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怕到醫院看病了,藥都沒開,檢查做了一堆,好幾百就花出去了!”“醫療設備明明是醫院配置必須的裝置,就好比去修車,難道還要交扳手的錢嗎?檢查費就應該全面取消!”“醫院現在都成了賺錢的工具,開這么多檢查,就是為了從檢查費里拿提成!”.....
“最怕到醫院看病了,藥都沒開,檢查做了一堆,好幾百就花出去了!”
“醫療設備明明是醫院配置必須的裝置,就好比去修車,難道還要交扳手的錢嗎?檢查費就應該全面取消!”
“醫院現在都成了賺錢的工具,開這么多檢查,就是為了從檢查費里拿提成!”
......
去醫院看病,總是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檢查,很多人卻對檢查有著“怨言”,認為醫院的檢查過多,甚至不應該收費,各有各的理由,其實我們對醫院的檢查了解得太少,難免會有一些誤解。
一、為什么去醫院,總是要做檢查?
1、精準發現原發病
對于有不少患者抱怨到醫院看病需要做太多檢查的現象,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黃紅衛表示,這些檢查通常都是醫生在經過專業診斷的基礎上認為必要的,因為引發疾病的原因極有可能不只一種。即使出現的是同一種癥狀,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引起的。檢查項目的價格都是由國家明文規定,基本沒有“抽成”的空間,醫生要求做檢查就是為了更精準地確認病因,進行對癥治療。
2、患者的描述不一定正確,有時候甚至會說謊
廣東省人民醫院醫生張紅璇表示,由于患者可能對自己的病癥進行主觀上的判斷,因此其對病癥的描述不一定是準確的,可能會忽視一些細節、出現一定偏差,有的甚至隱瞞或者撒謊,對于診治非常不利。比如一些患者咳嗽了數月,有時甚至咳出血,他也依舊認為只是普通感冒。
再比如一些患者,隱瞞自己的疾病史或者性經歷,如果不進行進一步的檢查,醫生就會被其誤導從而導致誤診。從專業角度來看,建議做檢查是對患者的負責,也是防止漏診的手段。
二、如果取消檢查費用,會發生什么?
醫院的檢查機器不同于修汽車的工具,往往造價高昂。而且,即使是維修汽車使用的工具,其使用的成本通常也會默認結算在最后的費用里。
目前,國內的中高端醫療檢查機器大部分都是進口的,價格昂貴。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中國高端醫療設備70%由西門子等三家外國企業壟斷,國產設備則不足10%。如果取消檢查費用,醫院可能無力購買相關醫療設備。
此外,這些高精尖的設備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醫院付出了巨大的資金投入。如果取消檢查費用,醫院得不到回報,就可能會減少檢查項目。如果為了節省費用刻意回避一些相關的檢查項目,就有可能造成漏診和誤診的出現。
三、如果沒有儀器檢查,醫生是不是就不會看病了?
有的人認為,做的檢查項目多,就代表醫生能力差、不會看病,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在缺乏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傳統的“望聞問切”等簡易診斷方法當然具有價值,但同時也存在很大的誤診風險。
隨著醫療技術手段的提升,做檢查可以篩查病因,極大地有助于對疾病的判斷,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為什么不用呢?要知道在技術手段簡陋的年代,只靠醫生通過簡易診斷方法診斷,延誤治療、延長痛苦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即使做了檢查,如何根據檢查結果做出準確診斷、給出對應的治療方案等等,這些都考驗著醫生的能力,并非意味著醫生“能力不足”“什么也不用做”。做檢查,既是對醫療手段的合理利用,也是醫生對病人負責任的體現。作為現代醫學的重要手段和優勢,沒有必要放棄技術檢查。
四、醫院里常用的檢查適合查什么?搞清楚,少誤解
不同的檢測手段其實適用的情況大有不同,需要了解清楚。
1、X光片
X光可以穿過人體,通常用于察看骨骼健康。這是因為人不同組織的密度不同,所以射線通過時被吸收的量也不同,由此可以形成層次分明的半透明影像。X光影像在骨骼上的呈現比較清晰,因而適用粗略觀察骨骼情況,其優點是價格便宜、速度快、輻射低。而對于炎癥、腫瘤等問題,X光影像則難以呈現。
2、核磁共振
做核磁共振最終可以拿到的是一份立體影像,這是通過收集人體的核磁共振信號得到的。核磁共振的優點在于成像清晰,軟組織、關節骨骼等情況都能清晰地顯現出來,也不需要經歷輻射。缺點則是檢測價格較貴、檢測時間較長,準確率可能沒有CT高。
3、B超
B超可以反映出人體血液流動、肌肉組織等情況,通常用于檢測人體腹腔器官的健康。B超的優點是適用人群廣泛,價格低、時間短,可以作為常規的檢測項目。
4、CT
CT是X光平片的強化版,是在X光影像的基礎上進行斷層掃描,觀察對應部位內部的橫截面,可以篩查出體積很小的腫塊、結節等。CT的優點在于成像精細,缺點在于價格高,輻射大。
檢查作為輔助醫生診斷的一種重要手段,需要得到大家的正視和理解。在醫患關系中,建立起健康、互信的良好情感對疾病診治非常重要。多了解相關醫療知識,就能對醫生少一些誤解,多一些理解。
[1]《小病為何要大檢查?病人抱怨,醫生無奈!》.中國網財經.2018-09-13
[2]《一到醫院就讓檢查,上千塊一會功夫就沒了,醫生是不是在坑錢?》.健康plus.2020-04-14
[3]《徐實:不借助儀器設備,醫生還會看病嗎》.觀察者網.2016-12-24
[4]《21解讀|國家關注的醫療器械“卡脖子”問題,無法突破的根源究竟在哪?》.21世紀經濟報道.2021-03-10
[5]《X光、CT、核磁、B超到底有什么區別?心功能檢查別忽視這5項!》.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2020-03-20
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