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的文章講向大家匯報我們去昆明篆塘篆新菜市場找紅糖的情況。如果說篆塘菜市場是昆明最大的菜市場,估計沒有人提出異議,它是昆明城最有煙火氣的地方。篆塘的菜市場真正的名字叫篆新農貿市場,昆明人習慣叫篆塘菜市場。位于新聞路上的云南日報斜對面,在新
今天的文章講向大家匯報我們去昆明篆塘篆新菜市場找紅糖的情況。
如果說篆塘菜市場是昆明最大的菜市場,估計沒有人提出異議,它是昆明城最有煙火氣的地方。
篆塘的菜市場真正的名字叫篆新農貿市場,昆明人習慣叫篆塘菜市場。位于新聞路上的云南日報斜對面,在新聞路和大觀路各有一個大門。
逛菜市場對我來說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我們從大觀路上的大門進入篆塘菜市場。
大門上的字:篆塘篆新農貿市場。前面還有LOGO呢。
去篆塘菜市場不介紹一些土特產,對不起外省的朋友。
又到了吃菌子(野生蘑菇,云南叫菌子)季節,菜市場肯定少不了菌子。圖中左下角的羊肚菌,其它的都是牛肝菌。牛肝菌是我的最愛?,F在賣120元一斤(公斤,下同)左右。
可能有朋友會問:為什么拿菜葉蓋著?很簡單,保濕又保鮮!
這個叫雞樅,用來燒湯鮮美無比,也可以糊上東西軟炸,或者做成下飯的油雞樅?,F在賣1000塊一斤。
干巴菌,炒一盤,香味彌漫整個屋子,光聞聞,你就醉了。1200元一斤。
這個估計很多省外的朋友沒見過,以一種野生蜂蜜。你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在中間插一根樹枝?
這樹枝可不是人工插進去的,蜜蜂把蜂巢筑在樹枝上,采蜜人把樹枝和蜂巢一起帶回來。賣帶樹枝的野蜂蜜可信度高啊。
兩大筐老品種的黃瓜,看起來就有食欲。
西紅柿分級賣,這個方法好,主打自然熟,這老板懂整(昆明土話)!
當然少不了土產:
土堿現在很少見了,它是大理的土特產,當地人把它當胃藥、洗滌劑、發酵粉等等,作用多著哩。
大理的冬瓜糖,蜂蜜做的,很好吃,家里有小孩很喜歡吃,我們買了些。
篆塘有不少神一樣的店,已經成為一種傳說:
這家武定土雞店,一家店五位年輕人打理,四個人同時在賣,可見生意不錯,前面的兩位美女是亮點。
誰說生意難做?站出來,保證不打死你??纯慈思遥抨牰寂诺綐翘萆狭耍@是下午3點鐘哦。
這張照片故意留著拍照時間?,F在都在喊沒有流量,產品好,自帶流量。這樣的店在篆塘還有好幾家。
好啦,說回我們找紅糖的正題。
篆塘有不少家賣紅糖的,我們從大觀路的大門進去,沿著右邊一排排掃鋪面,下面一家家介紹我們看到的紅糖:
第一家:
常見的幾種紅糖都有:元寶、小碗、片糖、加料黑糖。另外還有磚糖和葉子紅糖。攤主是個很坦率的人,直接給我們說,她家的元寶、小碗、片糖、加料黑糖不是原汁糖,是加工糖。
這是紅糖行業內的說法,原汁糖就是甘蔗汁直接熬制成的真紅糖,加工糖是用其它糖為原料加工成的紅糖。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我們問有沒有好一點的原汁糖,她從里面給我們拿來這種小方塊紅糖:
我們看了外觀,覺得還可以,就買了一些這種小方塊。她說這是玉溪新平梁什么沖的紅糖,當時聽她說了這么一嘴,沒記全。
她說她還有一種葉子包著的版納紅糖,只有一塊了,是一位熟人放她這兒的,很貴。問我們要不要。拿出來一看,這種紅糖我們以前沒見過,就買了,現場忘了拍照。
我們在這家買了小方塊紅糖和版納的一種紅糖。
第二家:
大家是不是看著很熟悉?就是市場上非常常見的四種加工糖(假紅糖)元寶、小碗、片糖、加料黑糖。后面的葉子紅糖不知道怎么樣。
第三家:
這家只有元寶紅糖,一看就像加工糖,老板比較講衛生,用保鮮膜封起來。來張特寫:
第四家:
來張特寫:
這家也是元寶紅糖,棗筐塑料袋里是加料黑糖??雌饋砻黠@是加工糖。
第五家:
也是只有元寶紅糖,也是明顯像加工糖。
第六家:
這種紅糖估計很多朋友沒見過,我們也是聽說過沒見過。老板說是大理鶴慶的陀糖,具體是哪個TUO字,我們不知道,就用陀螺的陀字吧,它本身像陀螺嘛。
我們選了一陀,回家做實驗。這家只有這一種紅糖,一陀就幾十塊。據說滇西北很多紅糖都長這樣。
冬瓜糖和土堿就是她家賣的。
第七家:
加工糖三劍客:元寶、小碗、片糖。不多說了,估計大家都能看出來了。
第八家:
也是加工糖三劍客:元寶、小碗、片糖。給特寫自己看:
估計經??次覀兾恼碌呐笥炎约憾紩戳?。
第九家:
元寶、中碗、小碗,還是常見的加工糖。
第十家:
這一家就只賣小碗紅糖,寫的是巧家手工紅糖,價格比較貴,箱子里面的顏色比較黑,問了店主,說是鍋底的紅糖,熬時間比較長,顏色黑。袋子里的接近我們了解的巧家小碗紅糖的顏色。
箱子里的小碗紅糖。
老板把袋子裝的紅糖拿給我們看。價格是小碗加工糖的三倍以上,看袋子里的糖的外觀和賣價,估計應該是巧家小碗紅糖了,不知道純不純。我們兩種各買了一塊,回家做實驗。
第十一家:
這一家在新聞路大門進去直走不遠的店面,這家賣食用玫瑰花,估價很多人知道的,也有紅糖粉賣:
這是這家賣的食用玫瑰花,30元一斤。
這種元寶紅糖,大家自己判斷一下。
第十二家:
最常見的元寶和小碗,大家可以自己判斷的那種。后面的葉子紅糖不知道是不是原汁紅糖。
總結:我們在昆明最大的菜市場找到這十二家賣紅糖的(也許還有漏掉的)店家,絕大多數是加工糖。也就是用其它糖加工成的紅糖。
我們在第一家買了初步判斷是原汁紅糖的玉溪新平小方塊紅糖、版納竹筍葉子包著的紅糖;
在第六家買了大理鶴慶的陀糖;在第十家買了巧家小碗紅糖。
明天開始的四天,我們將試驗買的這四種紅糖,到底是真是假?歡迎圍觀,明天見!
金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