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寫在前面:好久沒寫煙標了,今天手癢推一篇。為了避嫌,本文中所涉及煙標牌號大多為1985年以前出品,大部分早已停產,僅供賞鑒而已。除年代界定外,本文所載煙標以直式軟標為主,未涉及卡標、橫標等其他款式。1949年5月16日,江城武漢解放。地處武
寫在前面:好久沒寫煙標了,今天手癢推一篇。為了避嫌,本文中所涉及煙標牌號大多為1985年以前出品,大部分早已停產,僅供賞鑒而已。除年代界定外,本文所載煙標以直式軟標為主,未涉及卡標、橫標等其他款式。
1949年5月16日,江城武漢解放。地處武漢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分公司和南洋漢口煙廠被軍管會接管,兩家業務合并到位于今天武漢硚口仁壽街128號的漢口煙廠主廠房共同辦公。1949年8月22日,煙廠恢復正常生產,除生產“茶花”、“小長城”等老牌號外,還推出了兩款新牌號。其中之一,取名為“大公雞”。
大公雞(1949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出品)
“大公雞”目前所見的最早煙標圖案以白色為底,一只紅色的雄雞正引吭高歌,一輪紅日從地平線冉冉升起,光芒四射,寓意“一唱雄雞天下白”。“大公雞”自問世以來,除了某些特殊時期被迫停產以外,一直是武漢尤其是農村市場的暢銷牌號,直到1993年才停止大公雞平煙的生產。“大公雞”歷經多次換標,每次換標都與當時的國家形勢息息相關,所以,今天我們講武漢的老煙標,就選擇“大公雞”串聯不同的各個時期了。
寫在中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武漢各大煙廠經歷了多次合并,最后才整合為武漢卷煙廠。在合并過程中,有些老牌號消失,也有些老牌號被繼承,本文所載煙標,盡量以使用該牌號時間早晚為第一考量,除“大公雞”外,各牌號煙標僅出現一次。
雙雄并生:英美煙公司和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雖然早在明泰昌元年(1620年)就有江西移民把煙種從福建莆田帶到了黃岡一帶開始種植煙草,但武漢并不是中國土煙的傳統種植地。到了清末,美國紙煙公司沿長江推銷舶來卷煙,漢口開始成為舶來卷煙的主要傾銷口岸。到了1902年,漢口成為了長江中游一線最大的煙葉集散地,漢正街絲煙店吸引了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煙商紛紛來漢,其水路交易額幾乎可以與上海相抗衡。
從1903年開始,英美煙公司的舶來卷煙從上海溯江而上,直達漢口。1906年,英美煙公司不再滿足代理商模式,直接在漢口開設廠房,成了英美煙公司漢口制煙廠,簡稱英美六合路煙廠。1908年,六合路煙廠正式開工投產,成為了武漢乃至整個華中地區最大的煙廠,主要生產“紅錫包”、“雙刀”、“美傘”、“紫金山”等傳統牌號。
1911年,英美煙公司正式組建漢口分公司,并在硚口鄒家街組建了一座占地面積達44畝煙葉倉庫,擴大在武漢三鎮的卷煙行銷力度。最興旺的時期,英美煙公司的六合路煙廠以及后來由倉庫擴建的漢水煙廠產量占了武漢地區卷煙年產量的四分之三,占據武漢煙草市場的統治地位。
就在英美煙公司在武漢開疆拓土的時候,一個本土煙草企業也將目光停在了武漢。1914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產品正式進入漢口市場。1921年,一座五層大樓在漢口后城馬路拔地而起,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分公司正式成立。1924年,簡玉階正式提出要在漢口設立分廠的設想,并于1925年8月20日正式動工興建。1926年,漢口煙廠落成竣工。漢口煙廠從建成的那天起,就受到英美煙公司的打壓,直到1934年8月1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煙廠才正式開工投產。開工之初,漢口煙廠僅生產比較低級的“千秋”、“金斧”兩個品牌。
1938年6月武漢淪陷之前,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煙廠將重要原材料、機器等遷往重慶。10月,漢口煙廠生產和營業完全停頓,工人遣散。武漢淪陷后,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煙廠和頤中(英美)煙草公司兩家煙廠均被日軍征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漢口煙廠又重新回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手中,并于1946年3月14日恢復生產。
諸廠爭鋒:西南各家煙廠挺近武漢
1944年12月18日,頤中(英美)煙草公司兩家煙廠均被盟軍飛機炸毀。戰后,在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重新接收漢口煙廠的時候,頤中煙草公司因廠房被毀等諸多原因一直未重返武漢。但武漢的煙草市場卻并沒有因為頤中的放棄而變為南洋兄弟的一家獨大,反而卻呈現出一種群雄逐鹿的事態。
在抗戰時期,為了解決大后方卷煙市場品種匱乏、供應不足等問題,大量煙廠選擇在西南地區設廠生產卷煙。抗戰勝利后,受限于西南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本地煙葉不足、交通不便等諸多問題,很多大后方的煙廠選擇在武漢重新開廠。1946年8月,重慶華福卷煙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的華福煙廠在漢口正式開工。同年12月,貴州南明煙廠在漢口開設的漢口南明煙廠經過8個月的興建,也正式登陸大武漢。
華福煙廠雖然在武漢設廠,但其主要銷售市場還是放在了重慶。開工兩年后,因市場銷路不暢、原材料價格上揚等諸多因素,1948年7月,華福煙廠結束生產,工人遣散、機器運回重慶,煙廠正式關閉。華福的關閉,使得大批卷煙工人失業,就在這個時候,一家從西安遷到武漢來得卷煙廠接收了他們。這家煙廠,名叫宇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紙煙廠。
注:關于宇宙紙煙廠的小故事,可以看看我以前的作品↓
老煙標:一組5060年代的老品牌 從未生產過宇宙牌香煙的宇宙煙廠
“圓球”是宇宙紙煙廠在武漢正式投產后推出的第一個牌號,據說創意來自其老板王凌源。最初的時候,王凌源給這個牌號定名的是“地球”,后來可能是考慮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已經有一款“地球”了,所以才退而求其次,改為“圓球”。從1948年問世以來,“圓球”一直深受中、低層消費者喜愛,42年來從未中斷過生產銷售。1960年,宇宙卷煙廠并入南洋漢口煙廠后,南洋兄弟漢口煙廠繼承了”圓球“的牌號,直到1990年停產。
除了這些大后方遷來的煙廠外,在武漢周邊的黃陂長堰、陂安一帶,還有一家由鄂豫邊區開設的大達煙廠。大達煙廠開設于1942年冬,初時只是一個小型的煙絲煙紙廠。1943年3月,在大達絲紙廠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大達煙廠。經過幾年的生產擴充,大達煙廠發展成為了一個有五個獨立核算單位、職工400余人的大型手工煙廠。1946年,因解放戰爭形勢需要,大達煙廠職工疏散,工廠被迫停工。1949年12月,大達煙廠在武昌熊廷弼路正式復工。
1950年3月至1952年9月期間,通過租賃、投資、購買等形式,先后收購、合并多家煙廠,生產機制卷煙,稱湖北省國營大達煙廠。
從1946年到1949年5月,武漢地區的機制卷煙廠最高峰時達到了四十余家。1949年下半年后,武漢地區的卷煙廠數量開始大幅度縮減,到武漢解放時僅余24家,其中真正開工的僅有10家。武漢解放后,雖然煙廠數量出現過小幅上揚,但到1950年6月,正常開工生產的只有南洋、宇宙、南明、興漢、美華、大達、美達、大成等8家。
從三足鼎立到一家獨大
剛才說了,截止到武漢解放之時,武漢機制卷煙廠還有24家。到了1950年1月,這個數字到了26家。為了便于管理,充分發揮卷煙設備的利用率和技術潛能,合理使用勞動力,國家對于卷煙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關閉、合并和調整。對于武漢地區來說,合并和調整,主要是圍繞著南洋、宇宙、大達和漢口四家煙廠來進行的。
大達煙廠
1949年12月復工以后,大達煙廠隸屬于湖北省供銷合作社。從1950年3月到1951年10月,大達煙廠先后收購了大中興(含新華和源達)和天益等煙廠的廠房、設備和員工。1952年8月,美華煙廠宣布解散,機器設備并入大達煙廠。同年9月,大達、長江、寶龍三家煙廠完成合并重組,撤銷長江、寶龍兩家煙廠,原大達煙廠更名為大達第一煙廠,長江煙廠(原美高美煙廠)并入寶龍(原私營寶龍煙廠)后更名為大達第二煙廠。
1955年12月,大達煙廠并入宇宙煙廠,正式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并入宇宙煙廠后,大達煙廠部分牌號完成了轉移,如偉大、城鄉等。
漢口煙廠
國營漢口煙廠的前身是我們剛才提過的漢口南明煙廠,1951年11月,中南供銷合作聯社收購南明煙廠,將其更名為中南供銷合作聯社漢口煙廠。1954年,大行政區撤銷,漢口煙廠的隸屬關系轉為武漢市生產合作聯社,不久又轉隸武漢市工業局,正式成為地方國營企業。
1955年12月20日,公私合營興漢煙廠并入國營漢口煙廠。興漢煙廠創建于1946年10月,自投產以來,一直沒有停工歇業過,但產量卻逐年遞減。新中國成立后,興漢煙廠再經歷了解放初期的駐步不前之后,生產經營得到了迅速發展。1955年3月,興漢煙廠申請公私合營,10月正式改組為公私合營企業,12月并入國營漢口煙廠。
1958年5月16日,國營漢口煙廠并入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煙廠。漢口煙廠曾經出品過10余個牌號,并入南洋漢口煙廠后,大多數牌號均被保留了下來。
宇宙煙廠
1950年4月,宇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紙煙廠被軍管會接收。軍事接管后,宇宙紙煙廠95%的官股被接收,基本確立了其公營經濟性質。在1951—1955年期間,宇宙煙廠陸續合并了永益、久華(包括美華)等私營煙廠;1955年12月,大達煙廠整體并入宇宙煙廠。1960年4月,宇宙煙廠并入南洋漢口煙廠。
“華山”和“潼關”都是宇宙紙煙廠的前身西安泰豐的牌號,遷入武漢后保留了下來。
“新華”這個牌號本來是美華煙廠的牌號,后面美華并入久華后繼承了“新華”牌號。久華并入宇宙后,“新華”牌號保留了下來。新華牌卷煳歷經四廠生產,最終成為南洋漢口煙廠品牌體系中的重要一員。1988年,“新華”牌號停產。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煙廠
1951年2月,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制造廠改稱公私合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制造廠。從1958年至1960年,南洋漢口煙廠先后合并宇宙煙廠和國營漢口煙廠,成為武漢地區唯一一家機制卷煙企業。1964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制造廠正式更名為公私合營南洋煙草公司漢口卷煙廠。
這款煙標是“大公雞”的第一次改版,此時正值第一個五年計劃,大公雞的背景換成了工業廠區,象征著工業生產蒸蒸日上,一派繁榮景象。
開篇的時候我們說過,1949年8月南洋漢口煙廠復產后,推出了兩個新牌號,一個是“大公雞”,另一個就是“珞珈山”。
“長江”是原來國營漢口煙廠的牌號,1958年5月16日,國營漢口煙廠并入南洋漢口煙廠后,“長江”牌號并入南洋漢口煙廠并一直傳承到武漢卷煙廠。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大橋”因此創牌。1995年,“大橋”牌號停產。
“長城”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1928年4月18日創建的牌號,創牌初衷是為了抒發“五卅慘案”發生后抵制洋貨、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精神。1946年起,“長城”牌號開始在漢口生產,除牌號外,開頭添加“大”、“小”、“簡”等字。1958年,正式直接以“長城”牌號面世。
這是“大公雞”牌號的第二次改版,這次改版發生在1957年以后。隨著國家對于農業的重視,大公雞的背景由工業廠區變成了旭日東升時耕種的農田。
從漢口卷煙總廠到武漢卷煙廠
1963年,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成立后,南陽煙草公司漢口煙廠劃歸鄭州分公司管理,鄭州分公司管轄中南、西北地區8省20個煙廠。1965年11月,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成立漢口卷煙總廠,統轄湖北、湖南兩地區,下轄南洋漢口煙廠、襄樊煙廠、長沙煙廠、常德煙廠、郴州煙廠等五家煙廠。
“游泳“是1967年十年期間的產物。當時,原傳統品牌白金龍被認為是具有封建色彩的商標,不準生產,需要重新尋找品牌替代。而武漢是老人家多次暢游長江的地方,為表紀念之意,因此以游泳牌名取代白金龍名稱。其中有一種卷煙盒片上還印有詩詞:“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1968年11月27日,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撤銷后,漢口卷煙總廠相應撤銷。漢口煙廠劃歸武漢市第一輕工業局管轄,正式定名為武漢卷煙廠。
“東湖”創牌于1960年。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之一,武漢卷煙廠以此命名,并以此湖作商標圖案,充分表達武漢人得天獨厚的欣喜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圖案畫面為湖中亭臺樓閣,岸邊楊柳依依,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
“風光”牌號創牌于1977年,是一款加入煙草薄片替代煙葉原料生產的卷煙品牌,體現那個年代“變廢為寶”的精神,1984年停產。
“紅菊”是武漢卷煙廠于1971年設計生產的第一個外香型品牌,1987年停產。
“紅雙喜”是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老牌號,初創于1928年。解放后,上海卷煙廠重新申請了該牌號的獨家使用權。1986年11月13日,武漢卷煙廠與上海卷煙廠簽署“商標使用許可協議”,重新開始使用“紅雙喜”牌號。本文1985年以后的煙標,僅此一款。
輝煌牌卷煙系武漢卷煙廠第一個出國參展品牌,也是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指定生產品牌。該品牌由鄭州煙草研究所開發設計于1959年,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指定的廠家來進行生產。直到1964年,武漢卷煙廠才以“輝煌”牌號申報出國參展,并于1969年正式生產上市。據說“輝煌”煙生產的時候需要使用專機專人操作,產量從來就沒上去過。
“金松”是武漢卷煙廠為出口創匯而研制生產的第一個混合型卷煙品牌,1976年創牌。從1981年起,“金松”停止出口轉為內銷,1993年停產。
“乒乓”是1972年武漢卷煙廠為我國開展“乒乓外交”而設計的品牌,1986年停產。
“星火”創牌于1971年4月,其商標設計及名稱都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圖案畫面由窯洞、寶塔、火炬組成,取“星火之火,可以燎原”之意。
“永光”是武漢卷煙廠為與鄭州黃金葉煙競銷而開發設計,創牌于1971年6月。
最后,我們再看看“大公雞”。
可能很多人問了,說了這么半天,怎么沒有黃鶴樓呢?黃鶴樓創牌于1928年,南洋漢口煙廠開工后,曾經生產過中、低檔的黃鶴樓,但常年擠壓賣不出去。1938年,黃鶴樓突然在襄河一帶火了起來,可沒多久,南洋漢口煙廠就關門停產了。抗戰勝利后,南洋漢口煙廠復工,但未恢復黃鶴樓卷煙的生產,解放后也一直未加工生產該品牌卷煙。直到1983年4月,武漢卷煙廠才決定再次生產黃鶴樓。不過,我今天給大家看得不是1985年以后的黃鶴樓,而是30年代的黃鶴樓。
好了,就寫到這了。
注:本文部分橫版煙標選取自《中國老煙標圖錄》(2001年版),數據來源《武漢市志》。
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