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健康時報齊鈺)2022年1月2日“金華開發區發布”消息,2022年1月1日浙江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對秋濱農貿市場水果5號攤位進行抽樣核酸檢測時,檢出1份樣本(火龍果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最近10日以來,除了進口冷凍肉類、海鮮等被檢出新冠
(健康時報 齊鈺)2022年1月2日“金華開發區發布”消息,2022年1月1日浙江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對秋濱農貿市場水果5號攤位進行抽樣核酸檢測時,檢出1份樣本(火龍果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最近10日以來,除了進口冷凍肉類、海鮮等被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以外,火龍果、龍眼等進口水果也頻頻“中招”。年關將近,進口食品還安全嗎?買回家后應當如何處理?
近10日多地進口水果檢出新冠陽性
除今日通報的浙江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外,據健康時報不完全統計,最近10日,已有多地近10起進口食品檢出新冠陽性。
2022年1月1日晚“永康發布”消息,2021年12月31日浙江永康市對一批越南進口的火龍果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弱陽性。
2022年1月1日,浙江東陽市對和平水果市場在售的越南進口火龍果(火龍果果皮及其外包裝)進行核酸采樣檢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弱陽性標本。
2021年12月30日晚“椒江發布”消息,浙江臺州市椒江區對臺州市農副產品集配中心(農港城)果品區第五街區B1-1-6,農港城洲俊貨貿水果批發進行例行核酸檢測時,初檢出1份樣本(火龍果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弱陽性。
2021年12月30日,安徽宿州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告,1件越南進口紅心火龍果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同批次部分火龍果于12月26日流入泗縣西關農貿城。
2021年12月30日,一批新冠核酸檢測陽性同批次產品流入浙江金華蘭溪市。蘭溪市鮮夫人果品三江路店于2021年12月19日-12月25日銷售過該批次共8箱火龍果。
2021年12月29日,安徽淮南壽縣發布通報,2021年12月28日,壽縣疾控中心對窯口鎮一份進口火龍果外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
2021年12月26日,“太原發布”提示,2021年12月24日晚,有50箱越南進口涉疫紅心火龍果(部分貨品和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流入山西太原市。
2021年12月24日,寧夏銀川對進口水果進行例行核酸檢測時,檢出2份樣本(龍眼果皮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而此前的2021年12月21日,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疾控中心在對一批報備的柬埔寨進口香蕉進行日常監測中,檢出2份樣本(香蕉及其外包裝各1份)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
“一方面,保存水果的溫度比冷凍食品溫度高,病毒在保存水果的溫度下存活時間短;另一方面,核酸檢測呈陽性,有可能是活病毒,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一定有傳染性。”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對于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采購食用進口冷鏈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也在發布會上表示,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只能說明它曾經被新冠病毒污染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消費者經采購、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報道。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進口水果一般不會造成感染,清洗之后可以放心食用,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謹慎購買境外及國內涉疫地區產品
雖然進口水果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是小概率事件,但也不可掉以輕心。12月24日,“銀川發布”發布通告稱,“兩節”期間不提倡購買進口貨品、食品,不購買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謹慎購買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和涉疫地區產品,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
在冷鏈產品選購方面,應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冷鏈食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處理冷凍冰鮮食品和包裝時,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處理后,及時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冷凍冰鮮食品應燒熟煮透再食用,生熟食品分開處理。及時清洗和消毒臺面以及廚具,可加熱蒸煮或者用75%的酒精消毒。
丁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