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南方人更愛面食,米飯往往在餐桌上的地位不大,這餐中有一道真正的下飯菜,才能想著拿一碗飯墊墊底。雖然米飯在各式各樣的場景中占比極少,但作為魚米之鄉贊譽的江南水鄉,“米”依然為承載豐富用餐文化的關鍵一環。糧食種類隨著中華悠久的歷史衍變得越發繁多
南方人更愛面食,米飯往往在餐桌上的地位不大,這餐中有一道真正的下飯菜,才能想著拿一碗飯墊墊底。雖然米飯在各式各樣的場景中占比極少,但作為魚米之鄉贊譽的江南水鄉,“米”依然為承載豐富用餐文化的關鍵一環。
糧食種類隨著中華悠久的歷史衍變得越發繁多且奇妙,米,也從曾經的稻谷種植,進行多次培育,才變成了如今的“百花齊放”。今兒給大家介紹的這5種,還真要有一定底蘊方可略知一二。
閱讀本期大家就會明了:“米,不止長粒香、稻花香”!這5種真正做到了特點鮮明,又是農作人辛勞的印證,在這水鄉上也是飲食文化的展現!
01 紅曲米
一味中藥藥名,以秈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曲霉菌發酵而成,米粒通體深紅色或偏紫。微有酸氣、味兒淡,與粳米不同,此米以陳久方為佳品。
多產自河北以南,主要標地為廣東或福建。一般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故多為溫粥所用。
02 五彩稻米
五彩稻米是由黑、紅、黃、綠、紫五色稻米組成,不同于大家傳統思維,此米可不含任何色素,純天然無污染,且保留了糙米的完整營養成分,但不同于糙米的是易糊化、口感好,屬于色香味俱佳的優質稻米。
據最早的記載為陜西省漢中為首種,富含18種氨基酸、黃酮和多種維生素,享有米王的美譽。一般都是當地招待貴賓饋贈親友的佳品,即滋補又好看。
03 菰(gū)米
這種米大家都會誤以為是國外米或野米,其實它是生長在中國華南、西南、中南部沼澤地的挺水植物,常被稱為雕苽、菰粱,屬禾本科稻亞科稻族中的中國菰,營養價值很高。自唐朝以后,菰米被列在常見的各種本草藥著作中,可有效治療高血壓、糖尿病。
通體細長約為10mm左右,一般為墨綠色或淺棕色。含有菰紅素的天然染色劑,可作為食品的著色劑來使用,對人體無害且安全,唯一缺點可能就是比較貴了吧。
04 馬壩油粘米
作為廣東省曲江市馬壩鎮特產,也是除五常外擁有地理標識的米類產品,外表米粒小巧玲瓏、晶瑩剔透。無腹白、半透明的生米煮熟后米油豐富,飯粒稍稍微曲,似蝦狀,入口香滑而軟硬適中。
當地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讓此米的歷史悠久,特殊的溫度和常年降雨,又提高了馬壩油粘米的質量。大致分為兩種:美香粘、銀粘,清代時就作為“貢米”,民國初期就已享譽港澳及東南亞了!
05 貓牙米
又稱為“月牙米”,外形細長,兩端特別尖,形似貓牙。是一種雜交的水稻品種,廣泛種植于江蘇、安徽、江西等地,但湖南產地的質地為最佳。
其稻谷兩頭尖尖的,果實較為寬。貓牙米的糖份要低于普通米類,吸水性極好,所以煮熟后飯香清甜可口。
通篇讀完的你可能若有所思,然后轉身盛了另一碗飯,恍然有一種米是米但又不全是米的思緒,既是食糧又是藝術。
或許,這就是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吧。
突然間,我們實現了袁老的期許,在21世紀的您會選擇嘗試這些新鮮食物嗎?
陳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