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年前的“聊城假藥”案沸沸揚揚,占據各大平臺的熱搜。經醫生推薦,患者服用了從第三方手中購買的抗癌藥卡博替尼后出現嘔吐,厭食等不良反應。患者家屬把剩下的藥送去藥監部門進行鑒定,藥監部門鑒定該藥屬于未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進口的藥物,按藥品管理法有
一年前的“聊城假藥”案沸沸揚揚,占據各大平臺的熱搜。經醫生推薦,患者服用了從第三方手中購買的抗癌藥卡博替尼后出現嘔吐,厭食等不良反應。患者家屬把剩下的藥送去藥監部門進行鑒定,藥監部門鑒定該藥屬于未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進口的藥物,按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該藥屬于假藥。
當事醫生表示,給患者推薦從第三方購買藥物是出于好心,自己并未從中獲利。后來經聊城公安局多方查證,當事醫生未從中獲利,行為雖是違法,但沒有構成犯罪,因此公安局也依法決定對當事醫生作出終止偵查。
但早前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秀洲區分局破獲的另一宗特大醫療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通過夸大產品的功效,把產品包裝成“抗癌神藥”銷售而從中獲利,涉案金額高達10億元人民幣。
40萬一盒的抗癌神藥竟是糖丸制造
公安機關將破獲的“抗癌產品”送檢后發現,消費者購買的“抗癌神藥”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番茄紅素以及花青素,其本質就是“糖”。
從成本來看,這些“抗癌神藥”每一粒的成本也就2塊多,即使進行包裝后,加上一些運輸成本,也就幾百塊左右,但這些包裝后的“抗癌神藥”一顆的售價卻要差不多4萬元人民幣。10粒一盒的包裝規格,一盒就差不多要40萬元人民幣。
警方在本案中查封倉庫3個,扣押假藥3千余箱,這宗假藥案牽涉到的其他相關案件2千余件,涉案金額接近10億元人民幣。
央視曝光:廁所里調配出的“抗癌藥”
2018年4月26日,楊東帶著500盒假藥前往深圳交貨,結果被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東說,自己是小學文化,外文也看不懂,之前是做手機生意,后來因為老婆患上腦腫瘤,為了盡快籌到錢,有人告訴他“加工藥品來錢快”,于是委托他在中國制藥,并給予一定的報酬。
據悉,他們仿冒的是孟加拉國的抗肺癌藥,為了控制投入,他們在東莞租了個別墅,簡單購置了設備和原料,就開始制作。楊東還說,他們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一般是先在廁所里調配原料,再到房間里壓片上色,印好了外包裝紙和說明書后,一盒市價上千的“抗癌藥”就完成了。
楊東說,他們所制的藥基本是銷往印度,但其實不止是國外,他們也有自己國內的假藥銷售網絡,而且目前來看,流入印度的假抗癌藥,也被很多中國人當成“救命藥”,吃進肚子里。
抗癌假藥利潤巨大
近年來有關抗癌假藥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和目前癌癥發病率的不斷上升,患者對抗癌藥物的需求不斷增加,正規的抗癌藥價格普遍較高,而通過低成本的制造假藥,以假亂真從中能獲得極高的利潤。這些因素的驅使下,制造銷售抗癌假藥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明顯的發展趨勢。
此外,還有通過走私一些從印度、南美洲國家的低價抗癌藥品到國內高價銷售,從中獲利的行為。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稽查處處長王有志指出,之所以假藥泛濫,主要是患者及其家屬認為從正規渠道購買到的抗癌藥物價格高,而經介紹從第三方購進一些“國外在售的抗癌藥”、“回收藥”價格較低。此外,加上誤信一些被夸大的宣傳等等,這些都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如何確認藥品真假?
不法分子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進行制售假藥的違法犯罪活動,目前仍有不少假藥劣藥在流通,對于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和藥品監管部門一直都大力打擊。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學會對藥品的真假進行辨別。
1.警惕一些夸大功效的產品。如宣稱或暗示能完全根治某些目前醫學界未有明確治療方案的疾病,一個療程終結某某疾病等。
2.沒有國家藥品監督部門的批準證明文號,或包裝上的批文號不規范。一般情況下,經過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準上市的藥品都有其獨一無二的藥品批準文號,藥品批準文號有固定規范格式。此外,這些藥品批準文號還可以在國家藥監局官網的藥品查詢欄目進行查詢,如果所購買的藥品的批文號未能從國家藥監局官網的藥品查詢欄目中查到,那么就有假藥嫌疑。
3.藥品說明書不規范。正規的藥品除了有批準文號外,其說明書的表述都需要遵從藥品法規的規范。一般假藥的說明書書寫混亂,一些專有詞匯表述不清。例如明明是中成藥,但說明書上標注的適應癥卻是西藥的寫法。
4.沒有清晰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正規藥品的外包裝或分包裝上面都會印有清晰的生產日期或保質期,而假藥劣藥通常沒有這些日期,或者字跡模糊。
5.外包裝不規范。藥品的外包裝上的藥品通用名稱和商品名稱都有印刷規范,而一些假藥劣藥為了宣傳其“功效”會把廣告性質的宣傳口號直接印在包裝上的醒目位置。
藥品是治療疾病的重要保證,而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有質量問題的藥物在得不到應有療效的同時可能還會耽誤治療。#清風計劃##癌癥離你有多遠##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 危害藥品安全犯罪的罪名確定[J]. 羅開卷.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3(03)
[2] 生產、銷售假藥罪若干問題研究[D]. 譚傳亮.西南政法大學 2013
[3] 當前我國危害藥品安全犯罪現狀及對策研究[J]. 張雍錠,段文博.福建警察學院學報. 2015(01)
[4]《廁所里調配的抗癌藥賣6000元,銷往印度?最終吃進中國患者肚里》.央視網新聞.2019-08-21
劉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