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葬禮可以說是一種特殊文化,是各族人民傳承下來的禮儀。往往以白色和黃色為主基調,也被稱為白事,與紅事相對。紅白事可以說是比較受人們重視的大事,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皆如此。這可不是封建迷信,算得上是傳統習俗了。近期,陜西榆林某村的一場葬禮就引起了人
葬禮可以說是一種特殊文化,是各族人民傳承下來的禮儀。往往以白色和黃色為主基調,也被稱為白事,與紅事相對。紅白事可以說是比較受人們重視的大事,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皆如此。這可不是封建迷信,算得上是傳統習俗了。
近期,陜西榆林某村的一場葬禮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據說是花費“千萬”打造的豪華葬禮,一起來看看吧。
據了解,昨日該村的一位老人過世,家人為老人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大量的煙花爆竹持續不斷,排隊獻花圈的人絡繹不絕,飯桌上擺著飛天茅臺,旁邊還放著多盒中華香煙,菜品更是豐富多彩,而且參加葬禮的人還能領到100元錢……有村民不僅感嘆,“這葬事,一千萬還不夠”。
當然,村民表示的1千萬有點夸張了,但是現場布置得確實很好,前去參加葬禮的村民都嘖嘖稱贊。據悉,老人的兒子是在西安開菜市場的,這些錢都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內。
對于此葬禮,有人還專門致電了當地紀檢委,得到的回復是普通老百姓是不在監管范圍之內的。
千萬葬禮惹人議
隨著視頻的不斷傳播,此行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有網友表示,陜西榆林不算富裕,這個菜老板即使有錢也要考慮對普通百姓的影響,此兒子不咋的。不是長臉是丟人,有錢不知咋好了!
也有網友表示,有錢這樣鋪張浪費,倒不如她在世的時候給她多一些物質來得實在。這是顯示自己有錢、給沒錢的人看,再有錢也不能這樣浪費,老人活著不一定孝順。還有網友表示,土豪辦葬禮奢侈浪費,所以咱們要移風易俗,不準燒紙,不準土葬。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說。普通老百姓花自己的錢,葬禮花千萬也沒什么,只要錢來路正當就可以。憑自己本事真正掙來的,怎么花錢無可厚非,經濟如此低迷這也是拉動消費內需的力量。酒廠、煙廠、爆竹廠經濟好了,工人的工資就能按時發放了,何樂而不為呢。
死者為大,婚喪嫁娶本身就是祖宗傳下來的,刻在每個人的心里。老人走了,兒女為其辦葬禮,也是讓老人風風光光地走,也算是一種孝道,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情,其實很正常。
不過,近些年國家提倡節儉,禁止農村葬禮出現大操大辦的現象。而且很多地方也都出了新規定,比如隨禮金額不能超過二百,酒席桌數要少于15桌;法事不要做,花圈只能送兩個等等一系列的政策。
這樣做的目的是改善農村的不正之風,比如大張大揚,攀比、浪費等。當然這僅僅是規定,并沒有懲罰在里面,只是希望以此來改變農村的某些陋習,減輕農民的生活負擔。
陋習還是傳統
殯葬文化由于來源于民間,且在千百年之間慢慢形成,同時又由于各地風土人情不同,肯定在不同程度上帶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但是殯葬文化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封建迷信或者陋習。能成為一種文化,就有它的歷史可取之處,所以現在提倡文明的殯葬文化。
殯葬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對去世親人的一種精神依托,試想誰又能在自己的親人離去時那么看得開呢,殯葬文化就是以一種形式讓你感到親人并沒有走遠只是去了另一個極樂世界,這樣你是不是就能安心多了。但是如果太過了的話,這也超過了精神依托的目的了,那也許就是所謂的一種迷信或者陋習了。
當然,疫情當前,凡事從簡,人員聚集,應防疫情擴散;至于花錢多少,另當別論。而且國家和政府是反對鋪張浪費的,厚養薄葬也是我們大力提倡的。
馬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