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記者/史東旭編輯/孫楊3月27日7時08分,79歲的黃志發(fā)從唐山市玉田縣坐了17個小時的火車硬座到了吉林省白山市。拖著疲憊的身子站在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門前,焦急地等待著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組成的調查組工作人員的詢問,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記者/ 史東旭 編輯/ 孫楊
3月27日7時08分,79歲的黃志發(fā)從唐山市玉田縣坐了17個小時的火車硬座到了吉林省白山市。拖著疲憊的身子站在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門前,焦急地等待著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組成的調查組工作人員的詢問,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即使法官有精神病,法院依據什么認定我的無罪判決書是無效的?
因詐騙罪,黃志發(fā)曾在吉林省公主嶺監(jiān)獄服刑18年。出獄后申訴無罪,他又用了14年時間奔走在各個法院之間,換來的,是一張無效的無罪判決書以及沒見到影兒的160萬的國家賠償。這一切看起來都那么不真實,但卻真實地發(fā)生在黃志發(fā)身上。
今年3月22日,媒體報道了黃志發(fā)一事后,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即牽頭組成聯合調查組,進駐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調查此事。黃志發(fā)似乎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但他又不敢多想?!拔叶歼@么大歲數了,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還自己一個清白了。”
在白山市法院,6名來自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白山市委政法委、檢察院、公安局等部門的調查組成員詢問黃志發(fā)近兩個小時,包括黃志發(fā)對“精神病”法官郭海洋(化名)的印象及給他錢的目的,以及當年一審判決書中涉及案件的細節(jié)問題。對于無罪判決,他仍抱有希望。
另一方面,自從今年3月21日,有媒體曝光一份無效的無罪判決書出自“精神病”法官郭海洋之手的新聞后,郭便消失在媒體的視線中?!而P凰周刊》記者在白山市采訪多日,多方尋找始終沒有見到郭海洋。
但在采訪中,無論是他的鄰居還是業(yè)界律師,都對郭海洋有較好的評價,大多數人都表示不相信,也沒察覺身邊這個好好的人是“精神病”。
27日下午,坐了一夜火車的黃志發(fā)沒有休息,拎著行李,又坐上了返回玉田縣的火車。
“精神病”法官曾審判案件300多起
“我給爺爺找了兩個白山市當地的律師,結果律師受理之后沒多久,就把律師費全退回來了。”說起黃志發(fā)這些年的經歷,他的孫子黃凱說,實在沒辦法,后來我們就去北京找了律師。
今年2月底,始終不相信郭海洋真的患有精神病的黃志發(fā)和家人,在白山市公安局見到了吉林省神經精神病醫(yī)院在2016年3月18日出具的鑒定報告,郭海洋確實患有“待分類的精神病性障礙……無刑事責任能力?!?
“郭海洋在2014年6月向我出具的無罪判決書,如果他那時就患有精神病,那他當時參與審理的其他案件是不是也都無效?”黃志發(fā)說。
3月28日,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高級檢索后查詢到,郭海洋曾作為代理審判員參與審判案件300余起。一位律師告訴《鳳凰周刊》記者,并不是所有的裁判文書都會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所以這些能夠查詢到的案件并不一定是郭海洋審判過的所有案件。
這位律師也告訴記者,郭海洋即使患有精神病,但他審判過的案件并不一定都要重新審理判決,因為合議庭至少有三位法官,合議過程中,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原則,所以不會出現把他曾經審理的案件全部重審的情況。
“我去公安局查看卷宗時,白山市公安局的岳警官告訴我法院報警時,郭海洋手里有4起案子是發(fā)病期間辦的,法院報警也是這4起案子,其中就有我的?!秉S志發(fā)氣憤地說。
《鳳凰周刊》記者也兩次前往白山市公安局,門口保安幫助記者電話聯系岳警官時,岳警官都以“開會”、“沒時間”等原因拒絕接受采訪。
黃志發(fā)與吉林高院調查組見面 被問詢倆小時
“我和他接觸了3年多,從沒有看出來他有病,我認為法院是用郭海洋患病這件事造假?!秉S志發(fā)因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病,說話很喘并咳嗽不斷。
當天,6名調查組成員當面詢問黃志發(fā)近兩個小時,包括黃志發(fā)對“精神病”法官郭海洋的印象以及郭海洋借給他錢的目的等。
“當年,我到處申訴,身上沒錢,也沒有路費,郭海洋看我實在太困難曾經拿錢給我。我問過他錢是誰給的,有時候他說是自己的,有時候說是法院的,給了好幾次,大概一萬二左右,我把錢數都記下來了,不會白要他的錢,等國家賠償下來了,會還給他?!秉S志發(fā)告訴《鳳凰周刊》記者。
另外,當天調查組還針對1983年12月26日一審法院的刑事判決書中,一些案件細節(jié)對黃志發(fā)進行了詢問。
目前,黃志發(fā)堅持為自己申訴無罪和申請國家賠償的決心仍沒有改變。
媒體曝光后 法官行蹤成謎“拒絕見人”
據白山市當地居民介紹,在當地法院、檢察院工作的人大多居住在一處距離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步行10分鐘左右的小區(qū)內,郭海洋家也應住在那里。
3月24日中午,《鳳凰周刊》記者初次來到該小區(qū),詢問多位小區(qū)居民郭海洋家的住處,除了不清楚,大多數人居民也表示對“精神病”法官一事并不知情。
最終,在小區(qū)物業(yè)公司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郭海洋的家。郭海洋家門口放著一個鞋架,門上仍貼著春聯。記者剛準備敲門時,能夠聽見屋內有小女兒的說話聲,但敲門后,屋內瞬間安靜,多次敲門后,均無人開門。詢問住在郭海洋家對門的鄰居,鄰居表示對于郭海洋一家也并不了解。
記者下樓后,站在樓下向4層看去,一名男子站在陽臺上,看見記者后,離開了陽臺。當記者再次返回敲門,依舊無人開門。
當晚,記者再次來到該小區(qū),看見郭海洋家屋內亮著燈。。
3月25日16時30分,記者再次來到郭海洋家樓下,希望能夠見到下班回家的郭海洋,但等了兩個多小時后,郭海洋始終沒有出現。
“我知道他,這人看起來很正常,不像有精神病?!惫Q蟮募腋浇囊晃怀欣习逭f,她對郭海洋這個人印象很深,多數情況下來超市買東西,都是一家三口,有時他也會單獨領著女兒買東西。
超市老板回憶,和別的顧客不一樣,郭海洋從來都不計較錢,有時算賬時找零,幾毛錢的零頭他就不要對方找了;有時買東西超市老板主動提出免5毛錢時,他卻一定會給。
在購物時能夠看出來,他很愛女兒,有時孩子的媽媽說不讓買的東西,他就會偷偷和女兒說“沒事,爸爸給你買。”他有時會買一瓶12元的42度“臨江白”白酒,偶爾買煙。
不過在白山市中級人民法法院,一提起郭海洋,大部分工作人員立馬會變得警覺起來,閉口不言。
一位法警告訴《鳳凰周刊》記者,郭海洋是在他們法院工作,但想要知道郭海洋的情況,可以找宣傳處解答。記者多次前往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但始終沒有見到過郭海洋本人。
“精神病”法官在當地口碑挺好 目前仍在崗
在白山市,記者走訪多家律師事務所,這些律所的律師有不少曾受理過的案子的代理審判員都是郭海洋。但多位律師回憶起郭海洋都表示沒有太深的印象。
“都在當地生活,誰也不會向記者透露有關他的消息,畢竟都在一個圈子,抬頭不見低頭見?!币晃粡臉I(yè)多年的律師對《鳳凰周刊》記者直言。但這個事,在法律領域,很多人都知道,也早有耳聞。
一位曾和郭海洋打過交道的律師羅志(化名)說,四五年前,他在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見過幾次郭海洋。在交談中,他覺得郭海洋與常人無異,并沒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郭海洋給他的感覺是,心眼好,但是性格上有些內向,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2016年,法院報案后,他才知道郭海洋患有精神疾病。
《鳳凰周刊》記者從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宣教處得知,目前,郭海洋仍在法院正常上班。
2011年4月2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曾在當地的《長白山日報》上向社會公開工作人員基本情況,郭海洋也在其中,照片上的他帶著眼鏡、很瘦,為立案一庭科員,主要負責信訪接待工作。與黃志發(fā)近日為《鳳凰周刊》記者提供的郭海洋近照相比,并無太大變化,依舊很瘦。
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郭海洋生于1980年,大學本科畢業(yè),目前職務為審判管理辦公室法官助理。在法院內張貼的一份《2018年上半年辦公樓男干警值宿輪流表》中,郭海洋幾乎每月都要值班一次。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高級檢索后可以看到,郭海洋作為代理審判員曾經經手至少341個案件。與黃志發(fā)拿到無罪判決書的2014年6月20日同一天,有13起郭海洋作為代理審判員出具的判決書。
2014年至2018年間,郭海洋作為通訊員,還曾為法院官網和媒體提供多篇稿件并發(fā)布。
3月22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fā)布消息稱,決定會通白山市委政法委、白山市人民檢察院、白山市公安局和衛(wèi)生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赴白山市開展調查,調查結果將向社會公布。
3月27日,記者來到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采訪要求,該院宣教處處長稱,目前調查組仍正在調查此事,有關事情進展情況無法接受媒體采訪。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周刊】創(chuàng)作,獨家發(fā)布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馬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