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30日下午3點,一條“扁擔”橫空出世,驚艷了整個珠三角!
它就是“深中通道”——目前全球最高海中大橋。堪比90層樓的主塔直插云霄,澎湃的海浪拍打著17公里的橋身,6公里海底隧道穿越而過……
這樣的壯舉,只有在中國才敢想敢做吧?
6月30日下午3點,隨著數輛小車緩緩駛上橋面,標志著歷經7年奮戰的“深中通道”終于迎來通車試運行的歷史性時刻。從此,深圳到中山僅需15分鐘車程,為“灣區發展”開辟了一條全新通道。
這座被譽為“全球最高”的海中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主塔高達270米,超過90層樓高;橋隧全長約24公里,相當于60個鳥巢體育場那么長;工程總投資高達460億元,超過了港珠澳大橋……如此超級工程的成功背后,是無數建設者們嘔心瀝血的奮斗。
當你開車行駛在這座橋上時,只覺得豁然開朗、心曠神怡。一路美景盡收眼底:高聳入云的通天塔直插藍天,彎曲的橋身如同一條靈動的飄帶,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飛架而過。與碧海藍天相映成輝,讓人自覺成了畫中人。
還有蜿蜒曲折的海底隧道,全長6公里,深入海底達22米。如此復雜的地質條件下,建設者們克服了一個個技術難關,最終用一流的建筑水準,為后人留下了一道震撼人心的奇跡。穿過隧道那一刻,仿佛經歷了一場海底穿越,讓人狠狠過了一把癮!
有了深中通道這條“世紀之橋”,粵港澳大灣區的格局也將重塑。以后從廣州南沙到中山僅需15分鐘,完全可以實現“南沙上班,中山居住”的生活模式。
目前通道的車輛通行費用為66元/次,平均每公里2.75元。雖然比繞城高速貴了一些,但相信隨著車流量的增加,未來價格有望下調。再說了,偶爾給平凡的生活加點“調味料”,換換心情也沒什么不好。
有人會覺得深中通道設計得彎彎道道,很不直觀。其實這是經過多方考量,反復論證的科學之選:
1、 在海上建橋,若是直線行駛,海水阻力太大會給通道帶來巨大“考驗”;而曲線可以起到“緩沖”效果。
2、 橋梁的若干曲線可以互相“穩定”,讓各部位受力更加均勻。
3、 通過地質勘測,工程師們發現唯有“曲線”最適合這片海域的地理條件。
看來,彎路有時候反而是捷徑,真可謂“曲徑通羅馬”了。
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讓無數網友為之自豪和驕傲。很多參與建設的工人動情地表示:克服了風吹日曬,戰勝了種種困難,終于不負眾望,為祖國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此情此景,讓人熱淚盈眶。
也有不少網友已經躍躍欲試,要盡快去體驗一把深中通道的非凡魅力。大家紛紛表示:多了一條回家的路,以后探親訪友更方便了!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某些外國網友總要潑冷水。韓國網友就很不以為然:修這種橋累不累???中國就沒飛機嗎?
呵,不愧是韓式思維,也不看看人家修的是世界級難度的超級工程,就別拿你們那點玩具來比了。
深中通道的通車,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基建的超強實力。這種大國重器,唯有我們敢想敢做,而且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令全球驚嘆。
瞧,這就是我們的新時代。超級工程一個接一個,發展速度快得讓人眼花繚亂。作為普通國民,我由衷地為祖國點贊、為建設者點贊!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類似的“超級成就”還會層出不窮,讓我中華巍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關你西紅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