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月3日,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海拉爾工務段阿爾山北橋隧養修工區工長郭云飛笑著稱,青藏鐵路防凍技術真牛啊,零下38度的天氣,排水管內溫度還能在零上4、5度。
此前,海拉爾工務段在解決隧道突發凍、水害,采取的都是人工清理、排水管道保溫層包裝、熱水融冰等被動防御措施,但是因為隧道過長、冬季氣溫極低,導致效果并不理想。而呼倫貝爾市境內每年都有70余萬噸煤炭經過伊阿鐵路運往興安盟阿爾山市、烏蘭浩特市、吉林、遼寧等地共提供發電采暖。受到極寒低溫和山體蓄水量大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各種外在影響都是伊阿鐵路行車安全的老大難問題。
青藏鐵路為了整治路基凍土凍脹的問題,采用一種直徑只有頭發絲十分之一粗的納米熱棒對路基進行加熱,海拉爾工務段將伊阿鐵路和青藏鐵路的地理環境、氣候相對比,發現納米熱棒的材料結構、發熱效率,更適合隧道排水系統。入冬后,勁歌兩個月的試驗和調整,將納米熱棒引入伊爾施隧道排水系統中。
安裝納米加熱線前,海拉爾工務段每年冬天都要抽調百名職工進行除冰,而安裝完成后,郭云飛和工區的十名工友就能完成這項工作,真正做到了勞力節省。科技創新讓郭云飛和工友們解放了雙手,也看到了科技帶來的未來發展。目前,青藏鐵路防凍技術的加入不僅節省了時間,更節省了人力,真所謂“一舉兩得”。
陳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