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日前消息,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一種新的方法,來為消費者們更快速地提供食品安全信息,通過在食品本身進行打印二維碼,并且不影響食物本身的味道或外觀,也不用過度包裝使用標簽等,這種方式很奇特。
據介紹,這項技術被稱為“interiqr”(即“內部 QR”),是由日本大阪大學的一個團隊進行開發。目前該技術將被限制在相對較薄的、有點半透明的 3D 打印食品中使用。盡管如此,科學家們希望其最終能夠為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費者提供一種替代方法,以取代更浪費、更昂貴的方法,如常規應用于水果的紙質標簽,或應用于包裝的 RFID 標簽。如果成分和營養成分等信息可以由食品本身轉達,那么就能使用更少的包裝。
由此可見,雖然這一驗證還沒有得到更多食品的打印成功,但這也將給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可追溯性帶來更前進的一步,通過增強現實技術來提供新穎的食品體驗。
據悉,該團隊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在第 35 屆 ACM 用戶界面軟件和技術研討會上發表一篇關于這項研究的論文。
高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