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杏林公鐵大橋進出廈門島的唯一跨海鐵路通道,所有進出鷺島的鐵路客貨運輸必經這座大橋。橋梁安全是重中之重。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工務段橋隧檢測小組橋梁工安少帥表示,鐵路安全非常重要,即使是出現幾毫米的誤差,也會成為鐵路安全的巨大隱患。
2023年春運,這座跨海大橋的維護便用上了“AI醫生”。每天上午10時,安少帥和工友們會穿戴好救生衣,帶好設備,乘船駛向杏林公鐵大橋,到達作業區,安少帥即刻將一艘如模型般的小船放入水中,據悉,這是用來測繪河床斷面的無人測繪船。以往,檢測小組都是借助水深探測儀,人工探入水中進行斷面測量,不光受到環境的影響,測量因素不確定性也多,風大的時候,人都站不穩。2022年,廈門工務段開始利用無人技術進行橋隧維護。
通過衛星定位系統,按照既定測線巡航,利用無人測繪船進行檢測。通過直觀圖示,對河床斷面變化進行綜合分析,制定精準的養護維修方案。
鷹廈鐵路處于崇山峻嶺、河山峽谷之間,不僅坡度陡峭、山上浮石眾多。除了需要對河床斷面進行測量外,橋隧檢測小組還要翻山越嶺,排查山體護坡和水下橋墩的安全隱患。以往人力爬山巡查,檢測小組隊員每天只能翻兩座山,不僅效率地,排查也不全面,但是現在利用“AI醫生”,只需半天,就能對兩座山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地查危工作。
安少帥表示,有了“AI醫生”的幫助,不僅工作更快捷,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也變多了。
陳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