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貪玩奶爸ONE一直以來我只喝速溶咖啡,省錢省事隨便一泡就行。我不理解什么是膠囊咖啡和研磨咖啡,更不理解為什么把喝咖啡這件小事搞得這么麻煩。可就在半個月前,一切都變了。。。一個偶然我被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貪玩奶爸ONE
一直以來我只喝速溶咖啡,省錢省事隨便一泡就行。我不理解什么是膠囊咖啡和研磨咖啡,更不理解為什么把喝咖啡這件小事搞得這么麻煩。
可就在半個月前,一切都變了。。。
一個偶然我被損友帶坑了研磨咖啡,從未知到迷戀的過程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咖啡的魅力,而我也想把這段從零開始玩咖啡的經歷記錄下來,于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
一、咖啡是怎么來的?
一杯咖啡的旅程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從咖啡芽到咖啡豆再到一杯咖啡,至少經歷了十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充滿著魔法,比如咖啡豆是怎么來的、烘焙是如何升華咖啡豆的、咖啡到底有多少種等等
1、咖啡豆來源
咖啡豆其實并不是豆,而是植物的種子。咖啡樹作為典型的農作物,進入成熟期后便結滿了咖啡果。不幸的是咖啡果的果肉并不能吃,萬幸的是咖啡果的種子卻變成了咖啡豆。
咖啡生豆經過清洗或晾曬后,再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最終研磨萃取成了口味千變萬化的濃縮咖啡。
2、咖啡豆制作過程
咖啡豆的烘焙是個大學問,不同的烘焙方式和火候,可以讓咖啡豆的口感千變萬化。比如輕度烘焙會保留更多的果香、中度烘焙會讓咖啡豆的口感豐富、深度烘焙則帶來了獨特的焦苦味道。
3、咖啡的種類
經過研磨萃取之后的濃縮咖啡,通過添加不同的調味劑,從而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咖啡。加入的牛奶、奶泡、鮮奶油、焦糖等的濃縮咖啡,足夠讓每一個人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比如清晨提神的美式、溫暖微甜的拿鐵、元氣滿滿的焦糖瑪奇朵,一定是很多人無法拒絕的味道。
·
二、速溶、膠囊、濃縮有啥區別?
速溶、膠囊、濃縮是最常見的咖啡類型,我不認為咖啡有什么鄙視鏈,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過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我想大部分人都很想知道。
如果把速溶、膠囊、濃縮打個簡單的比方,可以理解成沖劑調和的橙汁味飲料、冷凍保藏的天然橙汁、現榨現喝的天然橙汁。三者在口感、成本、樂趣的大概排序如下:
1、口感:濃縮(新鮮萃?。灸z囊(密封保存)>速溶(調和沖劑)
2、成本:速溶(無機器、條便宜)<濃縮(機器貴、豆便宜)<膠囊(機器便宜、膠囊貴)
3、樂趣:濃縮(研磨、壓粉、萃取、打泡、拉花)>膠囊(水沖、打泡)>速溶(水沖)
首先,速溶咖啡其實算不上咖啡,它只是一種咖啡味的飲料而已。為什么說速溶咖啡是“偽”咖啡呢?這是因為它采用的咖啡豆大多是被淘汰的,再加上欠缺的烘焙程度和過度的高溫萃取,自然的香醇口感被很大程度的喪失了。
只不過混合糖和奶精后,速溶咖啡的口感倒是也能說過去,偶爾喝一杯還是挺香的。因為咖啡豆、植物奶精的低成本,所以速溶咖啡的價格也相當便宜。2~3塊錢一條然后隨便一泡就搞定一杯咖啡飲料了,不過除了便宜和方便,速溶咖啡可以說沒有別的優點了。
膠囊咖啡才是咖啡真正的序幕,而不再是各種調味劑沖調出來的咖啡味飲料。采用真空包裝的膠囊咖啡,可以保持濃縮咖啡的天然營養和口感。相比半自動咖啡機和全自動咖啡機,制作過程也簡單了很多,簡單的萃取后就是一杯標準口感的地道真咖啡。
只是這種咖啡膠囊都是專機專用的,成本自然相當高,總結一個字就是貴!貴!貴!長期保存也讓新鮮程度不如研磨咖啡,口味上選擇的種類也比較有限。所以膠囊咖啡始終只是過渡,終究是邁向半自動和自動的敲門磚。
研磨咖啡是所有咖啡玩家入坑的開始,研磨、壓粉、萃取、打泡、拉花等等,每一步都充滿了學問。這種傳統和經典的咖啡制作方式,讓口味的自由度極高,徹底地還原了咖啡的原始醇香。
只不過半自動和全自動的咖啡機比較貴,限制了很多咖啡愛好者入門??Х榷贡瓤Х饶z囊便宜,所以綜合成本并不高。親手制作咖啡的過程比較麻煩,但也是咖啡愛好者的樂趣所在。不考慮氣質滿滿的手沖咖啡和簡易操作的掛耳咖啡的話,半自動咖啡機是最容易感受到親手制作咖啡魅力的方式了~
·
三、咖啡機怎么選?
主流的咖啡機類型有半自動咖啡機、全自動咖啡機、膠囊咖啡機三種,它們在入門難度、制作方式、成本性價比等方面有著各自的特點。
1、膠囊咖啡機的簡易操作適合新手入門,經過幾個月的過渡后就能甩二手平臺了;
2、全自動咖啡機作為半自動的PLUS版本,自動化程度高且操作方便,適合要求不高的咖啡愛好者;
3、半自動咖啡機位于咖啡機鄙視鏈的最頂層,DIY自由度高,口感豐富,適合咖啡發燒友和專業咖啡師。
下面我簡單推薦幾款咖啡機型號:
1、【明星同款】Nespresso C30 膠囊咖啡機
日?;顒觾r:799元
主要賣點:人民公敵趙又廷同款(還我高圓圓?。?,白色簡約外觀,顏值爆棚。19Bar高壓力萃取,完整提取。兩種杯量選擇,40ml或110ml。適用Original系列膠囊,但不適用Vertuo馥旋系列膠囊。
2、【20W+銷量】雀巢多 趣酷思 膠囊咖啡機
日?;顒觾r:860元
主要賣點:多趣酷是最受歡迎的人氣款,機身可愛小巧,放在任何角落都相當合適。萃取時間只要一分鐘就夠了,奶泡一體可以給咖啡更多創意,膠囊咖啡也能變得如此好喝。簡單易用加上咖啡大佬雀巢的背書,讓很多人無腦選擇了它。
3、【網紅爆款】東菱Donlim DL-KF5400 半自動咖啡機
日常活動價:539元
主要賣點:東菱不愧是網紅小家電制造機,這款銷量10W+半自動咖啡機,是百元級賣的最好的咖啡機之一??梢赃M行20bar的大壓力萃取,還能進行蒸汽打奶泡,特別的是中間復古的溫度表,精準控制溫度的同時,又有一種精致復古的工業風。
4、【業界大佬】德龍 ECAM23.260.SB 全自動咖啡機
日?;顒觾r:5490元
主要賣點:這款德龍是意大利全進口的,品質和做工的口碑都非常不錯。獨有的LatteCrema奶咖系統,就連初學者都能做出綿密緊致的奶泡。全自動的多功能控制面板,雙加熱模塊的鍋爐系統,讓做咖啡變得輕松又簡單。
5、【口碑爆款】飛利浦 EP3146/82 全自動咖啡機
日?;顒觾r:3999元
主要賣點:飛利浦這個品牌不光是萬金油,而且每個品類都可圈可點。它的LatteGo奶泡系統,鮮奶一秒就能變成絲絨細膩的奶泡。可以進行12檔研磨的調節,足以應對各種咖啡豆。功能豐富的菜單選項,一機暢享6種不同的美味咖啡。
6、【入坑首選】馬克西姆 馬賽 半自動咖啡機
日?;顒觾r:4280元
主要賣點:馬克西姆天生就有法國的浪漫基因,這款馬賽簡直是自然美學和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作為入坑首選,它同時具備了研磨、萃取、打泡三大核心功能,一機就能快速入坑然后深陷其中。雙鍋爐系統、雙蒸汽系統、商用58mm萃取頭,甚至受到了很多咖啡店的追捧。
7、【高端商用】惠家 KD-330J 半自動咖啡機
日常價:9580元
主要賣點:與德龍和鉑富的定位不同,惠家更注重高端機型。這款機器可以說疊加了惠家所有的當家技術,比如雙泵動力、進口泵浦等等。雙口打泡器打出的奶泡綿密細致,流量計數和實時水粉控制也能滿足高端玩家對咖啡的苛刻要求。
·
四、半自動咖啡機初體驗
我的咖啡入坑之旅要從這臺馬克西姆半自動咖啡機講起,真是TMD感謝損友的瘋狂安利了,終于讓我踏上了這條玩咖啡的“不歸路”。為什么說這款馬賽半自動咖啡機是入坑首選呢?最重要的還是3000元出頭的價格很有性價比,配置、功能和顏值都在線,作為新手入坑再合適不過了~
第一次看到這么花里胡哨的包裝,說實話還是有點小意外的,我這個菜鳥級咖啡新手的第一臺半自動咖啡機居然還有點好看。松針綠配色的主機搭配不銹鋼鍍鉻的點綴,讓這款咖啡機天生就有一種特別的質感。
里面有一本質感拉滿的雜志,好像是咖啡歷史還是宣傳冊啥的,反正我是啥也看不懂,但氣質是拿捏的死死的。比較貼心的是必備配件都送得挺齊活的,讓我這個菜鳥小白可以直接開整,不用再去查來查去費心額外置備了,nice~
3000多元雖然屬于入門級半自動咖啡機的價位,但這款馬克西姆值就值在功能全面,有些配置甚至已經越級了。比如:30檔精度的錐磨輪研磨機、商用賽級的58mm萃取頭、雙檔獨立蒸汽水泵的打泡機,這些足夠滿足制作咖啡的全部需求,也不用再額外購置其他配套的研磨機或打泡機。
馬賽的一機三用可以滿足制作咖啡的所有需求,而雙鍋爐、雙水路、雙水泵、雙流量計的配置,還能讓高級咖啡玩家找到存在感。哪怕是萃取咖啡和打發奶泡同時進行,也不會分割制作過程上的銜接感,讓它發揮空間的余量還是有的。
這臺馬克西姆咖啡機最大的亮點就是雙鍋爐了,其實這是一種雙鍋爐的雙水路系統,即兩組加熱模塊獨立加熱互不影響。一個加熱模塊用于高溫高壓萃取,另一個用于蒸汽打發奶泡,雙鍋爐雙水路可以實現獨立加熱+控溫+控流量,讓萃取和打泡可以同步進行、兩不耽誤。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臺馬克西姆半自動咖啡機,完全符合3000多元售價應有的體驗,甚至有點超出預期。尤其在3000~5000元的半自動咖啡機里,馬克西姆的絕對屬于入坑首選。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臺咖啡機,那么就是:
1000元的錐刀磨豆機+3000元的58mm賽級萃取機+4000元的雙蒸汽奶泡機=馬克西姆半自動咖啡機
·
五、如何玩轉人生的第一杯咖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開始正式的咖啡之旅之前,要先把各種配套工具準備好,并且熟悉它們的功能和作用。我這里準備了兩份清單,分別是配件清單和食材清單,整理不易,點贊收藏評論三連之后,才不會亂花冤枉錢哦~
配件清單
食材清單
對于從零開始玩咖啡的新手來說,制造咖啡的步驟可能看上去比較復雜,但親身體驗過后其實比想象的要簡單很多。制造一杯咖啡的過程分為七步,按順序依次為:
研磨出粉→布粉壓粉→試水試氣→高溫萃取→奶泡打發→融合拉花
半自動咖啡機可以完成大部分環節,但關鍵研磨、萃取、打泡的關鍵環節,很考驗手法和技術。我作為初次入坑的咖啡er,經驗和技術肯定不如咖啡高玩,但對于新手應該還是有點用的。
【研磨技巧】
研磨是把咖啡豆變成咖啡粉的過程,俗稱“磨豆子”。磨豆子的環節說起來簡單,但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有的,核心的就是研磨精度和出粉量。合適的粗細度和出粉量,可以保證更好的萃取效果。
研磨精度調節取決于咖啡豆的烘焙度,顏色深的是深烘焙,纖維質含量高,不易萃取,所以需要細研磨,反之顏色淺的淺烘焙則適合粗研磨。出粉量的多少則是由出杯數量決定的,萃取兩杯一般為18~20克,單杯為12~15克。
【萃取技巧】
萃取是把研磨好的咖啡粉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得到濃縮咖啡(Espresso)。除了半自動和全自動的高溫高壓萃取方法外,還有浸泡式、煎煮式、滲透式、滴濾式、真空式等。萃取率和萃取濃度是萃取的核心參數,對于新手來說也只能控制萃取時間的長短了。
咖啡粉的顆粒越是細膩,與熱水接觸的面積就越多,萃取阻力也相應變大,需要更長的萃取時間,反之同理。為了保證萃取率,萃取前需要對粉碗里的咖啡粉進行布粉(布粉器)和壓粉(粉錘),均勻且沒有空隙的咖啡粉也是保證萃取效果的重要前提。
【拉花技巧】
拉花LatteArt是意式咖啡的獨特表現方式,將打發后的綿密奶泡倒在濃縮咖啡上,形成充滿藝術感的圖案。拉花是咖啡入門的學問,甚至很多人認為拉花是咖啡的一切。我曾經天天研究拉花視頻,每天都練習拉花并沉迷其中。
打泡是拉花的關鍵環節, 要控制好蒸汽量、蒸汽頭入液深度和角度、打泡時間和溫度。通常需要把蒸汽頭放在鮮奶液面下1~2cm的深度,沿3點或9點方向傾斜40~50°進行打泡,讓蒸汽充分進入并充分融合。打泡最好使用全脂牛奶(非脫脂),然后提前冷藏2個小時以延長打泡時間。
·
六、四種經典咖啡的制作過程
親手制作人生的第一杯咖啡,可能是很多人想做但卻沒完成的事情。其實制作咖啡并不難,第一次上手難免因為不熟悉,然后手忙腳亂陷入混亂。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著急,多做幾杯就能熟能生巧了。如果堅持每天做一杯咖啡的話,最多一兩周就能熟練掌握了。
▼1、根據咖啡豆的烘焙度,調整合適的研磨粗細度
▼2、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一般在15~20克就夠了
▼3、用布粉器均勻布粉,然后壓實成均勻的咖啡餅
▼4、提前對機器進行預排水和預蒸汽,讓萃取和打泡的質量更加穩定
▼5、將咖啡餅萃取成濃縮咖啡,即我們經常聽到的Espresso
▼6、將全脂牛奶打泡融合,這一步有點難,需要多加練習
▼7、將鮮奶和奶泡與濃縮咖啡混合,然后加入不同的調味劑制成各種各樣的咖啡飲品
咖啡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咖啡味道也各不相同。不過不管哪種種類的咖啡,都是在濃縮咖啡里加入不同的飲品后調制而成的。這里我挑選了四種最受歡迎的咖啡種類,分別是美式、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摩卡。以前我總覺得這些咖啡只能在咖啡店喝到,現在自己會做了之后,發現自己做出的味道竟然一點不比咖啡店差,吼吼~
【1、美式Americano,濃縮+水】
美式咖啡是最簡單的了,將濃縮咖啡液加入水即可。如果加入的是冰水或冰塊,那么就是冰美式。這種美式咖啡可以最大程度的還原咖啡原始的味道,有人甚至不加水,直接濃縮咖啡Espresso入口。這種猛男不多見,我是相當佩服的。
地道的美式咖啡是不加奶或糖的,不過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奶球和咖啡糖,讓純粹的咖啡口感更容易入口。因此不存在什么美式咖啡的鄙視鏈,自己喜歡就好,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2、卡布奇諾Cappuccino,濃縮+牛奶+奶泡】
傳統的卡布奇諾是1/3濃縮咖啡+1/3蒸汽牛奶+1/3泡沫牛奶組合調制的,因為卡布奇諾象征著愛意和浪漫,“愛我別走”的愛情密語更是深受大家的喜歡,所以卡布奇諾就成了最受歡迎的咖啡類型。
卡布奇諾的味道甜中帶淡淡的苦,苦中又有微微的發甜,可謂“甜中帶苦,苦中帶甜”,正像浪漫的愛情一般。自己用真材實料做出的卡布奇諾,味道絲毫不比咖啡廳的差,起碼我覺得這杯的口感起碼值30塊。
【3、焦糖瑪奇朵Caramel Macchiato,濃縮+奶泡+焦糖】
瑪奇朵在意大利文里是“印記、烙印”的意思,而焦糖瑪奇朵的咖啡密語就是“甜蜜的記憶”。不同于摩卡濃濃的厚重感,焦糖瑪奇朵是滿滿的香甜感。細膩的奶泡與焦糖結合后,如云般柔和潤滑。
焦糖瑪奇朵是所有咖啡里的明星飲品,它濾去了苦保留了香,是一種獨特的香甜。自己做焦糖瑪奇朵同樣簡單,澆焦糖醬然后再拉花就行了,看我做的這一杯是不是很有感覺呢?
【4、摩卡Mocha,濃縮+巧克力醬+牛奶+奶油】
摩卡是最有魅力的咖啡類型,也是不少人久久揮之不去的味道?;旌锨煽肆︶u、鮮奶油和牛奶混合的濃縮咖啡,酸酸甜甜的味道濃厚立體,恐怕是最受女孩子歡迎的咖啡品種了。
具有巧克力和咖啡雙重魔力的摩卡咖啡,需要準備的原材料會多一些,做起來也會麻煩一些。不過幸好有巧克力醬和噴射奶油這樣神奇東東存在,直接買成品擠一擠就能搞定摩卡咖啡了,嘿嘿
·
七、從零開始玩咖啡的入坑感想
從零開始玩咖啡的路是一條“不歸路”,因為一旦自己動手做了第一杯咖啡,就再也喝不下速溶咖啡了。每當聞到咖啡豆滿屋自然香氣,每當看到萃取咖啡豆濃濃的咖啡油脂,每當喝到回味無窮的醇厚咖啡,真的會讓人上癮無法自拔。
一臺好用不貴的咖啡機,制造的不光是一杯杯美味的咖啡,更是每一次的陪伴和故事。希望這篇「從零開始玩咖啡」的保姆級入坑攻略,能讓我們一起從未知到迷戀,第一次去感受久違的、真正的咖啡魅力。Magic Coffee,Amazing Taste,Yummy!
金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