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1年,全球局勢風云變幻,新冠肺炎病毒還在不斷進化,德爾塔讓全世界聞之色變,但隨后,是更厲害的“毒王”奧密克戎。一次次懷揣希望,一次次被失望打敗。這就是現實。無奈封鎖,不得不放開,被迫又再封鎖,很多國家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疫情。經濟在此起彼
2021年,全球局勢風云變幻,新冠肺炎病毒還在不斷進化,德爾塔讓全世界聞之色變,但隨后,是更厲害的“毒王”奧密克戎。一次次懷揣希望,一次次被失望打敗。這就是現實。無奈封鎖,不得不放開,被迫又再封鎖,很多國家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疫情。
經濟在此起彼伏的疫情事件影響下,經濟延續緩慢復蘇走勢。國內經濟整體穩步發展,煤炭、鋼鐵等行業去產能帶動鎂生產所需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鎂價因此震蕩走高。
生產情況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不完全統計,2021年1-11月中國共產原鎂約為82.30萬噸,其中陜西地區累計生產約為50.39萬噸;山西地區累計生產約為17.94萬噸;內蒙地區累計生產約為4.18萬噸;其它地區累計生產約為7.19萬噸。
出口情況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中國共出口各類鎂產品37.18萬噸,同比增加18.11%,累計金額12.43億美元,同比增加66.12%。其中鎂錠共出口21.42萬噸,同比增加31.33%;鎂合金共出口8.71萬噸,同比增加2.59%;鎂粉共出口6.11萬噸,同比增加11.70%。
國內價格走勢回顧
2021年,國內鎂價觸底反彈,震蕩走高,受煤、硅鐵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驅動,今年以來,國內鎂價呈持續上漲走勢。從年初的1.4萬元/噸,一直漲到9月份的7萬元/噸。1-6月,鎂價穩步上漲,6月底,價格為2萬元/噸;7月份后,鎂價快速上漲;進入9月,受榆林地區實施能耗雙控措施的影響,府谷地區全面停產,導致鎂價上漲進入瘋狂模式,9月下旬,最高跳漲至7萬元/噸以上,較2008年歷史高點上漲89%。在隨后的日子里,便跌宕起伏,全年日均價波動范圍在14350元~72000元/噸,這種巨大的價差歷史罕見。
2021年鎂市8月中旬之后,市場場波動較為頻繁,且波動幅度較大。如果說年初鎂價的觸底反彈為恢復性反彈,之后價格出現的幾次波動走勢則是受原料漲價、夏季檢修,同時能耗雙控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影響,對鎂價走勢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國家發改委重磅文件:《堅決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發布,榆林市政府加大能耗“雙控”,對神府地區部分用能企業實施限產、停產等調控措施。其中,涉及主產區鎂廠約40余家,據了解,隨著相關文件落地,大部分鎂廠面臨50%的減產情況,個別鎂廠預計將暫停生產。這一舉措,歷史罕見,對于國內鎂錠市場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伴隨著能耗“雙控”政策的出臺及發布,供應端工廠迎來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
2021年引起鎂價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
原料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原料價格大幅上漲是持續推高鎂價的主要因素。2021年,硅鐵價格大幅走高,由年初的7000元/噸上沖至最高19000元/噸價位,受榆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蘭炭廠家開工收緊,供應低位。上游煤炭需求旺盛,價格持續向好,蘭炭成本支撐走強。下游電石供應延續緊張,價格穩中有漲。蘭炭的價格從由年初的600元/噸上沖至最高2056元/噸價位,近一年累計漲幅高達342.66%。
硅鐵價格的上漲是直接推漲鎂價。目前的大環境是節能減排,2030要做到碳達峰,而硅鐵生產是冶金過程,主要排放物是二氧化碳,是碳達峰的首要限制或者退出的行業。所以這次內蒙古2021年出臺限制措施,增加電費30%,抑制硅鐵生產。這是國家大趨勢,誰也不可阻擋,而且限制措施會越來越嚴,后續2022年依舊增加電費50%,逐年增加,這對具有自備電廠的鄂爾多斯公司是大利好。即使這里,我測算,電費占比硅鐵成本65%,鄂爾多斯公司按0.01元/每度上交調節費,也要增加40元/每噸。很多要被迫漲價或者關停。
能耗雙控政策預期加重,陜西地區隨著限產政策落地,供給大幅減少(榆林、府谷地區涉及硅鐵廠家已全線停產);隨著硅鐵供給減少,價格上漲,鎂價格也隨之上調。2021年硅鐵價格的持續強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鎂價走高。2021年煤炭價格的暴漲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也直接導致原鎂生產成本飆升,受此影響鎂價出現持續上漲走勢。
金屬鎂市場伴隨“能耗雙控”政策落地,9.20-9.21日陜西地區金屬鎂企業陸續全部停產,作為金屬鎂主產區,市場供給占比約在60%,對市場產生嚴重影響。
人為因素推高價格。2021年7、8月份鎂價的大幅上漲有一定人為因素影響。當月國內鎂需求穩中有增,廠商產量普遍不高,有工廠檢修使得產量進一步下降,月中的一波集中采購大幅推高鎂價,出現了3天上漲3000元/噸的情況。弱平衡市場下的供應量縮減直接導致價格大幅上漲,加上一些炒作因素影響,今年9月份鎂價漲至7萬多歷史高點。
伴隨著能耗“雙控”政策的出臺及發布,供應端工廠迎來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主產區大部分鎂企50%產量受限,目前市場惜售心理空前嚴重。9.16日,府谷地區工廠大幅上調報價,且實單價格隨時調整變化,當日報價從40000元/噸一直報到42000元/噸,且成交陸續有跟進。面對驟變的市場,國內外需求端客戶,一方面對后市有嚴重恐高心態,同時又不得不高價剛需備貨,鎂價再次創新高。
截至2021年年底,陜西地區廠商主流報價48000元~48500元/噸,山西地區廠商報價48500元~49000元/噸,寧夏地區廠商報價48000元~48500元/噸。
出口方面,出口價格與國內鎂價走勢相當。2021年FOB價格呈震蕩上行走勢,年均價8218美元/噸,全年日均價波動區間在2300美元~11830美元/噸,年最低點在年初的2300美元/噸,最高點在2021年9月份的11835美元/噸。出口方面鎂價表現不如國內價格搶眼,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國內市場正逐步成為鎂消費的主場。
截至2021年年底,國內部分廠商、貿易商出口報價在FOB 7890美元~8120美元/噸。受中國鎂價大幅上漲影響,2021年歐洲市場各報價同樣呈現上漲走勢。
英國金屬導報(MB)鎂錠價格從2021年初的2520美元~2580美元/噸上漲至2021年底的7890美元~8120美元/噸;美國金屬周刊(MW)的歐洲自由市場價格由2021年初3月的2550美元~2625美元/噸上漲至2021年底的7930美元~8160美元/噸;歐洲戰略小金屬鹿特丹倉庫報價由2021年的2490美元/噸上漲至8100美元/噸。
2021年,全球經濟在諸多因素影響下震蕩前行。2022年,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風險與轉機并存,低增長態勢或將延續。雖然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全球經濟溫和復蘇的步伐或仍將繼續前行。
從地區發展來看,中國對鎂的消費量約占全球消費量近半數份額,中國所在的亞洲區域已逐步成為全球鎂消費量最大的地區,鎂價大幅上漲,工廠盈利水平提高,廠商增產和重啟現象增加,尤其是陜西地區,因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且具備規模化優勢,產量增加幅度較大。
“十四五”時期,社會經濟發展仍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無論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必須以“綠色發展”作為一系列建設的前置要求。企業需要配合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不斷加強自身環保升級、改造,讓鎂真正成為綠色金屬。
展望“十四五”,受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做大國內市場、提振內需將更加緊迫。從產業層面來看,“十四五”時期有三大領域將成為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引擎式”新增長點:一是電動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產業化普及;三是互聯網-物聯網線上線下融合對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
疫情背景下,國際社會對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議題的關注也與日俱增,為實現更可持續和更加包容的經濟增長,許多國家加大對綠色經濟的投入力度,重視綠色轉型和低碳經濟發展,以減少氣候風險對全球帶來的沖擊。2022年以及更遠的未來,綠色轉型都將是推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文/木易)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