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華民族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源遠流長,受“死者為大”思想的影響,殯葬業逐漸發展為厚葬的習俗。老人忙了一輩子,死后若不給到相應的喪禮,不受到鄭重的對待,人們會覺著對不起死者,家屬也會被扣上不孝的帽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殯葬業逐漸出現了殯葬服
中華民族殯葬習俗和殯葬文化源遠流長,受“死者為大”思想的影響,殯葬業逐漸發展為厚葬的習俗。
老人忙了一輩子,死后若不給到相應的喪禮,不受到鄭重的對待,人們會覺著對不起死者,家屬也會被扣上不孝的帽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殯葬業逐漸出現了殯葬服飾文化、公墓文化、殯儀館建筑文化等,品類繁多。
人們為什么會對殯葬文化如此重視?也是出于孝道。
在人死后,家屬對死者的花費不再縮手縮腳,都顯得很大方。人們覺得這樣才給了逝著一個體面的葬禮,也是對他最后的尊重。
這也給殯葬行業的天價收費,滋生了思想的溫床。
前幾天,一則38,000元的天價殯葬費新聞上了熱搜。
據報道,市民鄧先生的愛人2月中旬在家中離世,家人將她的遺體送到了家附近北醫三院的太平間暫放。
三天后要火化,等家人去太平間取遺體繳費時,頓時驚呆了,家屬被告知要繳納38,000元的喪葬費!
遺體只在太平間放了三天,卻要繳納38,000元的喪葬費,這費用實在高的離譜。
一張殯儀服務項目收費確認單上顯示:一個尸體沐浴SPA項目收費5990元;一件壽衣收費6800元;鮮花花床3800元;供飯要600元;
供飯這個項目簡直讓人嘆為觀止,人已經去世了,不知道是如何吃飯的,但人家卻硬生生標價600元。
還有強買強賣的項目。殯葬文化里有摔盆這一講究,但根據客戶所在地的習慣風俗而言,這個項目不是必須的。
鄧先生女兒說,自家沒有摔盆那個習俗,但殯葬公司說不行,必須要有這個項目。這簡直是強買強賣,一個盆售價600元,不知道這天價的盆是用什么材質做的?難道去往陰間地府的盆和我們平時用的盆不一樣?
鄧先生對記者說,愛人生前生活一向節儉,沒想到去世后卻遭遇如此“厚葬”,這讓他很不能接受。
無獨有偶,市民鄭女士也同樣遇到了天價喪葬費一事。3月份的時候,鄭女士的婆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三院去世,尸體暫放在醫院的太平間。
三天后,當鄭女士及家人想帶走婆婆的遺體火化時,被要求支付2萬多元的喪葬費。當時家人情緒低落,只想著盡早將遺體火化,便向醫院交了2萬元。
里面包含:5990的感恩致孝費、800元的鮮花引路費、3000元的綜合服務費等……
近年來,天價殯葬費的現象屢見不鮮,再加上各地墓地的價格也很高,人們紛紛抱怨死不起。
《權力的游戲》里有一句臺詞:凡人皆有一死,讓死者體面風光的離開,是親友最后的希望。
為了讓家人走的體面,給天價喪葬費滋生了溫床;為了讓死者在那邊住的舒服,又產生了天價墓地。
由于墓地的價格很高,有公司甚至推出墓地按揭貸業務,讓人不禁感慨壓力太大,活不起也死不起,活著要還房貸,死了還要還墓地貸。
據報道,墓地業公司的毛利高達79%。因占地面積小,單價高,毛利率高等特點,墓地業成為殯葬業中最大的子行業。
如北京六環外的某陵園,0.2平方米,售價3.2萬元,折合約16萬平方米。
上海浦東新區某陵園,以最便宜的花壇葬價格測算,墓地價格達到25.8萬平方米。
難怪很多網友直呼:這價格比活人住的房子還貴!
一直以來,殯葬行業不是很風光,看似是一個不起眼的行業,但背后的暴利是你無法想象的。
殯葬行業發展至今,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殯、葬、祭等環節。主要有殯儀服務、遺體處理、墓地服務、其它產品銷售及服務四大部分。
近些年,殯葬行業亂象叢生,服務項目讓人眼花繚亂,費用價格不透明,還多次肆意妄為的漲價,一小塊墓地更是高達幾十萬,讓老百姓著實買不起。
在中國,殯葬服務業是受政府高度監管的行業。十幾年前,殯葬業部分向市場放開,隨著民營資本的介入,殯葬行業“一條龍”服務大規模涌現,出售壽衣、骨灰盒,承接遺體轉運、靈堂布置等,都是一條龍服務的內容。
由于火化服務由國企完全壟斷,其實一條龍服務并不完整。
一般來說,殯儀館價格最高、其次是太平間,最后是一條龍。由于同樣的商品存在不同的價格,很多顧客會轉向一條龍服務。
雖然國家出臺過明確的規章制度,對殯葬業的價格有嚴格規定:殯儀館基本服務的收費標準由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按照非營利原則,根據財政補貼情況從嚴核定。
但對于那些沒有嚴格定價的服務,則成為行業利潤的主要來源。
向上述鄧先生收到的那些天價殯葬項目中,只有部分納入到政府定價目錄,剩下的絕大多數費用是根據不同習俗衍生出來的項目,只能是市場調節價,并無具體要求與具體價格。
北醫三院太平間殯葬服務屬于醫院自己管理,然后外包給個人,不屬于民政局直接負責。
由于行業封閉的誘因,導致整個行業的信息不對稱;由于老百姓“死者為大”的思想,出于孝道,想著人只死一次,應該厚葬,這也給天價殯葬提供了漲價的空間。
此次的天價收費,都出自一家公司:北京天堂祥鶴殯葬服務有限公司。
這家涉事殯葬公司到底什么來頭?
據了解,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17日,注冊資本500萬,經營范圍包括:殯葬禮儀服務、遺體搬運存放服務、墓地安葬服務等,還能零售殯葬用品。
除北醫三院外,這家公司還向其他醫院提供過相關服務。
令人驚訝的是,此公司還在2017年成為第六屆中國殯葬協會會員單位。
在會員中心公示的:北京市殯葬行業自律公約中明確提出,會員單位經營過程中,凡涉及收費項目的,要在服務場所醒目位置寫清楚服務條款和須知。
此次,該公司違反了這條規定,實施名目繁多的服務項目且肆意亂收費,這種行為讓人憤怒。
天價殯葬費事件曝光后,北京市政府非常重視。
據悉,北京市全面排查醫院太平間外包情況。同時,北京市民政局擬對該公司沒收違法所得并從重處罰。北醫三院對外包也存在監管不當的問題。
下一步,北京政府將研究制定管理醫院太平間服務的政策措施。
看到這樣的新聞簡直讓人大快人心,殯葬業的天價確實該從無人監管、肆意漲價的狀態變為有力監管、價格透明的趨勢。
相信這一愿望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就能實現。
如何避免陷入天價殯葬費的陷阱?
一、政府部門應該破除阻力,來一次殯葬行業的大改革,規范殯葬行業價格,讓價格回歸平價。
幾十年來,殯葬行業亂象叢生,收費亂象屢查屢犯,屢犯屢查。一直在治理,卻從未被根治。
其根本原因,筆者覺得一是國有資本壟斷后,不允許降價而降低收益率。
要降價,殯儀館第一個不同意。目前,殯儀館屬于國企,對火化這塊業務基本處于壟斷地位。壟斷后造成的一家獨大,價格虛高現象,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目前,我們殯葬服務價格主要分三種。
一是政府定價,涉及遺體接運、存放冷藏、火化等基本服務。
一種是與基本服務相關的服務收費,如遺體化妝、遺體防腐等,實行政府指導價。
利潤空間最大的是第三種,即殯葬用戶與殯葬公司協商確定的個性化服務,如一些惦念,祭祀服務和用品等,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
像上述兩個例子中的天價項目,壽衣、鮮花花床、沐浴SPA等,統統歸為第三類,市場指導價。
市場指導價是經營者自主指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一般來說,政府不能干預。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只要客戶能接受,也沒什么。
慢慢的,就給漫天要價滋生了溫床。有人說,這些人毫無底線可言,連死人的錢都要賺。
確實是這樣。
此次天價殯葬費曝光后,希望政府部門能重視起來,改革殯葬行業頑疾,統一價格指導,規范殯葬行業價格,尤其規范第二類和第三類價格,將價格控制在合理空間內。讓老百姓真正能死的起。
第二、大家要轉變傳統觀念,應從之前的“薄養厚葬”的觀念中跳出來,變成“厚養薄葬”。
喪葬文化在我國淵源流長。俗話說,人生在世,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因此,中國人對生死格外看重。
死者為大,人們覺得厚葬才是對死者的重視,也證明了自己的孝。
在這樣的思想下,人們即使遭遇天價殯葬費,很多人也會忍氣吞聲,畢竟人只死一次,讓人死的體面,比什么都重要。
在我國一些地區,老人生前得不到好的照顧,死后卻花費巨大,著實風光了一把。家人因為厚葬老人也落得個孝順的好名聲。
但子欲養而親不待。
老人在世時,好好照顧他比什么都強,死了,一切從簡。
近年來,很多人主張喪事一切從簡,不占用資源,希望海葬、花葬。從塵土中來,歸于塵土,回歸大自然。
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殯葬行業的高價亂象一定會慢慢緩解。
另外,享受服務之前,了解價格,明確價格后再去選擇相應的服務,這樣也會避免陷入高價的圈套。
總之,殯葬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也是我們老百姓都會有需求的行業。希望在政府的管理及指導下,在百姓思想的轉變下,殯葬行業的高價能盡快恢復正常,真正讓人能死的起,給死人以尊嚴。
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