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特殊人群在醫學上特指老年人、妊娠期(孕婦)、哺乳期、嬰幼兒、腎功能不全與肝功不能的人群,他們分別是在年齡、生理狀態或臟器功能等方面存在特殊情況,因此,在使用中藥時有不同的注意事項。#清風計劃#1、老年人的中藥使用老年人因為年齡增大,各臟器的
特殊人群在醫學上特指老年人、妊娠期(孕婦)、哺乳期、嬰幼兒、腎功能不全與肝功不能的人群,他們分別是在年齡、生理狀態或臟器功能等方面存在特殊情況,因此,在使用中藥時有不同的注意事項。#清風計劃#
1、老年人的中藥使用
老年人因為年齡增大,各臟器的組織結構與生理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與代謝。
大部分老年人都具備的一個中醫特點是體虛,因此對于老年人表虛自汗、陰虛盜汗者禁用發汗力較強的解表藥;實熱證、津血虧虛者忌用溫里藥。
很多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因此,在服用降糖藥物時忌與甘草、人參、鹿茸或含有甘草、人參、鹿茸的中成藥聯用,如培元通腦膠囊(含甘草、鹿茸)、益心通脈顆粒(含人參、甘草)、活血通脈片(含人參)等。因為甘草、人參、鹿茸都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以促進糖原異生,升高血糖,與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消渴丸、阿卡波糖和胰島素聯用可以產生抵抗作用,降低降糖效果。另外,避免與阿司匹林合用,否則,容易提升胃粘膜出血風險。
老年人使用某些中藥時,要酌情減量,如阿膠、熟地黃、玄參,因其質地滋膩,容易導致胃脘積滯;甘草、大棗、炙黃芪因甘味過重,容易使用人氣壅中滿;黃芩、黃連、黃柏因苦寒之性過強,容易傷及脾陽;以上藥物均不宜用量過大及長期服用。
2、孕婦的中藥應用
很多孕婦因擔心藥物毒副作用,出現疾病也不用藥,這是弊大于利的,比如孕婦出現感染性發熱,體溫每上升1℃,胎兒導致畸形的概率增加20%(與發熱持續時間、胎齡也有關系),因此孕婦用藥是在所難免的。
中藥的妊娠禁忌在《中國藥典》中已明確規定,網上資料也很多,因此在文中就不再贅述,中成藥的使用主要看說明書【禁忌】和【注意事項】項下的注明。某些含有乙醇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舒筋活絡酒等)孕婦忌用。
3、哺乳期患者的中藥應用
哺乳期患者使用中藥主要是考慮藥物吸收后可能通過乳汁分泌而進入新生兒體內。藥物使用原則是乳汁中藥物濃度大于或等于乳母血液中濃度時盡量不要服用或用量要小,而對于乳汁溶度小于乳母血液濃度的藥物有些也要注意,如復方甘草口服液(含可待因),雖然在乳汁中分布的量少,但是因為哺乳量大,新生兒對這類藥物敏感度高,最好不用。
4、嬰幼兒的中藥應用
嬰幼兒因為機體處于生長發育過程中,不論在臟器、肌膚、津液等各方面都存在柔弱不足,因此選擇藥物時宜用量輕,用藥性輕清的中藥。嬰幼兒脾氣不足,消化能力差,用藥時宜考慮增加健脾和胃的藥物,如山藥、山楂、陳皮、神曲、麥芽、雞內金等。
小兒體質屬“純陽”,因此熱病偏多,且肝常有余,這才容易出現高熱抽搐、驚風等癥狀。因此,在治療小兒疾病如外感病邪時,因考慮增加平佐息風的蟬蛻、鉤藤、僵蠶、地龍等。
小兒機體發育較快,身體和肌膚旺盛,這時不宜濫用滋補之品,否則容易使機體陰陽失衡,傷及臟腑氣機,尤其長期或大量服用一些具有性激素樣作用的中藥如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靈芝等,可引發性早熟。
5、腎功能不全患者的中藥應用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臟器,大部分藥物的排泄都要經過腎臟,如果腎功能出現障礙的患者,在使用某些具有腎毒性或可加重腎功能不全的中藥時更應該謹慎。
含某些生物堿類(如雷公藤、草烏、益母草、北豆根)中藥可以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包括含雷公藤類的中成藥(雷公藤片、雷公藤總苷、昆明山海棠片)服用劑量較大時可引起腎臟損害。
含馬兜鈴酸(馬兜鈴、天仙藤、尋骨風)中藥可導致腎小管壞死,其他植物類如巴豆、土荊芥、土牛膝、蘆薈、蒼耳子也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動物類如斑蝥、蜈蚣、蜂毒、礦物類如砒霜、雄黃、朱砂、輕粉等都可導致腎臟一過性或急性損害,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上述中藥時應避免應用。
6、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中藥應用
肝臟是人體進行解毒的重要臟器,也是藥物代謝的主要臟器。對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應該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中藥或中成藥。
中藥千里光、商路、黃藥子、蒼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毒蕈類(毒蘑菇)、川楝子、艾葉、五倍子、蜈蚣、蟾蜍、斑蝥、魚膽、豬膽、朱砂、紅粉、輕粉雄黃、砒霜、密陀僧等均可引起肝功能損害,肝功能不全患者對于上述中藥均應避免使用。@頭條健康聯盟@頭條健康@湖南醫聊@頭條養生@健康真相官
感謝您的閱覽,歡迎關注頭條號“蕭藥師談合理用藥”,后續還將有中藥科普文章推出,如果您有疑問,歡迎私信。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