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東省位于華東地區,東部直插入海,瀕臨渤海和黃海,中部山地突起,泰山雄踞其間,黃河自西而來,橫穿北部平原,一路奔流入海。山東流淌著中華民族最古老的血液,也歷來是中國最為富庶的地方之一。從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到全球互聯的海洋貿易,它經歷風雨,
山東省位于華東地區,東部直插入海,瀕臨渤海和黃海,中部山地突起,泰山雄踞其間,黃河自西而來,橫穿北部平原,一路奔流入海。
山東流淌著中華民族最古老的血液,也歷來是中國最為富庶的地方之一。從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到全球互聯的海洋貿易,它經歷風雨,始終屹立潮頭。改革開放以來,山東國民生產總值始終位于中國前三。
青島
青島是這片古老大地上的閃耀新星,100多年前,青島還只是夾在山海之間的小漁村。山是嶗山,海是黃海,伴著松濤碧浪,青島開始高速的發展。紅瓦綠樹是青島的城市底色,八大關是青島城市美學的集中體現。十條道路貫穿其間,嘉峪關路,函谷關路,山海關路,用中國古代軍事關隘命名。異域風格的300多棟建筑沿路鋪開。有公主樓,還有花石樓……青島島不僅有八大關,還有八大浴場。
青島人把去海邊游泳叫做“洗海澡”,這里的阿姨們發明了一種叫做“臉基尼”的時髦著裝,防曬防海蜇,卻還意外地登上了時代雜志。
盛夏夜的青島,有兩種人,醒著的人和醉著的人。青島曾經孕育出多個稱霸全國甚至影響世界的品牌,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品牌之都”,這里有啤酒節,杯子碰在了一起,歡樂就逐漸匯成了海洋。
膠州灣大橋是世界第一跨海大橋,2003年,“膠州連接線工程”建成通車,把“上合示范區”這一國家大事真正融入了青島的“半小時生活圈”。青島將擁有更加硬核的力量和更加可期的未來。
五岳之巔泰山
天地之間,泰山被奉為五岳獨尊,他突兀于山東的平原丘陵中,中原先民們認為,那就是離天最近的地方。孔子登泰山小天下,從秦始皇開始,有12位皇帝選擇了在此封禪,以天子之名向上蒼致謝。
在一次又一次的崇拜中,泰山越來越重,越來越高,變得拔地通天,成為了超乎地理界定的文化符號。
1936年,泰山的頂峰建起了一座永久性高山氣象站——泰山氣象自然站。
2014年,在一萬多公里外的地方上,中國第四座南極科考站建成開站,它的名字叫做“中國南極泰山站” 。
無數人為了觀日出而登泰山,此刻可能是繚繞的“蕩胸生曾云”,也可能是透徹的“一覽眾山小”,其實看到怎樣的日出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身在泰山之巔。
孔子
孔府,孔廟,孔林,統稱為“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全世界有2300多座孔廟,而曲阜孔廟是其中最大的一個。2500多年前,孔子出生在了曲阜,在他死后,魯國將他的三間故宅立為廟,此后,歷經了王朝更迭,斗轉星移,孔廟并沒有被埋沒,反而不斷的擴建翻修,還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
人們用這種方式感念他,建立了仁義孝悌的精神內核。
清明這一天,無數的世界各地的孔子后裔,都會來到孔林恭祭祖靈。孔子死后,弟子在此結廬守孝,也可能就在這期間編寫了《論語》,半部《論語》論天下,儒學精神永世傳。
濟南
趵突泉有三汪翻涌的泉水,他們咕嚕咕嚕地往外吐著水,活力十足。沒想到,在粗曠的北方,也有著濟南這樣一個溫柔美麗的女子般的城市。
在濟南,有名字的水就有72處,算上沒有名字的,就有700多處。家家泉水,戶戶垂柳,濟南就有了“泉城”的美譽。大多數的泉水最終匯聚于護城河,流向大明湖。
1200年前,杜甫在這里的亭子和友人聚會“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900多年前,李清照在這里劃著小船,誤入藕花深處,驚奇一灘鷗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已經倒映了濟南上千年。
海邊煮鹽
齊魯大地的水土頗為肥美,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對于人體而言,鹽是最不可取代的。而山東就是中國原產鹽量最高的地方。
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就仰仗臨海之便,在海邊煮鹽,一邊收鹽稅,一邊將鹽邁向中原腹地,短時間內就崛起為富甲一方,雄踞天下的諸侯國。到了近現代鹽也是化工業最基本的基本原料之一,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除非海枯石爛,否則,永無枯竭之日。那一方方的鹽田就像調色盤,滋潤著大地,被陽光所照射。
壽光的蔬菜讓全國人民吃上。
章丘每年都會評出最高最好的蔥王。“蔥王爭霸賽”讓章丘的大蔥走上了網紅之路。
沂蒙山區的蘋果甜得徹底,紅得通透!
郯城麥田里聯合收割,充分利用好了秸稈,變廢為寶。
人們還會在大海上種地,大青島的海帶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島本身,150萬個浮球下面掛著三萬根繩子,每根繩子有90株海帶。
山東,有山有海,有平原,近二十年來,山東的農林牧漁總產值一直是中國第一。
渤海之眼
這位緩緩轉動的巨型戒指名為“渤海之眼”,無軸摩天輪約40層樓高,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軸摩天輪。從它的頂端遠眺,你可以看到白浪河和渤海交匯的景象。
對于濰坊的天空來說,這里的風箏越大,歡樂就越大,風箏越多,歡樂就越多。這里會舉行風箏節,有無數奇形怪狀的風箏,在這里的天空上高翔。
膠東有漁燈節,漁民們將對聯,福字貼上漁船,他們相信,紅色帶來的好運能夠保佑他們出海平安,收獲滿倉。漁燈節延續了500多年,這也是膠東人每年一度對海洋的感恩典禮。
榮成市有大天鵝,蓬萊小島有斑海豹。
這里還有浴火重生的臺兒莊古城,八種建筑風格交織,在兩平方公里的空間里。明末,臺莊閘成為了大運河從江蘇開進山東的第一道船閘,往來的商人帶來了各自故鄉的建筑設計,也帶來了“一河漁火,歌聲十里”的繁榮。
微山湖,大多數人知道它,是因為鐵道游擊隊和那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但其實微山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要水源。
夏天里,十萬畝的天然荷花粉嫩綻放,在晚上還可以看魯南的皮影戲上演。
這里還有四方圍城——東昌古城,本來只是想挖一條護城河,結果就成了護城湖。
還有2000多年前的齊長城,齊長城防備的是毗鄰的魯國,兩國對峙,但是山東卻依舊被稱為,齊魯大地。
寫給黃河
不得不說,央視的文案真的很絕[玫瑰][玫瑰]。一起來欣賞一下寫給黃河的結尾文案。
直升機正以130公里的時速飛行,在空中,陪著黃河走完最后五公里。《航拍中國》一路跟隨著黃河,帶著高原黃沙,沉淀出平原,切割出峽谷,灌溉起沃野,哺育這片土地。
黃河是古老的,難說清它形成于何時?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之時,她便就在那里塑造出我們的文明。黃河又是新銳的,160多年間,她推著海岸線,讓華北平原多出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平原。黃色與藍色的交界就在眼前。
人們終于可以誦讀,那時候最早記住的古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再次回望山東,自有中華,他便在心中。腳沾泥土,手捧海水,行尊仁禮,心向蒼穹。
跟隨著紀錄片《航拍中國》,你可以看見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可以觀賞300萬平方公里的洶涌,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歷史,這是一個你從未到達過的世界。
你印象里的山東是什么樣子的呢?或者說你去過山東,發生了哪些趣事呢?你最喜歡山東的哪一片地方,哪一種風情?評論區去一起討論吧!記得點贊加關注哦,感謝友友們支持[玫瑰][玫瑰][玫瑰][大笑][大笑][大笑]
馬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