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郭恩一編輯|三三下面這個畫面,必須得入選2022年度魔幻瞬間——紅衣女子激情表演起了拉丁舞,一群醫護人員被迫齊刷刷站著觀看。手舉千次測核酸,軍姿站立看跳舞。現在的一線防疫人員不僅辛苦,還命苦。全身包裹在防護服里悶一天已經不易,累死累活
作者|郭恩一 編輯|三三
下面這個畫面,必須得入選2022年度魔幻瞬間——
紅衣女子激情表演起了拉丁舞,一群醫護人員被迫齊刷刷站著觀看。
手舉千次測核酸,軍姿站立看跳舞。
現在的一線防疫人員不僅辛苦,還命苦。
全身包裹在防護服里悶一天已經不易,累死累活完了還要罰站陪笑。
這到底是感謝,還是添亂?
人傳人最快的東西,是愚蠢
只要你還在上網,就一定看過各種版本的“萌娃核酸現場跳舞感謝醫護人員”的視頻。
排隊排到跟前,家長自帶的音響一放,拿起手機拍得眉飛色舞。
音樂響起,一個娃獨自跳舞。
兩三個娃并肩起舞。
或者干脆湊齊一個小區的娃,直接上才藝秀。
同一首歌曲,同一套動作,如果說第一個自發跳舞的孩子還讓人覺得心頭一暖,那這一連串復制粘貼式的跳舞視頻,看得人那叫一個腳趾摳地。
不止這些核酸檢測人員,就連我,都得了《聽我說謝謝你》PTSD。
醫護人員上門做核酸,門一開,音樂響起,迎接人的是一個蓄勢待發的小孩。
就像想看劇得先看廣告一樣,想做核酸就必須先看一段尬舞。
大白們手里拿著試劑,不忍心打斷孩子,心里也許卻在念叨有這時間他們能多走5戶人家。
更令人無語的是,給防疫人員跳舞這事,竟然還能卷起來。
跳舞算什么,孩子們還有更多的才藝展示。
于是緊張有序的核酸現場,響起了古箏版的《聽我說謝謝你》。
你們都白天跳,那我就半夜跳。
于是年僅6歲的女孩大半夜不睡覺,凌晨苦等一小時,只為了給醫務人員獻支舞。
你猜,連夜給小區做核酸,卻被迫凌晨寒風中看人跳舞的醫護人員有多感動?
但這事兒歸根結底怪不到孩子們身上。
刨開那些自己想把孩子跳舞視頻傳上網博人眼球的人,其他大部分家長也實屬被逼無奈。
因為是學校布置的作業:必須打卡、拍照、在班級群里互相點評。
布置作業還不夠,還要組織學生在校園里也上演一出“感恩大戲”。
365度環繞拍攝,統一穿著校服的孩子們,和統一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們,都成了這場“秀”里的工具人。
這種美名其曰為“感恩教育”的場景實在似曾相識。
學生們當年聚在操場給父母們洗腳下跪,如今聚在操場給大白們跳舞唱歌。
唯一的區別可能只是現場的BGM從《感恩的心》變成了《聽我說謝謝你》。
如果說孩子和家長是被逼無奈,那么在流量的驅使下,沒有作業需要完成的成年人也開始作秀。
事實證明,愚蠢能順著網線傳染。
心里面門兒清“跳舞沒用”的大人,偏偏要裝傻去給防疫人員跳舞。
動作故意大力又夸張,最好腳下一不留神,一跟頭栽到大白們身上才有喜劇效果。
《核酸現場斗舞,特殊Battle暖心》。
想想那些困在疫情中的城市和同胞們,敢情最嚴肅的核酸現場,是你們斗舞的舞臺?
還有那種說是感謝醫護人員,結果舞蹈時只一個勁兒對著鏡頭微笑做表情的人。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門口兩位大白的無奈和心累。
以及什么《本地小美女為防疫人員獻舞》,這樣為了博人眼球的爛俗文案,簡直是對這些一線工作人員的侮辱。
奉勸這些“網紅”們,比起跳舞還不如直接跪下磕個響頭。
雖然同樣是沒啥用,但至少磕頭結束地快,能夠少給大白們制造點麻煩。
給防疫人員跳舞這事兒,不僅雞肋無用,而且早就變味了。
表面是送力量,實際是博流量。
明明疫情防控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為此辛苦付出的醫務人員,最不該淪為炒作的工具。
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感謝
有人跑去網上發問:作為防疫人員,真的會討厭別人好心來跳舞表達感謝嗎?
一位一線防疫人員站出來說出心聲:
是的,很討厭。
“我每天從早上六點半干到晚上十點多下班,需要采集幾千份核酸。期間身上的防護服要一直穿著,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不能玩手機,只能坐著或者站著不停重復動作,每天結束時累地話都不想說。”
“我只想趕緊采完,脫下又悶又重的防護服喘口氣休息一會兒。”
唱歌能讓他們開心嗎?跳舞能緩解他們的疲勞嗎?
唱歌跳舞甚至是斗舞,占用了時間和場地,不僅耽誤了后面排隊的人做核酸,也在無形中延長了這些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間。
本來現在的核酸檢測人手就很緊急,一線工作人員們往往是連軸轉,全靠意志力和責任感在撐。
但凡真心關注下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忙到甚至沒有時間正兒八經吃頓飯。
忙到沒有時間好好回家睡一覺,只能席地而睡,疲憊不堪。
這些忙的焦頭爛額,渾身酸痛的人,你卻讓他們停下手頭的工作看人尬舞?
他們心里著急,面上卻不敢拂人好意,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有苦難言。
說真的,很殘忍。
疫情已經三年,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們每天超負荷工作,不僅身體累,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他們經常在深夜和凌晨入戶檢測,還要面對某些不太配合的居民。一有緊急情況,他們就三五天回不了家,既擔心家人,也害怕自己什么時候被感染。
身體極度疲憊,精神高度緊張,還有人要打斷他們的工作,借感激之名,行博流量、博出位之事。
他們穿著沉沉的防護服,手足無措地看著本來有序的人群突然躁動,被迫站起來觀看,看完了還得鞠躬道謝……
他們做錯了什么?
放過防疫人員們吧,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欣賞歌舞,而是早早回家休息。
而且,核酸采樣點本就是高風險區域,可能出現潛在的感染者。人們本該保持一米距離,有序檢測,不要逗留。
結果現實局面是:小孩在這兒表演,旁邊還有人在做核酸,這合理嗎?這安全嗎?
工作人員、跳舞的人,排隊的人,看熱鬧的人......停留在原地的人群堵塞,無疑是增加了彼此交叉感染的風險。
當然,大眾對于一線防疫工作者的感激與敬佩的心,是赤誠熾熱的,沒什么錯。
我們看得見他們脫皮的手,口罩勒出的滿臉印,防護服的悶和沉,辛苦的汗水和不易的淚水...人心都是肉長的。
但正因如此,在“最美逆行者”、“最美大白”這些美名下,我們更應該守護的,是他們平常的工作和生活。
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該淪為作秀的工具。
我們能做的也許有限,但在如今防疫第一的情況下,一句“謝謝”真的合適又足夠。
不要去唱歌跳舞,也不要去送吃的送喝的。工作人員大多是二級防護,根本沒辦法吃喝。
真想感謝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添堵,不添亂,別為了博流量,增加他們的工作量和防疫風險。
去核酸檢測積極配合工作,采集前仔細閱讀檢測要求,不要到了跟前發現沒帶身份證,碼還沒準備好,張開嘴一堆食物殘渣...
遇到防疫人員上門做核酸,別“熱情”地讓人進屋。戴好口罩再開門,測完立刻關門,保證最小接觸,保證大家的安全。
感謝防疫人員的最好方式,就是配合工作,讓他們可以早點平安回家。
我們盼望有天大白們不再需要當大白,而可以做回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