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北京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在摸排走訪中發(fā)現,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某些中學外100米內的小商店里,放學時間一到,老板們就把香煙放到顯著位置。而學生放學后,便陸續(xù)進入小商店買煙,然后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嫻熟地抽煙。為什么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眼皮底下
近日,北京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在摸排走訪中發(fā)現,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某些中學外100米內的小商店里,放學時間一到,老板們就把香煙放到顯著位置。而學生放學后,便陸續(xù)進入小商店買煙,然后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嫻熟地抽煙。為什么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眼皮底下都不吸煙的孩子,卻變成了“老煙槍”?孩子們的放學路上,究竟有著怎樣的誘惑呢?
青少年聚眾吸煙 讓人觸目驚心
北京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在摸排走訪時拍攝到了這樣一段畫面,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某所高中的校門外,距離學校不足100米的范圍之內,剛剛放學的高中生到小商鋪里買煙。
檢察官發(fā)現,這些學生穿的正是附近某所中學的校服,年齡在16歲左右。根據檢察人員的觀察,放學后到小商鋪買煙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聚集在一起抽煙的景象讓人觸目驚心。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助理 榮濟妍:比如說這個點放學,沒過三分鐘,他們就會出現在學校旁邊的小賣店里,大部分都是三五成群的。買完煙后,這幾位學生就在小商鋪外開始抽起來。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助理 榮濟妍:有的是邊走邊抽,有的就在那個商店門口聚集著,一邊聊天,一邊抽。有的聊一會去干嘛,或者說一些其他的約架之類的,好多都帶臟話。我國法律規(guī)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制品;同時,中小學周邊一百米內,不得銷售煙草制品;而那些合法的香煙經營者,也需要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制品等標識。
北京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對轄區(qū)30多所中小學周邊的100多處煙酒經營場所開展摸排走訪和調查后發(fā)現,未成年人經常出入的連鎖超市、便利店及中小學校周邊商店等煙酒經營者普遍存在未在顯著位置張貼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標志的現象;有9所學校周邊100米內存在經營者銷售煙草制品的違法行為;有兩處煙草經營場所存在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的違法行為。
涉罪未成年人中 多數有吸煙習慣
海淀檢察院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情況、開展未成年人犯罪和被害預防工作時發(fā)現,未成年人吸煙問題不容忽視。涉罪未成年人中,多數有吸煙習慣,有些刑事案件直接因吸煙引發(fā)。
檢察官曾于2017年辦理了一起8名未成年人盜竊香煙的案件,這8名未成年人都有抽煙等不良習慣。2016年11月的一天傍晚,鄧某、王某和文某三人打完球后,照例到經常去的便利店買水。走到門口時,他們看到有兩名男子正在便利店盜竊香煙,但是店員并沒有發(fā)現,隨后二人得手離開。由于三人平時都吸煙,他們就此產生了盜竊香煙的念頭。
第一次得手后,他們嘗到了“甜頭”。漸漸地,鄧某三人的膽子越來越大。最后一次作案時,便利店老板發(fā)現了他們的盜竊行為。經過調取之前的監(jiān)控錄像,才知道這8名未成年人已經作案多次。至2017年1月,鄧某、倪某、茅某、王某伙同康某、文某、楊某、高某共盜竊便利店17次,店主損失香煙價值13000元。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 9個商戶被立案查處
根據檢察官們以往的辦案經驗,吸煙已成為部分未成年人結交不良朋友、走向違法犯罪的起點。因此,凈化未成年人的生長環(huán)境,從源頭杜絕未成年人吸煙的問題已經變得十分重要。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潘度文:其實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其他的相關法律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從這個現象來看,目前法律的執(zhí)行不是那么盡如人意。所以,我們檢察機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就提起了這樣一個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禁止向未成年人賣煙的公益訴訟。行政機關在收到檢察建議后,第一時間制訂了專項整治方案,對北京海淀區(qū)的85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周邊100米內的商鋪進行摸排整改,發(fā)現銷售煙草制品商戶23戶,要求其中已取得許可證的14戶商戶責令整改,對其中未取得許可證的9戶商戶立案查處。
除切斷未成年人吸煙源頭外 家庭、學校又該做什么?
專家指出,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吸煙也是一種社交方式。他們可以通過吸煙加入到某一個團體。但是聚眾吸煙會伴隨負面情緒,甚至會導致一些負面行為。負面行為如不能及時制止,會直接導致違紀甚至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那么,除了切斷未成年人吸煙的源頭,家庭、學校,又該做些什么呢?
青少年心理咨詢師 曹志濤:當你發(fā)現孩子在和不良團體交往的時候,你不要硬性告訴他。因為青春期容易出現一個叫禁果效應,你越讓他不做什么,他越要去做什么。所以跟孩子多聊一聊,什么是友誼,有些事情不能去做,去引導。同時,作為學校也應與家庭、社會共同發(fā)力,杜絕未成年人吸煙。
青少年心理咨詢師 曹志濤:青春期孩子普遍都屬于依賴型自尊,就是依靠別人對我的評價,才看我自己開心不開心。別人夸我了,我就很開心,把他當朋友。別人如果罵我,說我不好,我把他當敵人。老師如果能關注一下孩子心理,比如孩子吸煙了,聊聊天。第一,表達我對你的關心;第二,做個引導,孩子行為就會比較容易改變。馬楠一