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我國高血壓患者日益增多,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家用血壓計作為居家必備物品,一方面能夠實時監測家人血壓情況,另一方面也免去專門前往醫院測量血壓帶來的不便。家用血壓計有水銀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等多種類型,國家藥監局近期發
隨著我國高血壓患者日益增多,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家用血壓計作為居家必備物品,一方面能夠實時監測家人血壓情況,另一方面也免去專門前往醫院測量血壓帶來的不便。家用血壓計有水銀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等多種類型,國家藥監局近期發布通知明確,為遵守《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我國2026年起禁止生產含汞血壓計產品,因此消費者應選擇購買使用電子血壓計。
簡單方便?居家必備品
近年來,隨著家用血壓計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居家自測血壓。電子血壓計作為一種測量血壓的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和家用醫療器械智能化的體現。其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成為最常見的家用醫療器械之一。
很多消費者認為,家中沒有高血壓患者,因此沒有必要自備電子血壓計。事實上,不只是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壓,血壓作為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定期監測對于每個人了解自身健康狀況都非常重要。通過在家隨時監測血壓變化,對腦出血、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發也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種類眾多?選購要留意
常用的電子血壓計類型有上臂式、腕式和手表式。
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應針對使用者的身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電子血壓計。腕式及手表式電子血壓計不適用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血液循環障礙及末梢循環障礙的患者,建議上述患者和老年人選擇上臂式電子血壓計。二是應到藥店等正規渠道,購買具有資質的產品,并索取購物發票。
作為消費者,購買電子血壓計后最關心的事情當屬購買的電子血壓計是否準確,推薦使用交替法鑒別電子血壓計準確性。先由醫生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3分鐘后再用電子血壓計測量第二次,然后患者再休息3分鐘,最后由醫生用水銀血壓計測量第三次。取第一次和第三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醫生的測量值,與電子血壓計測量值相比,其差值應小于10 mmHg?(1.33千帕)。滿足這個條件的電子血壓計,可以放心使用。
科學測量?監測血壓健康
電子血壓計看似操作簡單,但使用方法很有講究,測量部位、測量次數及測量時間等均會影響測量結果。
正確測量?學會看讀數
電子血壓計種類不同,測量部位也不同。總的來說,測量部位越靠近心臟,所測血壓就越準確;測量部位離心臟越遠,影響電子血壓計讀數的因素就越多。使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時,建議在肘關節以上測量,結果更準確。另外,測量血壓時,被測者最好取坐位,后背靠在椅背上,裸露上臂后包上臂帶進行測量,測量時盡量不要說話交談。
電子血壓計一般會有三個讀數:收縮壓、舒張壓和脈搏。收縮壓正常值為90mmHg~ 140mmHg,舒張壓正常值為60mmHg~ 90mmHg,脈搏正常值為60次/分鐘~100次/分鐘。若測量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者舒張壓超過90mmHg,則需引起注意,警惕患高血壓的風險。
此外,測量血壓時還需注意:測量前需靜坐10分鐘,盡量保持放松;測量前不要運動、抽煙,測量時不要憋,;臂帶盡量直接接觸肌膚,如較難實現,可穿一件較薄的衣服進行測量,不可穿毛衣等較厚的衣服進行測量,否則會影響血壓測量值。
減小誤差?需多次測量
測量血壓時,除了要關注測量部位和讀數外,血壓測量次數也是確保測量準確的關鍵因素。
通常來說,血壓要多次測量,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不論是人工測量還是機器測量,單次測量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誤差,如人工測量會存在讀數等方面的誤差,機器測量會存在機械故障或者耗損等方面導致的誤差。為減少誤差對數據結果造成的影響,可采用多次重復測量取平均值的方式來獲得最終測量結果。二是正常人的血壓在上午8點~10點及下午4點~6點時處于高峰值,夜間血壓比白天下降10%以上,某一時刻的單次血壓不能代表一個人整體血壓水平。因此,建議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血壓水平的參考值。
那么,血壓應該多久測一次?多次測量應該選擇什么時間?對于血壓控制較好的人,每周測量1~2次血壓即可,最好選擇上午6點~9點之間的某一固定時間測量。對于新發現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較差的患者、用藥后血壓仍較高的患者,或者血壓波動較大的患者,需要在上午6點~9點之間測一次,下午6點~9點再測一次,連續測量7天。
(文字整理:郭厚杰;審核專家: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曲怡蓉)
王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