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圖/文:百變爸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愿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呢?畢竟現在上學依然是一條最好走的路!在孩子上學之后,很多家長開始"頭疼了"!晴媽:我兒子早晚要把我氣死!寫個作業拖拖拉拉,你不催就不寫
圖/文:百變爸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愿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呢?畢竟現在上學依然是一條最好走的路!
在孩子上學之后,很多家長開始"頭疼了"!
晴媽:我兒子早晚要把我氣死!寫個作業拖拖拉拉,你不催就不寫!半天了過去一看還是一點沒動!非要等到臨睡前,才開始玩命的趕作業。已經五年級了,我該怎么辦?
芮媽:回家寫作業慢的不行,邊寫邊玩,動動橡皮,玩玩鉛筆,就是不能專心好好寫。
錚媽:定好的計劃從來沒實現過!開始幾天還好,過幾天就忘腦子后邊去了,管不住自己!我們一直告訴他,寫完作業就能玩,要求也不高啊!他怎么就記不住!
控訴起孩子們的種種"惡行",我估計讓父母親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父母都希望孩子自律,也知道孩子的學習好習慣要在三年級之前養成。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怎么就那么費勁呢?
探究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在網上搜索下"自律"會出現各式各樣的雞湯供你"品嘗"!多數是在強調自律是成功的前提以及自律的重要性!
這樣的說辭,當然沒錯!但是自控力差,不是孩子的錯,是你對孩子的意志力有過高的預期!
自律,需要很強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抵制外界的誘惑!每一次抵制誘惑對于孩子來說,都是一次能量消耗。耗盡自己的心力,自律也就無從談起了。
舉個例子:你計劃每天讀書一小時,一個月讀完一本書。當你忙完家務,哄睡孩子,發現已經快10點了。強迫自己拿起書,感覺自己好困。你的內心,肯定開始糾結了,你需要強迫自己抵御"想睡覺"給你帶來的誘惑!如果,你今天沒有完成既定的讀書計劃,那么,你會怎么想?
"算了吧,今天有些晚了了,明天一定要早一點!""今天工作比較累,明天吧!"當你發現時間越來越少,計劃好像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強烈的無力感向你襲來,進而自我攻擊:"我要是早一點開始就好了。好像哪天都不輕松,我好難啊!我做事就是沒長性,我要是堅持下來,早就XXXX"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體驗感受。
你愿意經常有這樣不好的體驗感受嗎?
我知道你可能明白了:自控力差,或者說做事情拖延,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防御機制!是為了盡可能避免讓我們自己經歷"不好的體驗"。
當孩子做事情的速度達不到你的預期,你指責孩子的時候;當孩子面對困難,一次次被挫敗的時候,無力感和挫敗感也會侵襲到孩子!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青少年發展專家德瓦旭希·杜塔(Devashish Dutta)指出:大腦中前額葉皮質負責理性思考的部分,這部分的發育程度會在17歲左右達到一個高峰,接下來,發育進入緩慢狀態,直至25歲左右完全成熟。
自控力,這項復雜又高級的精神活動,自然是和大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父母親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首要目標是要讓孩子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感覺!
幫助孩子體驗成功
當孩子在進行某項任務的時候,父母親要注意到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盡可能減少誘惑性因素的出現。
例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爸爸在看電視,或者,邊陪孩子寫作業,邊玩手機。孩子的書桌上放著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在制定計劃的時候,父母親可以給孩子提建議,拿主意。但是一定要賦予孩子完整的選擇權,一定要是孩子自愿的,而不是被強迫的!這樣的計劃,才有可能被執行。
當孩子遇到某些困難,無法完成,父母不要過分強調意志力!應該首先詢問孩子自己的感受:你怎么了?你感覺有些難過是嗎?沒關系,媽媽(爸爸)在你這個年齡也和你一樣,讓我來幫你一起解決好嗎?
孩子需要的不是指責和高大上的道理!他需要的是你的幫助和解決辦法。
當天的計劃完成度較好,一定要及時的給與孩子肯定。這種積極的反饋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明白"我可以做到"!
舉個例子:如果,你可以像短視頻里的服務員一樣,用點菜單開酒瓶,那么你一定不會錯過在朋友面前的表現機會!因為這會讓你獲得到別人羨慕的眼光和稱贊!這種獲得感,是你堅持練習的動力和希望。
寫在最后
自律使我更自由;自律的人生有無限可能;自律的人都很成功……
我更愿意相信,是人類追逐快樂的天性,使我們更愿意體驗成功帶來的獲得感。當成功變成一種習慣,會促使我們更自律!
混跡教培圈15年的“老油條”
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學在職研究生
專注婚姻與親子關系
關注我,持續獲得心理向育兒知識
@百變爸媽
只要思想不掉隊,方法總比困難多!
養育孩子是父母親的自我修行之路,在養育過程中,你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
延伸閱讀:為什么你的孩子愛玩游戲,卻不愛學習?(深度剖析)
分享出去,做一個價值的傳遞者!?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
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