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2018年重慶3·15網絡晚會文字:天寶藥店常用低價藥價格暴漲的因素不止原料藥漲價那么簡單。一個成品藥漲價的背后,多種因素環環相扣。單一的“原料藥漲價拉升成品藥價”的觀點已經不新鮮。新鮮的是把這個順序倒過來:先讓市場里現有的常用成品藥
來源:2018年重慶3·15網絡晚會 文字:天寶
藥店常用低價藥價格暴漲的因素不止原料藥漲價那么簡單。
一個成品藥漲價的背后,多種因素環環相扣。單一的“原料藥漲價拉升成品藥價”的觀點已經不新鮮。新鮮的是把這個順序倒過來:先讓市場里現有的常用成品藥漲價,然后順理成章的提升原料藥價格。
借著今年“315”的光,這一不為人知的操控手段被曝光:把市場上常用低價藥大量買回,造成斷貨現象,并且短期內不供貨,讓成品藥價格因“供需失衡”而上漲。隨即,原料藥廠家自然開始提升原料藥價格。
緊接著就是藥品成產企業頓感生產成本大增,流通企業也隨之付出更高的成本。而零售藥店則更明顯的感覺到,一些常用藥身價大漲,甚至消失。
失控的藥價
近年來,許多人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些原本物美價廉的藥品,有的價格暴漲,有的直接消失了。
2012年,雞眼膏的價格是一盒只賣1元錢,到2015年一盒最高要賣20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雞眼膏的主要原材料苯酚的價格從127.47元/公斤漲至638.51元/公斤,大約漲了5倍。
當然,說起原料藥漲價,這還不是最夸張的。
信龍祛痱水的主要原料麝香草酚從2011年到2013年,價格由每公斤275元暴漲到每公斤8808元,大約漲了32倍;硫磺軟膏的主要原料升化硫,從2010年到2013年,價格由每公斤18.5元漲到每公斤400元;地高辛片原料藥從2014年到2015年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價格由每公斤7.5萬元漲到每公斤40萬元。
原料藥價格的瘋漲成為了成品藥漲價的重要原因。那么,這些驚人的數字背后,是否還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2016年初,在江蘇常州開辦藥品生產企業多年的張某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江蘇常州藥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張某:原來我們的苯酚都是在重慶那邊買,現在突然告訴我們,他們不賣了。并且市場上到處都買不到這個苯酚,你讓我們怎么辦嘛
張某的醫藥公司生產的主要藥品就是雞眼膏,苯酚作為雞眼膏的主要成分,如今市場上卻買不到,張某的企業就陷入了“無米之炊”的困局。
江蘇某醫藥公司負責人張某:沒辦法呀,一直買不到苯酚,工廠只有停產了。這對我們工廠來說,根本就沒法繼續運營下去,原材料都沒有。
原本,苯酚是由重慶一家企業獨家進行生產和銷售,而如今重慶這家企業委托河南商丘一家藥品公司進行獨家代理銷售(苯酚)。而想要從商丘這家代理公司買到苯酚卻并不容易。
江蘇某醫藥公司負責人張某:河南(代理公司)那邊當時給我們的答復就是,可以賣給我們,但是他們要抬價。這不是坐地起價嗎?!他們提出來的條件我們根本就不能接受,我們賣出去的藥他們還要提回扣回去,這是我經營藥廠多年以來從沒遇到過的。
那么,原料藥的價格上漲是否真的和(重慶原本銷售苯酚的企業與商丘的代理公司)簽訂的(苯酚銷售)獨家代理協議有關呢?
記者輾轉聯系上了重慶,聯系到這家制原料藥生產銷售企業的銷售經理陳經理。
重慶原料藥生產銷售陳經理:(苯酚)當初的價格是在150元/公斤,這個價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比較低的價格,基本沒賺什么錢。
陳經理告訴記者,漲價只是因為原本利潤太低,而針對不少藥劑公司反映的無法在市場上買到苯酚,陳經理也給出了他的解釋。
重慶原料藥生產銷售陳經理:清理三個月的市場,主要是想摸底市場的量,因為當初那個時候還沒生產,是前年生產的,就是看市場上的量,也是為了收集一個市場信息,看究竟一年有多少的量。也涉及到以后獨家代理的時候,看一年有多少量的問題。
“收集市場信息”,陳經理的這一說法是否能夠站得住腳呢?
江蘇某醫藥公司負責人張某:后來我們知道,他們還在市場上,用低價購回我們的雞眼膏,并且不準向市場供貨,他們用這樣的方法,來提高我們這個藥的價格。
獨家代理協議、市場清理、原料藥提價,雞眼膏價格暴漲的真相浮出水面。重慶這一藥廠的做法,其實已經涉嫌壟斷行為。
重慶原料藥生產銷售陳經理:這方面的法規確實不太了解,因為我以為我這個市場是獨家的,原來說的是市場經濟可以市場定價,只要市場接受我就可以賣,也可以不賣,當初是這種想法,沒想到濫用市場獨家地位也叫做壟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定,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的經營者集中等。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