票房,算得上當年的一部現象級的影片,盡管導演說這并不是新東方的故事,但故事的藍本出自哪,僅看電影簡介與人設都能窺探的到。但電影僅僅是電影,在開場不到兩個小時之后電影結束,結局圓滿。而真正的人生,遠比電影情節演的要跌宕曲折的多。
上世紀80年代,來自江蘇農村的俞敏洪,參加了三次高考,終于被北大錄取。進入北大之后,因為一口南方農村口音,俞敏洪被同學嘲笑,而大學四年成績平平又其貌不揚的俞敏洪也一直沒能擺脫“土鱉”的標簽,甚至大三學年還因為罹患肺結核休學一年。1985年,俞敏洪畢業,全班五十個同學,四十九個出國留學,只有俞敏洪一個人選擇了留在北大任教。
成為北大的英語老師之后,為了多賺一些錢,俞敏洪一邊在北大教書,一邊又在校外辦培訓班教學,而一年之后,因為私自在外教課違反了北大的規定,俞敏洪被北大開除,處分的結果被全校通報,如果說考上北大是年輕的俞敏洪在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時刻,那這道光卻因為這次開除伴隨著巨大的羞恥和挫敗消失了。
為了生活,俞敏洪只好把之前的副業做成了主業,俞敏洪在中關村第二小學租了間平房當教室,設立了“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外面支一套桌椅供報名咨詢。這個簡陋至極的培訓部就是后來新東方的雛形。
培訓班成立伊始,學生不多,俞敏洪就提著漿糊桶和宣傳單在大街小巷貼廣告,并且開設免費講座來招攬學生,新東方的名聲逐漸傳開。
幾年之后,新東方的學員數量發展到一定規模,俞敏洪把大學時的同學王強和徐小平招攬回國同他一起創業,說起這段往事,俞敏洪說:“在北大的時候我每天為宿舍打掃衛生,幫同學打水,一做就是四年。”
“后來他們回來了,給了我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我們回去是沖著你過去為我們打了四年水。’”付出還是會有回報的不是嗎?
后來,俞敏洪做出國英文培訓,徐小平做留學咨詢,王強做口語,互不干涉,各負其責。借著留學潮的興起,新東方把生意做得聲名鵲起,并迅速擴張,一舉成為了年營收數十億的國內最大的私立培訓學校。
2009年,俞敏洪被授予CCTV年度經濟人物,頒獎詞這樣寫道:“一個曾經的留級生,讓無數學子的人生升級;他從未留過洋,卻組建了一支跨國的‘船隊’。他用26個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離。胸懷世界,志在東方。”
在留學業務成熟之后,新東方決定進入K12領域,事實證明,這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前,這一直都是新東方商業版圖中最重要的一塊。
時代劇變
2013年,被看作中國在線教育元年,而從來商業嗅覺敏銳的新東方卻在這場較量中敗下陣來,作為當時體量最大的教育機構,盡管很早就提出了在線教育的構想和布局,但卻始終沒能在這一領域取得較好的成就。
據俞敏洪說,他真正認識到科技與教育結合的重要性是在2015年。而此時眾多線上教育機構已經開始做大做強。而2014年剛從新東方離職的執行總裁陳向東創辦的跟誰學,趁著線上教育的風口,五年時間就超越了老東家。
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新東方不斷摸索試驗,包括成立的東方優播,作為新東方在線教育的重點項目,幾年來卻一直沒法躋身行業頭部平臺的行列,俞敏洪也始終沒能帶新東方在線上教育的領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俞敏洪也不只一次的表達過對未來發展的焦慮,但彼時的新東方依然擁有全國最多的線下學校,在線上教育領域的一時失勢,尚且不足以撼動其根基。只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雙減政策”不但把線上教育的戰場夷為平地,還關上了線下教育的門
尋求轉型
新東方在線此前也發布公告稱,將停止經營內地從幼兒園到九年級的培訓服務(K9業務),終止預計于2021年11月末之前生效。這對新東方勢必造成傷筋動骨的影響,根據2021年4月財報顯示,新東方凈收入同比增長29%,主要得益于作為公司增長引擎的K12中小學全科課后教育業務的全面復蘇。而K9業務占了K12業務分布58%到73%的比重。
2021年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轉發《當一輛紅色卡車,駛向遠方》一文時寫道:“教培時代的結束,新東方已經把嶄新的課桌椅捐獻給了鄉村小學,已經捐獻近八萬套。” 在一次直播中他透露:“新東方有個規矩,如果有一天新東方突然倒閉或者突然不做了,賬上的錢必須能夠同時退還所有學生的學費,并且能夠支付所有員工的離職工資,這條規矩算是救了新東方。”
至此,已經六十歲的俞敏洪,這個教育培訓尚在萌芽便開疆拓土成為行業標桿的男人,在自己付出了半生的教培領域,體面退場。
告別教培之后的俞敏洪,一直在尋求轉型和出路,2022年1月10日,同新東方的公告一起上了熱搜的還有一個話題#新東方平均每2天成立一家新公司#,這些公司涉及互聯網直播服務,文具銷售,食用農產品銷售等。
顯然,近年來大熱的直播帶貨引起了俞敏洪的興趣,新東方內部也在積極籌備直播帶貨相關的程序,新東方相繼成立多家新公司中,其中一家公司東方優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是銷售鮮肉、禽蛋、水產品、新鮮水果、新鮮蔬菜、食用農產品、飼料、化肥、低毒低殘留農藥等。
同時,11月11日俞敏洪親自站臺的的大學生業務,是新東方保留下來的重點發展的教育業務。2021年9月底,“雙減”政策后俞敏洪首次公開演講:“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次新東方的轉型,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學業務是一個被看好的項目。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的心目中,這就是一次回歸而已。因為,新東方就是從大學生開始的自己的生命歷程。”
老實講,即使俞敏洪在這波浪潮中順勢而為,轉身離開,去恣意快活享受生活,人生也已經足夠精彩,但他顯然不喜平淡的生活。對于未來的新東方,說東山再起實在太過,青山尚在,就看俞敏洪能否找到新的領域,讓新東方植根再發芽。最后,用他寫在公眾號上的一句話作結:
只要信心在,美好的未來就不會遙不可及。
(本文由 財經十三叔 團隊原創,作者 霍緣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留言互動交流)
參考文章:
《直播圈來了新人俞敏洪》商業故事
《雙減之下的新東方》 中國經濟周刊2021.11
《新東方的陌路黃昏》中國品牌2021.10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