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按:美的空調曾多次因涉嫌虛假宣傳問題而引發爭議。夏日炎炎,空調銷售進入了旺季,而每年的618無疑是空調行業最好的沖量機會。耗電量作為消費者選購空調的重點考慮因素,各大廠家也在促銷大戰中紛紛打出節能牌。近日,來自廣東佛山的消費者馮女士向《消
■按:美的空調曾多次因涉嫌虛假宣傳問題而引發爭議。
夏日炎炎,空調銷售進入了旺季,而每年的618無疑是空調行業最好的沖量機會。耗電量作為消費者選購空調的重點考慮因素,各大廠家也在促銷大戰中紛紛打出節能牌。
近日,來自廣東佛山的消費者馮女士向《消費者報道》反映,她618當天在美的官方商城小程序花費6297元購買了3臺1.5匹空調,讓她詫異的是,幾天后卻意外發現產品購買頁面的宣傳文案由原來的“一晚低至1.2度電”變成了“一晚低至1.8度電”。在詢問客服后被告知,1匹是1.2度電,1.5匹是1.8度電。
對此,美的官方商城客服表示,可給予20元的補償,遭到馮女士拒絕后,又稱最多可申請300元的補償。
對于上述型號空調產品宣傳頁面的參數設置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消費者補償方案的設定依據,以及以實驗室耗電量數據作為宣傳賣點的做法是否合理等問題,《消費者報道》于6月30日向美的空調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消費者報道》就此咨詢了資深律師,他表示商家對于空調的性能(省電性能)在6.18購物節前后作出了不一致的商業宣傳,足以引起消費者誤解,并且對其在競爭中形成了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具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已然構成虛假宣傳。與此同時,商家此舉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圖片來源:美的官方商城
一晚低至1.2度電變1.8度電
馮女士告訴《消費者報道》,今年6月18日,她花6297元在美的官方商城小程序上購買了3臺型號為KFR-35GW/N8VHA1的空調,購買前自己特意對比了同樣價格的兩款1.5匹產品,在看到其中一款產品宣傳文案為“一晚低至1.2度電”后,便選購了目前所購的產品。
令人詫異的是,幾天后,馮女士意外發現,該款空調的產品宣傳頁面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一晚低至1.2度電”變成了“一晚低至1.8度電”。
困擾馮女士的還有發貨問題。7月份的廣東,酷熱難當,而馮女士的空調還沒到貨。
就上述問題,馮女士向美的官方商城的客服咨詢,卻被告知“1匹是1.2度電,1.5匹是1.8度電。”客服還稱,可給馮女士20元的補償,遭到拒絕后,又稱最多可為馮女士申請每臺補償100元,三個訂單合計300元的補償。
關于發貨問題,該名客服人員表示,KFR-35GW/N8VHA1目前顯示缺貨,要先等貨倉庫那邊回貨后,才能安排發出。預計7月15日左右發貨,具體以發貨時間為準。該名客服人員還稱,當時產品頁面已經標明了“部分地區7月15日發貨”。
馮女士則回憶,在購買空調之前,自己并不知道要在7月15日才能發貨,付款后客服也從未提及。而且客服后來說的產品頁面上有標注的部分地區,但也并未標明具體哪些地區。
馮女士告訴本刊,自己是有需要才購買了空調,現在天氣炎熱,十分難熬,況且等到7月15日才可能發貨,夏天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6月30日,《消費者報道》通過瀏覽馮女士提供的產品購買鏈接頁面發現,目前“一晚低至1.8度電”的耗電量數據宣傳文案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夜間模式可使用ECO模式,低至1.8度電”及“全天宅家可選擇舒省模式,低至4.3度電”。同時附有小字標注“耗電量數據來源于特定工況實驗室檢測計算結果,實際使用效果因環境不同可能與實驗室數據存在偏差”
對于發貨問題,宣傳頁面有小字標注“熱銷補貨中,預計7月15日左右發貨”,已刪除此前的“部分地區”文字顯示。
實際上,不止馮女士遇到了發貨難題。《消費者報道》檢索黑貓投訴平臺發現,6月15日,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6月初在美的官方商城購買的空調長時間不發貨,買的時候顯示有貨,付完款之后客服卻稱是預售,倉庫無貨。該名消費者抱怨,如果早知道沒貨,自己就不會下單。現在大夏天正是急需空調的時候,希望可以馬上發貨。
美的客服隨后回應稱,該名消費者購買的是商品是預售產品,預計6月20日左右發貨。
6月23日,美的商城客服聯系該名消費者表示貨已到倉,等倉庫上架后會安排發出。但后來又打電話稱無貨。
或構成虛假宣傳
對于上述型號空調產品宣傳頁面的參數設置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消費者補償方案的設定依據,是否存在為增加618銷量而有意隱瞞缺貨情況,以及以實驗室耗電量數據作為宣傳賣點的做法是否合理等問題,《消費者報道》于6月30日向美的空調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消費者報道》就此咨詢了資深律師,他表示,虛假宣傳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出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虛假信息,導致客戶或消費者誤解的行為。
商家對于空調的性能(省電性能)在6.18購物節前后作出了不一致的商業宣傳,足以引起消費者誤解,并且對其在競爭中形成了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具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已然構成虛假宣傳。與此同時,商家此舉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至于以實驗室耗電量數據作為宣傳賣點的做法是否屬于夸大宣傳,律師表示,只要商家明確給出該數據是實驗室數據以及實驗方法,數據來源,就不構成夸大宣傳,因為每個消費者的使用環境都是難以統一的,實驗室的數據來源可以給消費者作出一個參考意見。
截至發稿前,美的空調與馮女士并未就事件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對于馮女士維權事件的后續發展,《消費者報道》將繼續關注。
多次因涉嫌虛假宣傳引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報道》梳理發現,美的空調曾多次因涉嫌虛假宣傳問題而引發爭議。
2013年6月,美的“一晚1度電”空調節能概念突起風波,被指使用實驗室數據進行宣傳廣告,“一晚1度電”節能空調在實際使用過程無法真正達到“1度電”,所采用的實驗室數據遭到質疑并引發爭議。
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總裁吳文新對此回應稱,目前市場上,不管是電器產品還是其它品類產品所宣傳的數據,普遍都是引用實驗室的測試數據。國家及地方的技術質量監督部門抽查產品的時候,也是送到相關國家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測試的,依據測試結果進行判斷的,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方式。
2011年6月,因宣傳內容用詞夸張,涉嫌虛假宣傳,江西撫州蘇寧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所銷售的美的空調等產品遭工商部門調查。執法人員發現美的空調某些產品的宣傳內容令人懷疑:美的空調自稱該產品“6大全球優勢成就變頻王者、2010年冷凍年度空調內外銷售冠軍、2009年度最佳使用滿意度品牌”。
美的系“618”全網總銷售額破160億
屢陷虛假宣傳爭議的背后,是美的空調亮眼的銷售業績。
據美的集團公布的戰報,美的系在2021年“6.18”大促期間全網總銷售額突破160億元,除了在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的家電銷售中排前,還發展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渠道,在拼多多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30%,全網直播引導成交總金額近23億元。
根據美的集團今年4月發布的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美的集團空調業務1212.15億元,比格力多了30多億元,這意味著美的首次全年在格力核心的空調業務上超越格力。
此外,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空調行業零售市場占有率上,美的在線上和線下都保持領先,份額分別是40.11%和33.18%,高于格力的33.01%和29.9%。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