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個要少吃一點,容易上火!”“這兩天上火,感覺哪哪都不好了!”“最近口腔潰瘍了,估計是上火了!”......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最常說的一個詞之一便是“上火”。無論是牙齦出血、咽喉腫痛,還是嘴角長泡、眼睛紅腫,這些病癥在老百姓口中都可以被
“這個要少吃一點,容易上火!”
“這兩天上火,感覺哪哪都不好了!”
“最近口腔潰瘍了,估計是上火了!”
......
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最常說的一個詞之一便是“上火”。無論是牙齦出血、咽喉腫痛,還是嘴角長泡、眼睛紅腫,這些病癥在老百姓口中都可以被歸納為“上火”,那么,上火是怎樣引起?它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醫(yī)所說的“上火”到底是指什么
要知道“上火”,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火”。在中醫(yī)看來,人的身體里本來就有一把火,金、木、水、火、土。缺了火,生命元素就不全,人的生命也就該終結了,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并非越大越好,五行相生相克,彼此之間應保持均衡。
火弱,生命特征虛弱,證明身體有異;火旺,身體亢進不舒服,就會出現(xiàn)紅、腫、痛、熱、燥等不良癥狀。
在中醫(yī)病理學說中,火是從內(nèi)而生,成為體內(nèi)的一種病理產(chǎn)物,導致人體組織器官的各種病理變化。在中醫(yī)學說中,內(nèi)生之火,又稱“內(nèi)火”,而“上火”按中醫(yī)理論解釋則是一個人由于陽盛有余,或陰虛陽亢,或氣血郁滯,或由于病邪的郁結,產(chǎn)生火熱內(nèi)擾,導致人體陰陽失于平衡、臟腑功能發(fā)生紊亂。
中醫(yī)上,認為內(nèi)火還有虛實之分,其辨別十分復雜,而且很多時候上火者虛實兼具,因此還要區(qū)分主次。
上火,也要分清是什么“火”
發(fā)現(xiàn)牙齒紅腫,喉嚨痛,嘴角起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上火了”,要去喝一杯降火茶。但去到藥店,被藥師一問,更加糊涂了:我到底上的是哪種火?
1、心火熾盛
中醫(y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意思是心是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心火”是人體熱源的中心。心臟在中醫(yī)五行中屬火,掌管血脈運行。有心火者,會表現(xiàn)出心煩急躁、口舌糜爛、生瘡、舌尖紅等;兒童可表現(xiàn)多動、煩、急、不安等。
2、肝火旺盛
肝臟在五行中屬于木,五行中木的特點,是表達一種舒暢調(diào)達的象征。中醫(yī)有“肝喜條達而抑郁”之說,當情志不暢,可導致肝火旺盛。肝的性情最急躁,肝氣會隨肝火上升,肝火旺者往往會表現(xiàn)出:急躁易怒、頭痛眩暈、目赤耳鳴、面紅耳赤、口苦咽干。
3、胃火旺盛
中醫(yī)上講,胃是接受容納食物并進一步將食物碾碎、腐熟的器官。若是過度飲酒、吃辛辣油葷之品,就會影響胃的正常功能,當食物“積留”在胃部,就會化熱生火,導致胃火熾盛。胃火旺盛者,可表現(xiàn)為胃脘灼痛、渴喜冷飲、口臭、牙齦腫痛、大便秘結等。
4、肺火亢旺
中醫(yī)認為肺臟通過呼吸運動,是與外界接觸最密切的器官,氣候驟然變化就會給身體帶來不適應,這種致病因素可導致肺火亢旺。肺火亢旺者,時有咳嗽、咽喉干疼、吐黃痰、口干而渴喜冷飲等癥狀。
降火不當,當心火上澆油,介紹一張引火歸元的好方子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好多人一上火就想著用點清熱瀉火藥,好讓它快點過去,然而在多數(shù)情況下,這種方法往往適得其反。
就如腎的虛火,腎陰虧得厲害,腎陽就呆不住,火氣就會往外冒。虛火并不是說你體內(nèi)真正的火熱較多,它只是陽氣外泄,沒有被合理地利用起來。此時若是一瓢冷水給它澆滅,無疑會導致陰虛更甚。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滅火的同時,保住陽氣呢?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引火湯了。
引火湯出自清代名醫(yī)陳士鐸之手,方劑包括:熟地、巴戟天、茯苓、麥冬、五味子,五味藥材。
巴戟天引火歸元,可以把停留在上的火氣給它拉回來,同時它又是非常暖熱的一味藥,能夠把腎水暖起來;熟地可起到補腎陰的作用,肺屬金,在上,腎屬水,在下,麥冬和五味子降金生水,可以使身體變得濕潤。
五味子不僅能降金生水,斂肺補腎,它還能收,五味子一進到體內(nèi),就像結了一張大大的網(wǎng),可以把補進去的陰液一滴不漏地收起來。
此方適用于虛火上炎引起的咽痛、牙痛,還是口腔潰瘍,甚至是失眠、頭暈、耳鳴、三叉神經(jīng)痛等,也可用于上熱下寒者,多表現(xiàn)為頭面愛上火,但是下肢呢又冰涼冰涼的,尤其是腳和膝蓋。均可滅火保陽,引火歸元,讓火回到應該去的地方。
人體中有陰氣和陽氣,在正常情況下,陰陽二氣保持平衡,中醫(yī)認為,火可以認為是陽氣的一種,在陰液的制約下,發(fā)揮著溫潤身體的租用。因此不要發(fā)現(xiàn)“上火”就急著滅火,應該先找到“火源”,辨清是“虛實”,方可對癥下藥。
參考資料:
[1] 《中醫(yī)眼里的上火與食療》.食品指南[J].2009年9月
[2] 《上火需對癥敗火》.生活與健康[J].2012年
[3] 《上火了?介紹一張引火歸元的好方》.溫暖中醫(yī) . 2021-03-05
高同華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