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頭條改版后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 秒后,您可以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
6月26日,北約正式宣布,即將卸任的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將出任下一任北約秘書長。據悉,呂特將于今年10月2日,接替現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特滕貝格,任期為五年。
其實早在去年,64歲的斯托爾滕貝格本該在10月份卸任,奈何當時的繼任者“難產”,最后不得不多干一年。包括斯托爾滕貝格本人也曾公開表明過,他其實無意留任。
不過去年北約數月竟然選不出一個北約秘書長繼任者,實在是有點奇怪,一方面是由于歐美之間已經貌合神離。法國方面表示不愿意接受非歐盟候選人,馬克龍希望北約新任秘書長來實現法國的“戰略自主”,盡量少的依賴美國。
但是說實話,北約秘書長人選的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美國手上,所以歐美內部已經存在分歧,也是去年為什么沒選出北約秘書長的原因。
一直到了今年6月26日,北約秘書長終于被敲定,當選人為荷蘭首相呂特。呂特成功當選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被任命北約秘書長是極大的榮譽。據悉,呂特當選北約新任掌門人,32國已經達成一致,此人政治經驗豐富,對中國立場不簡單。
網絡上對于這位荷蘭首相的描述非常有趣,形容呂特是“謎一樣的男人”,為什么會對他有這個評價呢?原來呂特在生活中,并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首相該有的驕奢淫逸,反而給大眾的印象是異常樸素的。
不喜歡坐轎車,反而沉迷于騎著自行車上下班,就連王宮宣誓就職這樣重要的場合,他也堅持要騎自行車去。因此荷蘭民眾總能想象到他滑稽的一面,撂下自行車鎖頭,就去參見國王了。
除此之外,在他執政生涯13年生涯里,荷蘭政府頻頻陷入丑聞以及危機當中,但是呂特卻總能在風暴中全身而退,許多人都感嘆,呂特不會讓自己成為問題的主角。因此,呂特能夠成為荷蘭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可能與他總是好似置身事外,又能解決問題有關。
1967年出生的呂特,在2002年以前一直在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鋪路,一邊在商業領域擔任高管,一邊不忘涉足政界。2002年后,呂特等來了他政治生涯的轉折點,他終于被任命為荷蘭政府社會事務和就業部國務秘書。2006年,呂特以過半票選在自由民主人民黨內擔任黨首。最終,在呂特的帶領下,該黨贏得2010年大選,呂特自此當選了荷蘭首相至今。
實際上,拜登曾經兩次邀請呂特擔任北約秘書長,但呂特當時都拒絕了。有趣的是,呂特跟拜登玩兒起了“三顧茅廬”的游戲,去年呂特在白宮特意對拜登表示“如果第三次邀請我,我會答應的”。
除了和拜登能夠輕松地開玩笑,呂特和拜登的死對頭特朗普相處的也不錯。早在2018年時,呂特就曾公然戲謔的稱特朗普“你的桌子太小了”意為格局太小,特朗普卻沒有動火,反而對呂特表示了欣賞。因此,呂特總是給人一種,務實政治風格和“狡猾”政治手段并存的形象。
去年,因為移民政策的分歧,荷蘭聯合政府和呂特被拖垮,呂特在當時宣布了他將退出政壇的消息,同年傳出他有意出任北約秘書長一職,立刻獲得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主要成員國的支持。不過其他北約國家則對此表示沉默,尤其是東歐國家,例如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
不過最終在經過北約長達半年多的競選后,呂特最終還是贏得了北約所有32個成員國的一致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烏克蘭問題上,呂特是堅定的支持烏克蘭一派。俄烏沖突爆發后,在呂特的領導下,荷蘭政府為烏克蘭軍供價值26.3億歐元的軍事支持。荷蘭政府還曾透露,今年荷蘭方將為烏克蘭提供20億歐元的軍援,除此之外,在呂特的帶領下,還促使了北約向烏克蘭提供了包括F-16戰機等武器。
根據相關專業人士分析,正是因為呂特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所以美國對呂特擔任北約秘書長的態度非常積極。在俄烏沖突不斷膠著的情況下,美國非常需要一位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絕對支持者擔任北約秘書長,這也有利于美國在必要時刻動員集結北約成員國對抗俄羅斯。
對于呂特被任命北約秘書長一事,俄羅斯新聞秘書長佩斯科夫回應了三句話,總結了俄羅斯的態度,第一,北約任命呂特為北約秘書長,不可能改變北約總路線。第二,北約致力于在戰略上壓制俄羅斯。第三,北約是“俄羅斯的敵對聯盟”。
除此之外,大家應該非常關心的問題是,北約秘書長換成呂特后,對中國有沒有什么影響。實際上如何處理對華關系,也是呂特上任后的一大難題。
呂特在荷蘭擔任首相期間,曾多次訪問中國,期間中荷貿易往來頻繁,雙邊貿易額在呂特任期內不斷翻倍,在一定程度上為荷蘭經濟帶來了有效外部動力。在去年訪華期間,被問及如何看待荷蘭對華管制光刻機態度時,呂特表示荷蘭在該政策上的作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外部力量干預。話里話外表示荷蘭對華管制光刻機是不得已而為之。
今年3月份,呂特再次訪華,期間多次表示自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并且表示希望中荷兩國達成互惠互利的全面發展關系,試圖緩解中歐貿易上的摩擦。
可以看出,呂特在對華態度上的表現其實和歐洲其他國家差不多,在真金白銀上確實有求于我國,甚至為了達成經貿合作,將此前配合美國對華制裁的事兒說成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在政治上,卻絕對是親美派,在呂特擔任北約秘書長后,面臨涉華問題時勢必會更加謹慎,將有很大可能助力美國加速推進北約在“亞太”的軍事戰略部署。
不過,一方觀點認為,呂特和即將卸任的斯托爾滕貝格不一樣,呂特的政治風格具有一定的個人主張,或許可以期待呂特在涉華問題中表達出和美國利益不同的觀點。
當然這都是各方的猜測,小編認為,呂特雖然政治風格有特點,不過既然被美國所支持,那么在北約這個美國的“后花園”里再怎么發揮,也逃不出美國設定的劇本。其實,無論換誰上任北約秘書長,對我國意義都不大,穩固自身發展,壯大軍事力量是最務實的方案!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荷蘭首相呂特被任命為北約秘書長——央視新聞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議史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