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華養鳥史上千載,講究的不光是“鳥兒”本身,這養鳥的配件也是一門大學問。倘若您提溜起一張鳥籠,外出和鳥友們公園茶館會面,這會的第一面,可不是籠子的鳥,最先進入養鳥人視線的,必然是各自手里的這張鳥籠。老北京和老天津衛的資深養鳥前輩,瞧一眼您這
中華養鳥史上千載,講究的不光是“鳥兒”本身,這養鳥的配件也是一門大學問。倘若您提溜起一張鳥籠,外出和鳥友們公園茶館會面,這會的第一面,可不是籠子的鳥,最先進入養鳥人視線的,必然是各自手里的這張鳥籠。老北京和老天津衛的資深養鳥前輩,瞧一眼您這籠罩和籠子高低,就知道您這籠里擱的什么鳥,瞧一眼您手里的籠鉤兒,就知道您這鳥養的講不講究。
亮開了罩,露出了鳥,鳥友們在賞鳥之余,更多的關注點,可就在您這籠的一整套配件上,看看這食罐兒,摸摸這頂蓋兒,瞅瞅這籠條兒,再把玩把玩這籠鉤兒,這接下來的話茬子算是開啟了。籠具是鳥迷們的另一種精神寄托,可能現在很多年輕的養鳥人已經慢慢對籠具不再講究了,那小編用句現代化的語言說說鳥和籠具的關系吧:
“一只好鳥就好比是輛好車,而這籠具的考究,就好比是人們愿意花大價錢去裝飾改裝自己的好車。一只好鳥好比是一所房子,這籠具的選擇,就是裝修和布置。”
所謂“好馬配好鞍”,人們對籠具之所以會如此講究,也是同理。現在隨著生產的進步,鳥籠和籠具的產線都實現了自動化,開始變得廉價和通用,但作為鳥類作者,還是想把前輩們經過百年時間總結的籠具的講究,跟大家推廣一下,畢竟作為祖上流傳下來的知識,養鳥人即使不去遵循古法,也可以做一個大概了解,同時在選購籠具的時候避免被欺騙。
全文共計3300字左右,閱讀時間8分鐘,建議收藏后閱讀。現在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來領略一下我們鳥文化在籠具上的體現吧。
鳥籠分類:南派北派各有千秋
第一講,咱們就先說說這鳥籠的大體分類,不算畫眉籠黃雀籠繡眼籠這種小分類,從最原始的外形和工藝上來講,鳥籠分類主要分“南派鳥籠”和“北派鳥籠”。
現在隨著文化逐漸被的同化,已經越來越難分辨一張鳥籠究竟屬于南籠還是北籠了,倒推30年,南北鳥籠的差異還依舊非常明顯。南北派鳥籠這個分類出現于清朝,主要由于當初的旗人養鳥有南北之分,遂有不同鳥不同籠之分。
南鳥更偏向觀賞外形,北鳥更偏向打斗鳴叫,例如北方的畫眉紅子百靈,南方的沉香芙蓉白玉。所以鳥籠也漸漸往兩個方向發展:北派鳥籠大氣樸素,在八旗子弟貝勒爺們手里,更顯我國的大國風范,以天津的津籠為代表的;南派鳥籠小巧精致,外形多變,蘇州鳥籠可以代表,最廣為人知的應該算是南方的繡眼籠了。北派鳥籠多為直上直下圓筒狀,平頂居多,南派鳥籠多為四方外形,也不乏亭型樓閣型等新穎復雜的輪廓。
其實最正派的南派鳥籠,仔細觀察就發現它并不是正四邊形,而是頭部略窄下方略長,似一方官印,所以又叫“官印籠”。山東濟南的鳥籠名匠榮進世老師,借鑒了南籠的精致巧雅和北籠的端莊大氣,創造出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官印籠”,也算是鳥籠文化逐漸南北同化的一個表現。
所以在這里可以給各位鳥友們簡單說一下您如何分辨一張正兒八經的南北派籠子,也在您日后的選擇上避免被忽悠。
北籠挑選要首先挑材質,裝飾為次要。南籠裝飾和雕刻為主要,材質倒是其次。其他細節因為篇幅實在有限,就不再此說明,讀者們學會初步挑選和辨認南籠北籠本文目的也就達到了。
優秀的籠具制作流程有講究
肯定不是隨便一根木頭竹子拿來就能做籠子使,那樣的屬于流水線粗制濫造,一張好籠的材質,從頂級往下排,常見的依次可以分為掐絲琺瑯、小葉紫檀、黃花梨、紅酸枝和竹子(多用四川毛竹或楠竹,這個不是重點),前三種籠子距離我們平民養鳥比較遙遠,更多的是收藏價值,一般也不當“養籠”用,都是富家子弟們當“逛籠”用,主要是顯擺。
大多數養鳥人的籠子都是竹子的,這也無所謂高級還是低端。我們先介紹一下一張好的手工鳥籠,所用到的竹子都經過了什么流程。
此工藝制作的鳥籠,相連的各個部位互相咬合成一個緊密的整體,結實耐用,美觀精細,黃褐色的鳥籠在經過把玩之后,顏色逐漸變深,呈現紅中透亮的狀態,和大家講的“盤手串”一個道理。鳥籠挑選要切記一點:選擇合竹的鳥籠,即四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統一的竹子本體顏色。在這里要科普一下“合竹”工藝到底是什么。
選鳥籠基本功,先學會如何避免選錯劣質鳥籠
鳥籠選擇上的講究不是三言兩句就能介紹完,在此篇文章有限的篇幅內,不能教會鳥友成為分辨鳥籠的大師,但一定要讓各位學會最基本的一個技巧:如何避免選購劣質鳥籠。
市場上的鳥籠從幾十到上千不等,有小作坊的產品也有名家手筆,更不乏有不良商家用劣質鳥籠冒充名家之作高價出售給愛好者,所以如果鳥友們想購買一個物有所值的優質鳥籠,在這里要教大家一些判斷方法。
關于鳥籠,據史料記載出現于唐朝,目前市面上還在流通的鳥籠,最久遠的也就是到清朝。大多數的老籠,現在都已經作為收藏用了,而且鳥籠文化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此篇文章介紹鳥籠制作和選擇上的講究,本意并非讓鳥友們學習這種奢侈的養鳥作風,只是希望大家對鳥籠文化有了解,也讓那些有意選購高檔鳥籠的人們,學習如何避免上當,如何分辨鳥籠好壞。@青云計劃
更多養鳥文化和觀賞鳥飼養知識,會在以后的文章慢慢更新,知鳥知史,不要忘記關注哦。
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